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與心理治療

佛教與心理治療

佛教經典中曾記載貧女蓋莎、貴族婆私吒、毗舍離國夫婦、婆羅門須傾者等人的例子,說明佛陀是一位十分高明的精神醫師,其所用的治療方式類似當代心理治療。然而,佛教在精神疾病康復方面的論述較少,其修行體系的重點更多可看作一種成長性心理治療,尤其側重精神的超越性治療。


一、佛教心理治療的特質


佛教修行是否能算作是一種心理「治療」呢?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緩解癥狀和適應社會僅屬於心理治療「問題解決型」目標,而心理治療更重要的是「人格成長型」目標。馬斯洛在《自我實現及其超越》一文中坦言:「我曾用過『療法』、『心理療法』和『患者』等詞。實際上,我嫌惡這些詞,我嫌惡這些詞所表達的醫學模型……實際上,當然,我們是希望諮詢家是一位幫助促進人的自我實現的人,而不是一位幫助治好一種醫患的人。」[1]羅傑斯認為,心理治療的目標應該側重於「減少內在的衝突、增強自尊心和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對生活方式的滿意度,真正成為一個機能完善者」[2]。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則認為,心理治療的首要目的並不在於癥狀的消除,而是使患者重新發現並體認自己的存在。

佛教的理論包含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兩個層面,世間法主要是教授因果輪迴、五戒十善等內容,利用人心積極向善的一面來協調世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佛教反對宿命論、苦行、祭祀、神定論等,強調人的境遇主要是受自身業力左右,可通過懺悔、持戒、布施等各種善行而加以改變。有人或許質疑,這些僅是一種道德勸善,能談得上是心理治療么?


弗蘭克·戈布爾曾說:「成功的心理治療不管用什麼具體方法,都能幫助患者明察事物,了解自身,認識現實。……人越是理解自己的動機、需要、慾望和心理障礙,他們也就越能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人們越是了解自己,他們解決人生問題就越加容易。」[3]亞斯貝爾斯也認為,心理治療取得成功的標誌之一,應該是對患者自由的呼喚。佛教雖然有信仰因素在內,但其最大的特點是把「人」放在了中心,而不是像其它宗教是把「神」放在中心。一方面,佛教反對迷信,反對盲目的鬼神崇拜,承認人的自由和無限潛能,給予了人性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佛教的無常、無我觀念,能使人更清醒地認識自身的存在,能更加珍惜生命的價值,並放棄對自我和世界過多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安然地活在當下。在這樣的理念基礎上,佛教的懺悔、護生、持戒、布施、發菩提心等修行內容,自然都帶有強烈的人本——存在治療意趣。


在出世間法方面,佛教主要以「了生死」為修行主旨,也就是要解決「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向何去」等人生一系列最根本的問題。生死問題實質上就是「存在」的問題。不同學派的心理治療,無不是圍繞著人的「存在」而展開,區別僅在於對「存在」的認識不同。當代超個人心理治療「通過不同途徑、方法提高人的自覺性,助其打破因對外物依戀而造成的受外物控制的條件制約作用,實現個人與各種內、外部對象或觀念的去認同化,從而在變化流轉中把握自我,達到與變化不拘的宇宙生命的融通與合一」[4]。佛教修行以打破無明、破除我執為關鍵,以洞徹宇宙萬法的法性,充分凈化心識為途徑,從而提高生命的層次、價值並利益眾生,最終達到佛果涅槃。這樣看來,佛教的出世間的修行內容可歸入超個人取向的心理治療。


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認為:「靜修和心理治療針對的是十分不同的心靈層面。譬如禪並不是為了消除神經官能症而設計的,你可能發展出非常強的覺照力,但這些神經官能症仍然健在。透過禪,你學會覺照自己的心病,它能幫助你和這些心病自在地相處,但它不能幫助你把這些心病連根拔除。」[5]因此,他並不認為佛教禪修能取代心理治療,相反,他認為應該將針對不同意識層面的有效療法結合起來,讓它們各自發揮所長。

需注意的是,即便在超個人治療的範疇內,佛教禪修所獲得的超個人體驗可謂獨樹一幟,並非是心理學家所理解的合一、不二、光明、心物一體等。但是,威爾伯認為佛教禪修只關注人的超越性層面,而不能獲得其它層面的治療效果,這點則有待商榷。佛經中關於禪修中各種境界的描述,確實超越了普通人的經驗範圍,表現出超個人心理治療的一系列特徵。然而,佛教修行不僅方法繁多,並且層次不同。西方很多心理學家直接將佛教的修行等同於靜坐、禪定,這樣的理解是狹隘的。


單靠禪定的體驗,確實不能解決神經症的問題。並且嚴重的神經症、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不適合直接開始禪定的訓練,反而可能產生負面效果。曾在緬甸學習禪修的心理學家傑克·安格爾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佛教禪修其實預設了一個前提,那就是修學者有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和一個健全的自我,其人格組織的客體關係已發展完成,擁有健康的自我契合感和整合感。


