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融創孫宏斌一文講透宏觀環境、樓市政策及房企邏輯

融創孫宏斌一文講透宏觀環境、樓市政策及房企邏輯

導讀:亮點一,對於中國宏觀經濟,話少但句句值得揣摩,建議多品品;亮點二,聽孫宏斌是怎麼評房地產,對我們看明白當下樓市很有幫助


我的題目是「中國房企的投資邏輯和風險控制」,這是命題作文,給的命題作文里前面還有未來兩個字,但是我把未來去掉了。我們這個行業的投資邏輯在未來和今天、昨天是一樣的,因為這個行業是一個很古老的行業,有人的時候就有人蓋房子。


那時候的房子是用木頭、土坯,現在用磚、石頭,原來窗戶都是紙糊的,現在有玻璃。根本的價值點沒有變,要的還是安全、舒適、地段好,要有錢才能蓋房子。

我覺得投資邏輯是一樣的,所以我把未來去掉了。


我覺得特別好,剛才專家講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判斷,因為專家弄得很複雜,其實我們需要簡單的判斷。因為你沒有對宏觀形勢的判斷,投資邏輯怎麼來的呢?


一、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判斷


從企業的角度最有用的有六點:

(一)全球、包括中國的經濟下行的壓力特別大。


中國說6.7%大家都不信,我覺得沒有那麼多,也沒有必要那麼多,因為是多少就是多少。經濟增長不管是4%還是5%還是6.7%,這個經濟增長還是挺多的,這是挺重要的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但在全球還是增長最快的。中國經濟增長最差還有4%,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但還是挺好的。


還有一點判斷,只要在經濟下行壓力特別大的時候,不管全世界哪個政府都會選擇量化寬鬆、低利率。這幾乎是必須的選擇。全球央行都是這樣的,日本都30多年了,美國歐洲也是這樣的選擇。


中國即使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增長4%、5%還是有的,或者還有6.5%。其實在這種增長下,還是會有挺多的機會。


(二)流動性。

流動性寬鬆,利率很低,會改變嗎?專家總是分析拐點。什麼叫拐點?沒有拐點。因為你沒有辦法。


如果說有變化的話,那可能是M2原來的增長是13%,變成12%或者11%,不可能變成不增長。所以你擔心什麼?13%變成12%、11%對企業沒有什麼影響。


利率會漲嗎?美國肯定是要加息的,共和黨本來是要加利率的,特朗普要修路、修橋、要減稅,這兩點對通脹有預期,所以美國加息可能會快一點。但是美國加息中國就加息嗎?不太可能的。


所以第二個判斷就是:流動性很多,還要繼續印錢,利率很低,這個是不會變的。


你覺得這個會變的話,就不知道幹什麼了。

(三)匯率。


我覺得人民幣匯率應該是8-9。


2014年之前,人民幣的增值大概是35%,現在貶值是12%-13%,增的那些還沒有貶完呢。人民幣貶值壓力肯定有的,只是快點貶還是慢點貶的事。這個對我們也挺重要的,因為它可能會影響資產價格。


為什麼我們最近對一家香港的境內公司的併購沒有做成?我跟你談的是人民幣價格,就付人民幣,對方要港幣,我說付港幣打八折。人民幣談價人民幣付錢,港幣付錢打八折,否則我的風險非常大,因為我覺得它是要貶那麼多的。

(四)關於去槓桿。


去槓桿、去產能、去庫存。去產能和去庫存相對容易些, 但是去槓桿挺難的。


因為差的企業,要想讓它活著,就要借他錢,讓他還利息,你不借他錢,還不了利息。


好的企業,銀行想借他錢,所以槓桿肯定是要加的。如果說結構性改革成功了,壞企業都死了,好企業銀行更想給錢了,然後槓桿就更高了。


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有很多併購的機會。誰能借更多的錢、更便宜的錢、更長的錢,可以穿越周期的錢,就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有這個機會不去做,反而減槓桿那是不對的。


去不去槓桿,還要看企業的情況。如果你的素質好、資產質量好、操作能力強,那你是可以加槓桿的。如果你的資產質量差、運作能力差,你的槓桿越多 死得越快。


(五)全世界的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


這個事我已經關注了10年,我從2006年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其實在2008年之前,美國老百姓的工資漲的很少,老闆的錢更多了。邏輯就是,因為全球化把工廠搬到中國了,老百姓沒有工作了,但是老闆成本降低了。或者是有了信息化系統以後,比如說沃爾瑪商場,收銀員少了,但老闆的成本降低了。


