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微生物 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微生物 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小得看不見的微生物是如何獲取能量來生存的呢?通過呼吸。在氧的參與下,微生物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供應細胞生長。除了呼吸,許多微生物還有另一個策略:發酵。這個時候,微生物會從環境中分解糖分、澱粉等各種有機物獲取能量,在這一化學反應過程中,代謝產物又會成為人們絕佳口感的來源。正是發酵這一特技,讓微生物與人類飲食有了不解之緣。

微生物 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提高食品風味


有證據表明,早在公元前兩三千年之前的埃及,就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發酵麵餅。此後,埃及人會將小麥粉加水和馬鈴薯、鹽拌在一起,放在溫度高的地方,利用空氣中的野生酵母來發酵。大約也在同一時期,中東地區的蘇美爾人也無意中釀造了他們眼中的幸福飲料——啤酒。


今天,酵母菌在食品中的作用已經很普及了,它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烘烤和製作酒精飲料。比如烘烤食物麵包會膨脹,是因為酵母作為一種膨化劑在發揮作用。在麵包製作中,使用得最常見的是釀酒酵母,它以麵包生面中的糖分為食物,分解糖分後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形成了麵糰內的氣泡,使麵糰膨脹,麵糰中的糖和雞蛋還會加快發酵速度。


食物發酵過程中用到的另外一種最重要的細菌是乳酸細菌,它的重要性尤其體現在我們平時食用的乳酪產品中。如果沒有發酵劑,想要製作出一塊乳酪或一杯酸奶來是不可能的。當發酵劑在牛奶里時,它會將糖轉化成乳酸,能保證一定的酸度,並讓乳酪保持一定的濕度。在乳酪成形時,發酵劑還會平衡乳酪的香氣、味道和質地。

咖啡的製造也涉及到發酵過程。在拉丁美洲地區,用「濕法加工」處理咖啡是一種到今天還在用的傳統方法。那裡的人們利用酵母、乳菌與咖啡豆發酵,時間長達24至48小時,主要為了消除咖啡豆周圍的一層很薄的粘液。這個過程賦予了咖啡豆理想的風味和香氣。


說到食物發酵,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微生物——黴菌也起著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傳統的醬油製作過程中,人們會將大豆、小麥等和酵母、米麴黴或者醬油麴黴混合,在陽光下暴晒發酵而成醬油。再比如法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特色美食——藍紋乳酪,上面有一些漂亮的藍色花紋,風味辛辣,這正是綠黴菌繁殖的結果。

微生物 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保存食物,改善風味

在古代沒有製冷技術的時候,人們儲存食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發酵。比如,在世界各地,腌制是一種常見的方法,一般人們會用糖、鹽、醋浸泡肉類或蔬菜等食物,以延長它們的保質期。這種方法最有用的效果就是透過簡單的滲透作用,使食物脫水,鹽或糖分子則滲入食物內部,使得微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須的水活性下降,起到所謂的「殺菌」作用,然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許多腌制食物口感那麼獨特,僅僅憑鹽和糖能做到嗎?


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腌制的食物並不會殺死所有的微生物,一些微生物還會添加食物的風味,延長食物的保質期。比如泡菜(或酸菜)之所以放了大量鹽後,還會放點糖,是因為倖存的乳酸菌能把糖轉變成有機酸,使酸味更足,同時微生物的酸化反應會降低食物的PH值,延長食物的保質期。


同樣,肉類產品也會利用微生物的酸化反應來保存。義大利有名的薩拉米香腸,通常在溫熱、潮濕的環境里腌制,這種條件是為了讓發酵細菌充分生長。傳統豬肉、牛肉、雞肉和火雞肉的腌制,是一個長時間的發酵過程,涉及到許多複雜的微生物部落,這些微生物代謝後產生乳酸、乙酸、二乙醯,並且產生分解蛋白質和脂肪的酶,這些物質酸性濃度高,能降低肉類中PH 值,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可以說,沒有微生物,那些可口的香腸、肉乾、火腿等將無法製造出來,而各種醬料、乳酪製品、烘烤食物也可能與人類無緣。事實上,農場里的動物也受益於發酵食物。在世界各地,新鮮牧草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切碎的植物原料(玉米,高粱和穀類)可以自然發酵,產生青貯飼料餵養動物。


目前,在世界上存在著超過3500種傳統發酵食品。在歐洲,乳酪和麵包被廣泛食用;在非洲,發酵木薯製造的食物如木薯飯在飲食中發揮關鍵作用;在亞洲,以大豆或魚類為來源的發酵產品在每天被消耗。沒有微生物在人類食物中的發酵作用,我們那些美味的食物會大大減少,人類或許也不會在饑荒時期享受之前儲存下來的蛋白質產品。

所以,下次在你品嘗葡萄酒或者美味的香腸時,得感謝下所有辛勤工作的微生物團隊。

微生物 與美食的不解之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要不要放任小孩子挑食?
進門就忘事?這不是病!
迷人的顫音打哪來?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用不同的角度展現食物之美,美食攝影欣賞
美女與美食乃人生樂事,可是食物盛放的器具選對才健康
理想的生活,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不要輕易吃陌生食物!泰國之旅,怪異泰國昆蟲美食!
唯遊戲與美食不可辜負 評析與遊戲聯動的美食
吃貨與法餐的情緣,讓人垂涎不止的美食電影
此物補腎還減肥 男人一生離不開的健康美食
「重口味」的食物易致癌?對這些美食保持敬畏之心
最熟悉又陌生的水果品種,不識這些食物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美食通
為什麼要保護動物,吃慣野味的「美食家」大為不解?
可以動手做的趣味食物,讓製作的樂趣與美食同享
一場美食與美器的匠心之旅
解析原生態的滿族美食上
是什麼,讓你對旅途中的美食念念不忘?碗中其貌不揚的不是凡物
微波爐不歡迎這 5種美食,不僅破壞維生素,而且易生致癌物
你不知道的另類美食:創意「美食微世界」
小伙品嘗當地美食,口中的美食原來是蠕動軟體生物
美食界中最慘不忍睹的「丑」食物,卻能輕鬆俘虜你的味覺
別人吃剩的食物,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