佛教的修行,特別是大乘修行體系包括了六度四攝,百千三昧,遠不僅僅是一種靜坐的技術。陳兵先生就認為,佛教的各種修行方式,實際包括了現代心理治療常用的多種療法,包括信仰療法、意義治療、放鬆療法、強化療法、厭惡療法、娛樂療法、藝術療法等。佛教的修行體系由低到高,恰好對應了一個人從角色層到超個人層次的心路歷程。


正如《西藏醫心術》開篇所言:「我們的心,具備治療痛苦和創造喜悅的力量。如果我們能夠使用這種力量,配合適當的生命、積極的態度和禪修,不但可以治療我們的心理和情緒痛苦,甚至連生理問題也可以獲得解決。」[6]總的來說,佛教心理治療的目標可以概括為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凈其心。而佛教心理治療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對心性問題的關注,以及由此產生的超越性體驗。


二、佛教對信仰治療的反思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認為,宗教信仰的神奇功效或許就是因為存在大量的心理暗示。所謂暗示,是在沒有對抗的情況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接受一定的意見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使他們的思想、行為與自己的意志相符合。宗教中的信仰心理,憑藉其巨大的心理暗示,對身心確實能產生巨大影響,可以看作一種信仰治療。


佛教同樣強調信仰心理的重要,認為虔心讀經、拜佛、念佛具有無量功德。佛、菩薩、佛經等代表「神聖」的符號,在信徒心中引發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激發的心理暗示也有差異。老百姓常說「信則靈」,正是對這種心理暗示的詮釋。然而,佛教其實承認信仰心理和效果的差異。南京雞鳴寺有一尊「倒座觀音」,佛龕上的楹聯寫到:「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眾生如果自己不肯回頭,那麼再靈的菩薩也無可奈何。換句話說,菩薩的靈與不靈,首先看的就是人的「心」,信仰者態度與信念,才是信仰過程中的關鍵。


大乘佛教對信仰心理非常重視,既利用了信仰心理來教化信眾,但又超越了狹隘的信仰偏激。大乘佛教認為,讀經、拜佛、念佛、懺悔、發願等方式都是佛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利用的就是眾生自己的「心」。《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贊品》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7]心能造作一切法,地獄天堂、神佛鬼魔等都是眾生自己的「心」所造就的,修行所具有的功德,自然也不能離開自「心」。從心理學角度看,心理暗示現象充分證明了心理可以深刻影響整個身心系統的運作,具有巨大的能動性。而從佛教的角度看,心理暗示不過是心的一種功能。《無量壽佛經》稱「是心是佛」,強調念佛的功德無量,但仍不離自心。同念佛一樣,讀經、拜佛、懺悔等活動無不是從心而生,又回歸自心,一切「功德」都是自心所造,並非是什麼外界神秘的力量所賦予。


佛教認為,佛的說法不出「四悉檀」,即四種教育眾生的方法,分別是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從這四個角度看,佛教對信仰治療有著深刻反思。


第一,從世界悉檀角度看,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即各種條件相互依憑、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眾生的「心」。佛教的修行也是如此,一方面,眾生的祈求只有與諸佛菩薩的願力和功德力相應,才能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諸佛菩薩即便再「神通廣大」,前提也必須是以眾生自己的意願為前提。佛教向來有「佛不度無緣之人」的提法,按唯識學的理論,眾生的心識中必須有一定的善因緣「種子」,才能真正獲得佛法的幫助。從心理學角度看,暗示的效果雖然和暗示的方法有關,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受暗示者自身的心理條件;而心理暗示又不能不脫離某種符號,即便是自我暗示,也總是要依賴於某種語言符號才能進行。因此,從佛教的角度看,心理暗示也就是一種因緣性的現象,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白金漢宮將天價大修 在野黨反對批「太費錢」
英帝國環境史研究——以殖民科學研究為中心
55萬美國人無家可歸 大城市流浪者顯著增加
如何理解「現代新儒學」思潮
《心經》空無思想與養生意義探析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教心理治療的原理之真心
治療陽痿的心理療法
失戀心理治療的小辦法
銀杏葉的藥理作用 治療疾病保護心臟
適合理性者的心理治療方法
阮士怡教授治療心血管疾病經驗分享
濟群法師: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大乘佛教的慈悲觀及其心理治療中的轉化作用
治療痤瘡的方法!教你飲食護理的小技巧
高血壓課堂 預防理念 治療原則 養護大於治療
濟群法師:常讀《心經》 能有效治療心理疾病
神經性皮炎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教你怎麼治除根!
心肌梗塞的治療方法
腎炎的一般治療與護理方法
老年痴呆的治療與護理
美國德克薩斯州質子治療中心王鵬《質子放療系統的物理原理》
輔助治療心絞痛的食療方
灼口綜合征重在心理治療
治療婦科炎症的食療方法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