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煮中藥為何不宜常加水 煎煮中藥的3個竅門

煮中藥為何不宜常加水 煎煮中藥的3個竅門



煮中藥為何不宜常加水 煎煮中藥的3個竅門


在我們自行煎煮中藥時往往會有很多習慣性的誤區,這些誤區不僅會影響到藥效,甚至還會出現副作用。在這裡,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最常見的煎煮中醫的兩大誤區吧。

煎糊中藥不能喝


煎中藥時,往往因為加水過少、火力過猛或忘了煎煮時間,使葯汁煎干,甚至藥物煎糊。於是有人二煎時多加些水,以為可以把頭煎的藥量熬出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於煎干尚未煎糊的藥物,重新加水適量,稍煮片刻,仍可服用。但是煎糊的藥物成分遭到了破壞,療效也因此降低。


而有些藥物煎糊以後,產生了其他功效,如荊芥是解表葯,煎糊以後變成了荊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產生了止血效能;還有如蒲黃用於活血,而煎糊後蒲黃炭則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煎煮中藥不宜經常加水

煎藥時不宜頻頻加水,這不利於藥物的分解。若藥物吸水膨脹,水被吸盡,可酌情加點開水。煎熬需水量較大的草藥,最好事先有準備地多加一些水。


那麼,究竟要如何煎煮中藥才是正確的呢?


煎煮中藥的3個小竅門


藥罐一定要洗凈。煎煮中藥時,葯汁因水分蒸發而濃縮,藥罐底部及周圍常積有一層葯垢。如果藥罐中煎煮的藥物經常變更,而不及時將積存的葯垢擦去,投放新的藥物煎煮時,葯垢就會溶解,干擾、降低藥效,甚至貽誤病情。特別是如果曾經煎煮過毒性強烈的葯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藥,還可能引起中毒。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藥後不及時擦洗乾淨,藥罐底部的葯垢越積越厚,在重新煎藥時容易煎焦,喪失藥效。


是否加蓋隨葯應變。一般來說,為了使中藥煎透,最好是蓋著煎。特別是含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且要在短時間內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揮發。某些貴重藥品,如人蔘、鹿茸、枸杞之類,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釋出。有些中草藥重量輕、體積大,如金錢草、夏枯草、白通草、絲瓜絡、包穀須等,則不宜加蓋煎煮,否則往往溢出罐外。可開蓋煎煮,並要隨時攪拌。

要「煎透」、「榨乾」。「煎透」,就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釋出,這是煎藥的基本要求。質地堅韌、一時難以釋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只有通過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葯汁濃厚,充分發揮藥效。質地疏鬆及性味輕薄芳香的藥物,不需煎煮太長的時間;但質輕體大的草藥,則應經常攪拌,才便於將葯煎透。「榨乾」,就是葯汁瀝盡後,再壓榨藥渣,將內含葯汁盡量擠出。因為有些葯料質地疏鬆,吸水性強,如不經過「榨乾」,不少葯汁會隨藥渣丟棄,影響藥效。


正確的煎煮中藥應該要多注意以上幾點哦。


煮中藥為何不宜常加水 煎煮中藥的3個竅門




煮中藥為何不宜常加水 煎煮中藥的3個竅門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不宜用沸水泡 怎麼煎煮中藥才對
煎煮中藥前浸泡中藥的時間和加水量
用微波爐能煎煮中藥嗎 煎煮中藥有何訣竅
中藥不宜用沸水泡 怎麼煎煮中藥才合適
煎煮中藥的小常識
今日亮點:貴重中藥不宜煎煮 哪些中藥也不宜
喝中藥不苦的4個小竅門
細數幾種,不宜煎煮的中藥
喝中藥不苦的4個小竅門,讓良藥不苦口
熬中藥講究多:這五種中藥不宜煎服
煎煮中藥不能不知的6個常識
中醫是很講究中藥的使用的,中藥湯劑煎煮方法,藥力差半
良藥苦口 喝中藥時千萬不能加糖
煎煮中藥需要蓋蓋子嗎?煮中藥不宜太濃
中藥的禁忌 服用中藥不宜吃五種食物
日常飲食中一些食物會影響中藥的藥性發揮,喝中藥不能吃什麼?
如何有效煎煮中藥
嫌中藥太苦,就在藥劑里加糖?你喝的是中藥,不是糖水……
中醫:服藥最佳時間,喝中藥不苦的4個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