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鍛煉到最優步頻,你絕對可以成為殿堂級高手。


對於很多跑步高手來說,


比起配速,他們可能更關注另外兩個數據:

跑步步頻和心率。


心率的重要性當然毋庸贅述,


可是,跑步步頻真有那麼重要嗎?


今天我們就詳細聊聊步頻。

跑步步頻是什麼?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點擊播放 GIF/1070K



跑步的速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算出來,速度=步頻X步幅。


步頻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時,每分鐘腳步落地的次數,例如:在1分鐘內,左右腳共踏出150步,那麼你的步頻就是150次/分鐘,如果左右腳共踏出180步,那麼步頻就是180次/分鐘。

在既定速度之下,你的步頻由步幅決定,道理很簡單,相同的速度,你的步子邁得越大,你需要的步數就越少。所以,慢步頻是步幅過大的一個指標。實際上對初學者來說,這二者必有一個是弱項,甚至更多情況是二者都弱,沒有高步頻,也缺少大步幅。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二、最佳步頻是多少?


長跑界曾有過經典的調研,世界上頂級長跑選手的步頻基本上都維持在180/分左右,這給長跑的人很大的啟示,或許真的存在「最優步頻」這樣的說法。觀察一場馬拉松比賽,也不難發現前幾名的步子基本上都踩在同樣的點兒上,他們不僅步頻一致,步幅也相仿。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為什麼是180步/分呢?因為很多研究認為每分鐘步頻在180步以上時,雙腳將更接近輪子的效率,落地點更靠近重心的正下方,跑步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但180也並不是十分準確的數字。跑步到了一定階段就是節奏——心跳的節奏,呼吸的節奏,擺臂的節奏,邁腿的節奏,身體舒服的節奏。到底什麼樣的節奏適合你自己,不能一概而論,取決於個人自己的身體條件和適應性。高速運轉的選手有他的節奏,往往是180甚至更高些的步頻,配上很大的步幅。


優秀運動員每分鐘180步最優,初學者或許160的步頻就已經很吃力,所以,優化你合理的步頻非常重要。對初學者來說,最為限制步頻的是呼吸,而高階跑者,同樣也受呼吸限制,過快的步頻一定會擾亂呼吸,打亂節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達到步頻180的,也就是每分鐘跑180步,這需要鍛煉,更需要科學的循序漸進。


三、為什麼要強調高步頻的重要性?


1、同樣的速度下,高步頻更安全


觀察小孩子跑步就會發現,他們力量薄弱,都是跑跑顛顛用小步高頻的狀態來奔跑,重心前傾,落步時間很短又繼續向前邁出,步頻的增加可減輕膝蓋承受的緊繃和受力,減少膝關節受傷的幾率。還是那個公式,速度=步頻X步幅,同樣速度下,高頻意味著小步幅。小步幅使得騰空時間縮短,並改變落地的角度,關節承受的壓力都會比大步幅小很多。並且高頻增加落地的次數,在跑的過程中更容易調整並維持穩定的跑步姿態。


2、初學者提速,增加步頻更容易


因為跑步進階,最安全的提速方法就是從小步高頻開始,增加落地的次數,可以減少每次落地的壓力,然後逐漸增大步幅,就會越跑越快。初學者直接進階到大步幅,步子大,衝擊大,容易造成受傷,並且一旦步幅加大,很多腳底下的功夫會有更高的要求,那會是比增加步頻更為困難的事情。


四、如何提升步頻?


1、了解自己的步頻


訓練步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現狀,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一次低強度跑步,數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後乘以2得到步頻。利用計步器通過一段勻速跑也能準確算出步頻。還有就是依靠手機APP或GPS手錶等直接進行步頻顯示,更為直觀和利便。


2、每周提高5步/分


每周爭取提高5步/分直到增加到取得滿意成績的步頻後穩定。在最開始調整步頻的初期,不少跑者會感覺「忙不過來」,步頻上去了,呼吸跟不上,步幅對了,步頻又下來了」。此時不必沮喪,記住跑步尋求的是一種平衡,步頻、步幅和呼吸互相配合,在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去慢慢提高步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3、專註步子和呼吸


提高步頻屬於改動作類的訓練,通常我們跑步都是以自己喜歡的步頻和步幅進行,很隨意,往往由自然的肌肉強度決定的。要提高步頻就要有意識把注意力集中在步子上,增加雙腿交換的頻率,而不是整體速度。另一要點就是你的呼吸,幾步一呼吸因強度而異,但是高頻往往會讓你的呼吸更為緊湊,心肺功能鍛煉更多,高頻的呼吸也是需要鍛煉的。一段時間下來,習慣了高頻率的奔跑,稍微增加步幅,就能輕鬆提速。


