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某跑友跑步15年關節快磨沒了?教你判斷跑步是否磨損關節

某跑友跑步15年關節快磨沒了?教你判斷跑步是否磨損關節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杭州一名老資格跑者,堅持夜跑15年,可最近一年腿出了毛病,跑1公里就痛得吃不消,經檢查醫生說是髖關節這塊骨頭被硬生生磨得一塌糊塗,以後再也不能任性跑步了,要是再不注意惡化下去,他連走路都會變得很困難,到時候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在跑步大熱的今天,這樣一則聳人聽聞的負面新聞,還是引發了很多跑友的關注,跑步究竟是磨損關節還是保護關節這個老生常談、頗具爭議的老話題還是不斷藉助新聞事件引發人們的爭執和思考。

一、這只是臨床個案,跑友不必對號入座

小編仔細閱讀了這則新聞,從中梳理了一些被跑友忽視的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被奪人眼球的標題所掩蓋,這是人們無法正確看待這類新聞,容易被誤解並引發恐慌的根源所在,這則新聞有哪些重要信息呢?

首先這位跑者損傷的部位是髖關節,一般來說,跑步引發的髖關節損傷並不多見,眾所周知,膝傷才是跑步最常見的損傷;

其次,這位跑友本身存在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這導致其在運動中更容易發生磨損;

而以上這兩點足以說明這只是不太多見的臨床個案,並非代表跑步就必然引發關節磨損,而大量科學研究恰恰告訴我們科學合理的跑步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所以跑友們沒有必要看到這則新聞就色變,但客觀來說,跑友還是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其關鍵就在於學會科學理性地跑步。

二、正確合理的跑步保護關節是毋庸置疑的

運動康復領域的著名醫學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在2017年6月這一期上,面向大眾給出重要結論與建議:健身跑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但競技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也達到13.3%。跑步總體而言,不僅不會引發關節炎,反而有益於關節健康,跑步是否引發關節磨損很大程度上受到跑步的強度和量的影響。簡單地把跑步與關節磨損畫等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跑步百利唯傷膝」這樣的說法是極大的誤導。

三、即使是長期跑步,只要正確合理,也不會引發關節磨損

大眾非常關心的話題是如果把跑步長期進行下去,比如5年、10年、20年,是否在比較久遠的將來引發關節磨損呢?這項研究也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們發現即使將跑步運動堅持進行15年的跑者,相比缺乏運動者和競技跑者,發生關節磨損的概率也並不大,跑步是一項長期安全的運動,它也會對膝關節、髖關節健康帶來長期的好處,而缺乏運動者未來發生關節磨損的概率更高。

當然,過猶不及,長期從事高強度、大運動量跑步也會增加未來發生關節磨損的可能性。那麼,什麼叫做大運動量跑步呢?這個界限究竟是多少呢?這篇研究經過數學統計後得出結論是每周跑量超過92公里,也即月跑量達到368公里。稍微有些常識的跑友都知道,這個跑量對於99%的大眾跑者來說,根本不可能達到,所以幾乎所有跑者的月跑量都在安全範圍以內,長期跑步不是導致關節磨損的根本原因。

四、怎樣才能做到好好跑步,避免避免關節磨損呢

跑友看到這裡,可能會產生一個很大的疑問,說好的跑步有益關節健康,那為什麼我會發生膝痛,而且我周圍的跑者發生膝痛的也很多,膝痛意味著關節磨損嗎?根據中國核心跑者調查,的確也有30-40%的跑者受到不同程度膝痛困擾。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跑者跑步存在錯誤,那麼什麼才是正確合理的跑步呢?

1、有比較正確合理的跑姿

沒有合理良好的跑姿,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關節磨損,難度很大,因為跑姿不合理,將導致膝關節受到額外的衝擊力,並意味著損耗關節,關節保養再好,也趕不上持續的損耗。那麼,什麼樣的跑姿會導致膝關節容易損耗呢?跑友們應當極力避免腳跟著地,著地點遠離重心,同時膝關節伸直鎖死的著地方式,這種跑法對於膝關節傷害極大!

最傷膝的錯誤跑姿

所以說著地時下肢關節要保持S型彎曲,才能最大程度緩衝衝擊,怎麼才能實現下肢S型彎曲呢?很重要一點:著地點靠近重心,這樣就能讓膝關節在著地時保持彎曲。換句話說,前腳掌還是後腳跟並不是著地的關鍵所在,著地點靠近重心,才是最為合理的著地方式,至於是前腳掌還是後腳跟都是允許的。

2、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跑量合理、循序漸進

馬拉松的大熱幾乎讓全民為之癲狂,曬跑量、拼微信運動、跑步打卡如火如荼,殊不知,個體差異巨大,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盲目比拼跑量最終傷害的都是自己。挑戰極限超越自我這樣打雞血的話,勵志是可以的,但你真要這麼干,就是將自己置於巨大風險之中,如果負荷明顯超過自己承受能力,那麼修復機制將不起作用,不可逆的運動傷痛極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天花板的。