2008年以前的趨勢是,有錢人越來越有錢了,老百姓收入增長很慢。2008年量化寬鬆以後,美國的貧富分化更厲害。


量化寬鬆那麼多錢都去哪裡了?窮人的收入並沒有很多的增加,錢都去有錢人那裡了。所以,美國的貧富分化、歐洲的貧富分化都是很多很多年存在的事實。中國的貧富分化其實也是很嚴重的,不會比歐美要好。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西方是通過選舉和稅收來調節財富的重新分配,所以才會出現這樣選舉結果。中國怎麼辦?我不知道。


但是有了這個判斷之後,我們做房地產怎麼定位,就知道怎麼變化了。融創做的是高端,如果算老百姓整體的收入房價比,怎麼算都買不起房。


但你算30%那是買的起的;


如果算10%更買的起;


如果算5%的話,那他什麼房子都買得起。


因為房價漲得很快,GDP增長是6.7%,人民幣在貶值,老百姓的收入實際上並沒有增加。


融創一直堅持做高端和改善的,將來一定是有市場的。因為我們是對的30%的客戶,10%對客戶,也許那些5%的客戶,所以是越來越好做了。


(六)去全球化。


去全球化,你可以討論去全球化好或者不好,但是去全球化確實已經在發生了。所以你知道了這一點,對我們下一步的決策一定是有好處的。


如果說美國有投資機會,那麼中國也有。我不覺得中國的投資機會比美國差,所以這也是我們不願意去國外開發的原因。


上面這幾點對宏觀經濟的判斷還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對宏觀經濟你必須有判斷。


你的判斷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是不對的,不對可以慢慢在調整。但是你沒有判斷的話,你就無法得出投資邏輯,你的投資邏輯就很難是對的。


二、投資邏輯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房地產這個行業的投資邏輯,我理解我們這個行業只有三個特點:


(一) 這個行業一定要理解分兩段:投資、蓋房子。投資錯了,蓋什麼房子都是賠錢的,你的地買錯了。投資本來就是很難的事,這個行業投資比別的行業更難。為什麼?槓桿太多。


有銀行、客戶預付款,有槓桿以後讓投資變得很複雜。現在投了錢以後,槓桿很高,而且能不能賺錢要在三年以後,比種莊稼還難。這個行業首先是投資,投錯了以後做什麼都不行。地買對了以後有品牌,做高端的,就更好。我覺得這是這個行業的第一個特點。


(二)規模。


這個行業去年不到10萬億的規模,到今年10月底9萬億了。10萬億的規模再增長也難了,但是在快速向大公司集中。現在前100名佔40%多,前10名佔20%多。去年前10名佔17%,今年已經20%多了,前100名已經佔40%多了。


我覺得,這個行業下一步5-10年或者5年左右,前100名會佔70%-80%,前10名會佔35%-40%。


這樣的話,前10名平均就要4000億,沒有兩三千億進不了前10名。


當然,這個是怎麼形成的?小公司幹不了了,買了地以後掙錢退出做不了讓大公司做,另外就是收購、兼并。這個行業本身就有金融屬性。這個特別重要。


(三)不平衡。


這個行業的不平衡,城市之間的不平衡、空間的不平衡、時間的不平衡。很多投資人問我,你覺得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怎麼樣?


我覺得從來不存在中國房地產的行業。你說北京、上海或者哪裡,不存在中國房地產,完全錯配掉。缺房的地方缺供應,有供應的地方不缺房。


北京、上海50%的基本農田,很荒唐。不到50%的基本用地里,住宅佔比很低,有一堆的工業用地,然後再蓋一堆商業,每個項目都有50%的商業,住房佔比很低,容積率很低,這三個加起來供應量就上不來,完全錯配。這個地方貴,那個地方便宜,所以你就有機會了。


去年最看好的是南京,今年最看好的是武漢。南京最貴的房子是接近3萬,我說南京一定有房子超過3萬,我估計慢了,地價已經超過5萬了。所以我們去武漢了,武漢和南京也沒有差到哪裡去,這是你的機會。這個錯配,需要房子的地方沒有供應,不需要房子的地方瞎供應。


