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台灣2016年痛風診治指南精選

台灣2016年痛風診治指南精選

我國台灣地區在2013年發布了《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3診治指引》,小編精選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台灣2016年痛風診治指南精選

1)體內尿酸三分之一來自於飲食,三分之二體內細胞核嘌呤新陳代謝產生,三分之二尿液排出,三分之一糞便排出。

2)高尿酸血症病人僅有10%會發展為痛風急性發作,

3)痛風急性發作時,有大約1/3的病人血尿酸濃度時正常的;

4) 急性痛風發作原因:大量飲酒、高嘌呤飲食(紅肉、海鮮)、急性創傷、利尿劑、受寒等

5) 急性痛風經常在半夜或一大早突然發作,有超過50%的病人首次發作部位是大腳趾的第一個關節。發病的前幾年通常是單側發作,以後可能同時在多個關節發生,甚至合并發燒。

6) 病人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有4%的患者終生不再發作,大約61% 在一年內複發,約88% 在兩年內複發,有些人甚至十幾年後再複發,但一半以上患者發作的頻率會隨時間經過而增加,不發作間歇的期間越來越短。

7) 痛風石可能在耳朵、皮下、關節、軟骨等發生,也可能沉積在腎臟影響腎臟的功能。痛風石出現距離第一次痛風發作的時間平均為11.6年,但近年來已縮短到6 年。痛風石雖然可能不痛,卻會引起該關節的僵硬、破壞、變形。切記要注意痛風石如果有表面傷口破皮,應注意有無細菌感染馬上就醫,以避免細菌擴散造成敗血症引起死亡或感染蔓延造成須截肢的並發後遺症

8) 急性痛風通常在1-2周內自行痊癒好轉,很少超過兩星期,使用消炎止痛藥物治療可以加速緩解。因此當發作初期有疼痛預兆時,愈早給予消炎止痛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 、秋水仙鹼 (colchicine) 、類固醇(corticosteroid)),則止痛效果愈好,並可減少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的總天數及藥物服用量,所以病患應居家隨時準備數天消炎止痛藥物,以備不時之需時緊急使用。

9) 降尿酸藥物中,尿酸生成抑制劑(XOI) 為首選,包含別嘌呤醇和非布。另外亦可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苯溴馬隆、丙磺舒及苯磺唑酮。

10) 痛風是無法治癒的疾病,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尿酸,治療的目標是使血尿酸值控制在6.0mg/dL以下,只靠食物控制通常無法達到治療的目標。飲食控制約只能使血尿酸下降約1.0-2.0mg/dL 左右,通常無法使血尿酸值< 6.0 mg/dL,因此若要把血尿酸值降下來,大多需服用藥物來達成

11) 痛風日常生活指導與飲食建議為:

· 維持標準體重:若體重過重應慢慢減重,不宜快速減肥或斷食,以免因細胞大量崩解產生尿酸而導致痛風發作,減重以每月減輕一公斤以內為宜。

· 維持適當水分補充: 水分缺乏不足時可能誘發痛風的發作,且在適當和適量的補充水份後3-4 天,血尿酸值常可回復到正常值。適當和適量的補充水分是一般痛風發作,或者惡性腫瘤化療後引起急性痛風發作以及減少尿酸結石形成中一項很重要的預防及治療方式。多補充水分則可以促進尿酸排泄及預防尿路結石。

· 醣類方面:所有五穀根莖類皆可食用,蔬菜類除晒乾香菇和紫菜不宜大量食用外,如豆芽、豆苗可適當食用,水果則無禁忌。

· 蛋白質方面: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海鮮類(海參、海蜇皮除外),即宜減少攝取。

· 乳製品方面: 文獻指出每日攝取超過兩杯玻璃杯量的牛奶可以降低50% 的痛風發生率。

· 油脂方面:由於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需避免大量食用。

· 酒精及含糖飲料:應避免酒精及含糖飲料(可口可樂、柳橙汁等),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咖啡及茶則無限制(有關茶,業界有不同的看法,國內認為少喝濃茶)。

結論: 痛風病人建議應維持標準的體重且維持每日適當水分的補充,多食用蔬果類、豆製品及乳製品。應避免飲用酒精及含糖飲料,以及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紅肉,魚類及海鮮類。

台灣2016年痛風診治指南精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痛風 的精彩文章:

痛風九大特殊誘因,原來其中還有它...
研究稱過量飲用含糖軟飲料或果汁可誘發痛風
預防痛風小妙招,快轉給身邊的朋友吧!
壓力大導致痛風?上班族快看看
痛風三字經,請轉給需要的人!

TAG:別痛風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讀中國痛風診治指南:12 條推薦
2017 版中國肺癌腦轉移診治共識要點
最新指南丨年輕女性乳腺癌診治的75個要點
廬州群英同聚首,婦瘤防治起征帆——安徽2017年婦科腫瘤診治高端論壇暨第二屆江淮論壇會議翌日精彩內容
VEC 2017|陳忠:慢性頸動脈狹窄疾病診治現狀分析
患者便秘30年,中醫「用通於補」三診治癒!
指南解讀│2016版《歐洲臨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學會急性細菌性腦膜炎診治指南》解讀
2017結直腸癌診治發生了哪些變化?
頸椎病的診治誤區—李茜教授科普講座(16)
結直腸癌診治「中山模式」新亮點:探索快速康復理念,術後併發症可降12.8%
兒童醫院拒診治40度高燒女孩 稱號已掛完
小心骨質疏鬆症診治中的「陷阱」-李茜教授科普講座(19)
2017賀蘭山生命與和諧論壇召開 程京院士談感染性疾病及派生病的精準診治
NO.82 席漢氏綜合征與排卵障礙的診治要點
風濕免疫病及其診治誤區—李茜教授科普講座(18)
重磅!中國第一個腎臟病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南頒布
28歲年輕小夥子這一物每天吃三顆,去醫院診治醫生說他沒得治了
慈禧48歲懷孕秘聞:神醫診治後奇葩智謀保命
109期:突然暈厥在餐廳,罪魁禍首該怎樣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