4、進行專項練習:提升步頻離不開擺臂的加快


原地快速高抬腿、原地快速踏步、下坡跑、順風跑、牽引跑、快速小步跑、高頻率跑、勻加速頻率跑、碎步快頻率跑等。不少跑友跑起來手臂是「為了擺動而擺動」,並沒有對跑步提供更多的幫助。增加步頻離不開擺臂的加快,一旦加快擺臂,步頻也會提高。還有跑者跑到一定時候胳膊就耷拉下來,或者跟步頻不匹配,最終導致很難提高步頻。因此,要增加原地擺臂練習、最高頻率擺臂練習等。如果覺得效果不佳,嘗試身體前傾的幅度稍微加大。


5、藉助外力:節拍器和高手


手機下載一個節拍器軟體,調到自己需要達到的步頻數,根據節奏去跑。內心默默喊口號:「121,121,121……」 可以看著表,自己30秒鐘喊的次數算出頻率,不斷調整到理想的默念頻率。如果身邊有高手,可以請高手帶領你跑步,調整你的步頻和步幅,尤其是剛開始調整步頻的時候,建議還是尋找高手帶著自己練習,幫助尋找最佳的節奏。


6、和高頻跑友一塊兒跑


頻率是比較難練習的,在空地忽然就要改變自己的奔跑方式任誰都很難實施,訓練步頻,你可以跟著高頻跑者跑,採用和他一樣的落地,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這是訓練頻率的必由之路。頻率對於進入330的選手來說就已經很重要了,適應高頻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每一步子間歇的時間都短了,你需要更為快速的恢復能力,更為強大的供氧系統,在我第一次進入330的時候深有感觸,當然能進如3小時,肯定是不但頻率高,而且步幅也要大啦,那時候腿部力量和身體的柔韌性又會上個台階。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7、選首適合你自己步頻的歌曲


還有一種方式訓練步頻,就是找一個節奏夠快的歌曲來聽,有的歌曲適合步頻180,有的適合160,有的120,跟著音樂的節奏去跑,也是一種鍛煉方式。當然不能像京劇一樣快打鑼慢走點,跟上節奏才能鍛煉。大概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步子小頻率低的階段,要速度,有足夠的步頻是第一步,其後增加步幅,就能又快又遠了。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8、加強力量訓練


因為步頻加快,腳落地時間變短,因此對相關部位力量的要求增加。在一般跑步力量訓練的同時,要練習核心力量,不斷使自己腳步落地的聲音越來越輕;加強腳踝力量和腳趾抓地訓練,使落地一剎那穩定而有力。

經驗分享▎跑友為什麼說調整好步頻至關重要?



【更多賽事解讀】


文章編輯:90後小帥哥


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馬邦 的精彩文章:

一鍵報名▎萬人長跑齊聚寧波,一起迎接2017新年曙光!
跑友投稿▎跑馬看世界,記蘇州太湖國際馬拉松
2017「漢馬」明日開報,全民嗨跑,亮點多多,還有「北馬」直通名額!
一鍵報名▎約跑冰雪馬拉松,2017根河國際冷極冰雪馬拉松要報名啦!
「輪椅哥」 :感動「蘇馬」的傳奇!

TAG:跑馬邦 |

您可能感興趣

某跑友跑步15年關節快磨沒了?教你判斷跑步是否磨損關節
春節將至,跑友們該怎麼更好的實現跑步計劃!
經驗分享▎18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跑友們喜歡早晨跑步?
「體重大」的跑友,跑步時這些細節要注意
經驗分享▎「上馬」最後一周,這段時間跑友們該怎麼吃?
跑友們,春節期間堅持跑步很重要!
跑步一定要高端鞋?NO!這才是適合多數跑友的跑鞋
跑友的困擾:跑步膝怎麼辦?解決5個問題遠離跑步膝!
「冬訓」很重要,業餘跑友應該怎麼練?
為什麼女跑友不稀罕跟你一起跑?因為你不會穿搭!
跑步為啥非要帶塊表,裝逼還是真的有必要?十年老跑友告訴你答案
跑友分享 跑步和我!
經驗分享▎超強攻略,背靠背跑馬拉松,跑友們應該如何訓練?
女性跑步知識最全問答!快分享給你的女性跑友吧!
小白跑友,如何擁有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友們,這幾個動作會讓你減得更快更安全!
跑友吐槽跑步打卡,你的「圈子」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跑友分享 愛上跑步
優越感從何而來?跑友神總結跑步圈的鄙視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