另外還有實際的問題,有人說房子地太貴了,沒有辦法買了,然後就去美國了。但是我說別著急,還有調控呢,一調控就又下來了。


說一下宏觀調控,說三點:


1.這次的宏觀調控絕對是好事。


對誰都是好事,客戶、開發商、銀行等都是好事。地越來越貴、風險越來越大,最後錢更難掙了。所以我說這個調控絕對是好事,肯定是大家願意看到的,特別歡迎的。


2.這次調控的嚴厲程度是很多企業預計不足的。


這次的宏觀調控力度超過每一次的,這一次是自上而下的,是目標管理的。所以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所以執行力度也不一樣。


首先銀行越收越緊,一個一個的政策出來,對我們的影響特別大。另外是現在大家對開發商的預期還沒有變,買房的預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變,但是會變的。


為什麼?


一直說降,其實沒降。一直在不斷地說,客戶的預期,說著說著給說改了。另外是投資者買不了了。首付款太高了,70%、80%的,想買房的原因買不了。種種原因,基本面沒有變,價值沒有變。這個對現金流的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我覺得,很多開發商朋友還沒有認識到這次調控的嚴峻性。過去可以預期到「兩會」的時候,這次直接到十九大。這個影響是特別大的,再怎麼重視這次的宏觀調控,都不為過。最主要的是,我覺得現在沒有到時候。


為什麼地那麼貴?原因房子賣得不錯,貸款也不錯,有錢了,前幾個月踏空一直沒買的地急了。還沒有便宜呢,會便宜嗎?一定會。快了。


3.宏觀調控以後,我們做高端的肯定好。


原來買10套,現在買1套,一定買位置好、品牌好、品質好、大一點的,那就是我們。


理解這個行業的三個特點,


第一點,投資也要做的好、房子也要蓋的好。有的公司,第一階段做得好,第二階段做的差;有的公司,第二階段做得好,第一階段做的差;哪個階段做不好都不行。


第二點,市場規律,在快速的向大公司集中。


第三點,是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錯配的情況,空間和時間帶來的不平衡。


有了這三點,我的投資邏輯就出來了:你要買對地方、買對時間,多借點錢。


對現在來說,如果有錢的話放到賬上別著急花,後面還有機會。現在還不是時間,多借點錢,最好借的長一點,可以穿越周期的。這就是我說的投資邏輯。


小報告(ifengxbg)為鳳凰財經旗下


宏觀經濟解讀欄目,


提供最前瞻、最權威的經濟大勢分析點評!


覺得文章不錯?長按掃描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報告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只有一個城市可以限制人口,其他都不應該
霧霾與中國經濟是什麼關係,它們何去、何從?
危機!一場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這類人將失業
人民幣貶值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有何影響?

TAG:小報告 |

您可能感興趣

銀行行長周小川:資金撤離樓市,或湧向藝術品文化市場
資金撤離樓市 或湧向藝術品文化市場
蘇寧金融研究院黃志龍: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土地供應將成樓市調控的關鍵
樓市資金撤離,或流向文化藝術產業
馬蹄蓮空間陳設攜手王祥地產、河西樓市跨界牽手,迎來嶄新行業合作模式
韓媒:中國投資者驟減 濟州樓市一片悲鳴
黃奇帆: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十大失衡和五大長效機制(講透了樓市的癥結所在)
傳媒觀察:韓政府出台「史上最嚴」樓市新政的背後是無奈
樓市恆久遠 乒乓永流傳
在四線或五線城市防城港,聽包工頭講樓市裡的故事
為矽谷樓市操碎心 谷歌臉書投資經適房
華爾街日報:馴服中國樓市:不可能的任務 國信證券:土地出讓金是政府財政收入與償債的重要來源
風險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加拿大樓市
7城限售樓市調控版圖再擴大!世界資本博弈暗流涌動
外國「白猴子」與中國樓市的興衰
實地探訪平度樓市銷冠-裕龍潤邦 市政配套成為重點優勢
樓市進入「五限時代」需大禹治水的智慧
廈門樓市投資分析
一周樓市洞察——土地市場休整,住宅項目備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