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老人們常常會說「你不好好坐月子,別看現在沒事,以後就知道厲害了」,這讓很多產婦不敢不從,生怕落下什麼「月子病」。月子期中產婦會被要求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吹風、出門、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下床運動、即使炎熱的夏天也要穿厚厚的棉衣等等,導致產婦身體不適。現在提倡科學合理地坐月子,畢竟生活條件再不斷地改善,我們絕不應該因為迷信而「坐月子」,最後把自己搞得一團糟。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注意事項


由於分娩會使產婦的身心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產婦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睡足之後,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月子里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儘早下床活動


順產婦在產後第二天即可下床走動。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或產後體操,有利於恢復及保持體形。

產後一周,可做些輕量家務,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不宜做較重的體力活,否則易誘發子宮出血及子宮脫垂。


室溫以25-28℃為宜。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穿上一雙薄襪子。不宜碰冷水,以防受涼或產生酸痛的現象。


注意個人衛生


月子里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部,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


產婦坐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吃過東西後,用溫開水漱口。

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


合理安排性生活


產後42天,惡露未凈,子宮內創面尚未完全修復,要絕對禁止性生活。一時之歡有可能造成產褥期感染,或者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


惡露乾淨早的,恢復性生活時要採取避孕措施,產褥期也會受孕,應引起重視。


乳房呵護

分娩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儘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汁的分泌,使以後的母乳餵養有個良好的開端,還能夠促進子宮收縮、復原。哺乳前後,產婦要十分注意保持雙手的清潔以及乳頭、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發生乳腺感染和新生兒腸道感染。


子宮恢復


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一般來講,產後的子宮需要6-8周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子宮恢復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


子宮體復原

在胎盤排出之後,子宮會立即收縮,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並呈球形的子宮體,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以後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2厘米,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子宮頸復原


在分娩剛剛結束時,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後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子宮內膜復原(A)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由母體排出以後,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產後10天左右,除了胎盤附著面之外,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剛剛分娩後,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約手掌大,到產後2周左右,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厘米,但產後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子宮內膜復原(B)


如果子宮裡有殘留的胎盤或胎膜組織,或產後子宮收縮不好,復原速度就會放慢。產後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縮,所以在產後一周內媽媽會感到宮縮疼痛,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醫學專家認為,多與孩子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


側切恢復


許多經歷過自然分娩的產婦都知道,在分娩的時候醫生要在她們的下身剪上一刀,這在醫學上稱為會陰切開。簡稱側切。分娩後要注意會陰傷口的護理,使之局部保持清潔。


拆線前


每天可用1:1000新潔爾滅等消毒液沖洗兩次,大便後也要衝洗1次,避免大便等臟物的污染。


分娩後要經常注意刀口變化情況。切開會陰的產婦,常可能出現傷口血腫、感染及裂開等異常,這種情況下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拆線後


拆線後傷口內部尚不牢固,不宜過多走動及動作太大的鍛煉。陰傷口在拆線前會有不適感,坐時有疼痛感,需2-3周後才會完全恢復。產後10天左右,有的產婦發現陰道掉出帶結的腸線頭,不必驚慌,那是從陰道口脫落的腸線,應找醫生及時拆除,以免引起感染。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收復衣一定要穿,子宮呈倒三角形,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除了大肚腩不好看之外,更重要的是,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因此必須要綁腹帶。穿收腹內衣是為了不要讓其他器官那麼快的往下走,給肚子回縮的時間。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產後恢復 產科醫生分析坐月子的一些知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子 的精彩文章:

月子病有哪些癥狀
爆笑精選:你媽和你媳婦一起做月子,你伺候誰?
國內最貴月子中心16萬豪華房,一年僅一人入住!
坐月子婆婆再嘮叨,這四件事絕不能聽她的!
剖腹產月子餐食譜

TAG:月子 |

您可能感興趣

產科醫生告知三伏天坐月子禁忌,掌握了不落月子病,健康一生
產科醫生告知:坐月子護理知識,輕鬆度過月子,受罪匪淺
產科醫生告誡剖腹產坐月子的10個原則,受益一生
產科醫生科普:如何通過坐月子恢復產前苗條身段!受益一生
產科醫生告知:二胎坐月子真的可以把一胎的月子病調理好
產科醫生告訴你:產後坐月子的九大要點,一生不落病根
坐月子是女人二次生命!產科醫生揭秘科學坐月子,讓你收益一生!
產科醫生叮囑:打破傳統,科學坐月子,受益一生
產科醫生叮囑坐月子是女性改善體質的機會,一定要了解的月子知識
產科醫生告誡坐月子是大事,恢復的好與壞就看這一個月
產科醫生叮囑:剖腹產坐月子期間這樣做護理
婦產科醫生的「產後恢復手冊」,這樣坐月子不留病根兒
產科醫生:坐月子關乎後半生,這些事不可忽視
產科醫生叮囑:打破傳統科學坐月子,媽媽們一生可以少受好多罪
產科醫生揭秘一年四季坐月子大不同,月子這樣坐產後更美
厲害了,原來婦產科醫生是這樣坐月子的
產科醫生坐月子的十點忠告,打破傳統年輕十歲,受益一生
產科醫生:夏天坐月子,做到這八點,受益一生
產科醫生叮囑坐月子十大禁忌,打破傳統年輕十歲,受益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