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雲南彝族的煙盒舞

雲南彝族的煙盒舞

雲南彝族的煙盒舞



雲南彝族的煙盒舞又稱「跳弦」「壟傯」等,是雲南彝族支系尼蘇潑的一種群眾性民間舞蹈,因每人兩手各拿一個竹或木棉蝗煙盒彈跳起舞而得名,流傳於滇南箇舊、石屏、建水、蒙自、開遠、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區,元明時期趨於成熟,清代和民國時期達到鼎盛。彝族人極為喜愛煙盒舞,不論小孩和老人都愛跳。

概述


彝族煙盒舞包括正弦和雜弦兩部分,形成了山區和壩區兩種風格和多種流派,舞蹈套路多達220套,目前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雜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雙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舊時盛火草煙的圓形木製煙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彈擊盒底擊節作舞,節奏明快,氣氛熱烈。石屏彝族煙盒舞個性鮮明,技巧多樣,著名的技巧動作有「仙人搭橋」「螞蟻搬家」「倒掛金鉤」等。這種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動作流暢瀟洒,極富藝術感染力,傳播範圍遍及城鄉,現已發展成為集歌、舞、樂、競技於一體的綜合性舞蹈藝術。


起源


煙盒舞是一種傳統的民族舞蹈。它的來源傳說不一,較為普遍的的說法是彝族人為了獵取野獸,往往披著獸皮混到獸群中間。後來漸漸把這種模仿野獸的動作發展成為舞蹈,於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種說法,認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樣子。總之,這都說明煙盒舞產生於彝族人的勞動生活。另外據說煙盒舞開始並沒有道具,但因節奏不統一而跳不整齊就以拍手統一節奏,後來有人用裝黃煙的煙盒彈著玩,發出悅耳的聲響,於是就用彈煙盒代替拍手。經過世代相傳,不斷豐富,發展成為今天的煙盒舞。

藝術魅力和現狀


煙盒舞作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個舞種,以獨特的舞蹈語彙展現了彝族的歷史觀、道德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在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領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其豐富多樣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內涵表明彝族人出眾的舞蹈創作才能和藝術領悟能力。煙盒舞通過頭、腳、身、手、腰等各個身體部位的巧妙運用,以優美的舞姿形象地表達了彝族特有的審美趣味,同時下腰連環翻滾等高難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煙盒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廣為當地各族群眾喜愛,成為民族間加強團結、增進友誼的平台。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煙盒舞的人文環境發生巨變,傳統的「吃火草煙」習俗已經消失,煙盒舞出現了風格單一化、內涵淺顯化的趨勢,傳統的韻味十足的煙盒舞經典套路瀕臨失傳,亟待保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西藏迎接「神降節」 宮殿寺廟粉刷一新
秋冬吃素食增強抵抗力
知禮與宋代「三教合一」之思潮
手持葯缽、醫治疾病——藥師佛的來歷
江西嗣漢天師府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雲南阿昌族舞蹈「蹬窩羅」:舞場「鬼見愁」
煙葉種植大省:雲南撒尼人烤煙豐收忙
雲南傣族點燈節 僧人燃燭祈福
「四筒鼓舞」,雲南昭通高山草甸上的人神共舞
雲南石林彝族群眾歡慶「火把節」
雲南養生四寶:昭通天麻、文山三七、雲南蟲草、普洱茶
雲南用煙盒做樂器的舞蹈,來傳達男女之間的愛戀
叱詫風雲的歷代雲南王
雲南小女孩酷愛跳街舞
雲南旅遊串燒:拉市海濕地公園 茶馬古道重鎮束河古鎮第四集
走遍雲南——探訪雲南四大產茶區
雲南大理白族文化之一「三道茶」
鄉村酒店的碧玉蘭。雲南金平
舌尖上 的農村 雲南芒市西山營盤的山果子,好誘人!
彩雲之南:五雲南國在天涯
中國服裝之都被曝買賣雲南童工:雲南娃好騙
實拍雲南彝族特色婚俗
首屆「雲南滇池民族文化藝術節-雲之傳承」來啦
雲南沱茶是普洱茶嗎 雲南沱茶到底是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