跑量一定要與身體能力匹配

跑量不是不能增長,沒有跑量的增長,你就無法提高跑力,但前提是你得循序漸進的增加跑量,這樣才能讓你的能力穩紮穩打地提高,而不要猛增跑量。一般認為,周跑量不要突破上一周跑量的10-20%,是相對安全的。周跑量增長達到50%,是危險信號,周跑量增長超過60%,基本上就屬於跑量增長過快,你距離傷痛也將不遠。

3、重視除跑步以外的其他環節,熱身、拉伸、力量訓練、恢復、營養,一個都不能少

如果你認為跑步很簡單,穿上運動鞋,雙腳騰空飛奔起來就行了,那麼對不起,你還是一個小白跑者。重視跑步,更重視跑步以外的其他環節,基本才是一個成熟跑者的標誌。為什麼這麼說呢?

跑前熱身促進關節滑液分泌,幫助你更快更好的進入狀態;拉伸消除跑後肌肉緊張疲勞,改善肌肉彈性;力量訓練幫助你提高跑步效率、預防傷痛、促進傷痛康復;恢復和營養則避免疲勞積累,讓身體更快修復和恢復。當你的跑量逐漸增加,希望參加馬拉松的時候,這些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忽視這些環節,關節磨損、修復不足等問題就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

五、如何出現這種情況,你的跑步是磨損關節的

如果你能夠按照以上方式去跑步,那麼基本上是不會發生所謂關節磨損,但有沒有什麼信號提示我們跑步可能是磨損或者損害關節的呢?在跑量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你要當心了:

跑步後第二天膝蓋出現腫脹疼痛或者原有腫脹疼痛加重;

跑步後第二天膝蓋雖然疼痛不明顯,但有明顯的勞累感或者疲勞感;

跑步後第二天上下樓梯,下蹲時的疼痛明顯或者疼痛加重;

如果出現以上三種情況的一種,通過說明前一天的跑步是有問題的,此時你就不要繼續堅持跑步了,應當休息調整。

六、預防關節磨損、養護好你的關節

好的跑姿始終是預防關節磨損最重要的一環,縮小步幅,增加步頻(每分鐘180步以上),著地時保持關節彎曲,輕盈放鬆的奔跑很重要;

跑步時的關節壓力較大,選擇一雙好的跑鞋,經常在塑膠跑道慢跑都是有利於關節保護的;

多加強下肢以及核心力量,肌肉力量的增強可以有效減少關節壓力,保護關節;

做好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拉伸,熱身可以激活肌肉、促進關節滑液分泌、有助於減少疼痛,而運動後拉伸對於消除肌肉緊張疲勞,減輕疼痛很有幫助;

隔天運動對於多數人也許更適合,這樣可以給予身體足夠恢復和休息時間,但並不表明一定不能天天運動,每天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是活力生活的基石;

體重較大者一定要減肥,通過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將體重降下來,這對於減輕關節壓力是很有幫助的,體重較大者跑步應當慎重,建議諮詢專業跑步教練;

治療、休息、康復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對於已經有關節磨損的跑者來說是最佳的組合;

七、總結

每次聽到有跑者因為關節嚴重磨損而被迫放棄跑步都感到扼腕嘆息,這並不是跑步本身的錯,而是錯誤的跑步在持續傷害你,合理、正確、適量地跑步,是每名跑者應該堅守的底線。

你可能還喜歡:

想要酷暑跑步不難受,做好這件事最重要

想要高效跑步,練好這個部位太重要了

伏案人群如何解決頸肩不適 | 知乎線上講座

最全跑後拉伸指南:因地制宜是一種智慧

——end——

「輕如羽 跑無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跑 的精彩文章:

盤點跑步不拉伸的後果,別讓不拉伸的壞習慣毀了你的跑步成果
跑前跑後兩件事,再熱也不怕皮膚暗黑蒼老
天熱堅持跑步固然好,但也沒必要折磨自己:你需要的是交叉訓練
2017北馬的吸引力:全國每2名全馬完賽者就有1人報名
跑步最累的部位,99%的跑友拉伸卻最不到位

TAG:慧跑 |

您可能感興趣

跑步鍛煉關節好還是慢走鍛煉關節好呢?
都說跑步傷關節,那我還跑嗎?
快步走會傷關節嗎?
怎麼跑步才不傷膝關節?
跑步把關節跑「壞」,那是你不知道這4個細節!還不學
避免跑步時候膝關節、足部疼痛,跑步中做好這幾點!
先別著急跑!6個實用小技巧,讓你跑步不再關節痛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你猜不到!
遠離跑步膝,這套動作讓跑步者的膝關節年輕十歲
跑步與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
跑步傷關節嗎?是的,除非你5件事都做到
跑步膝蓋疼,是患上了關節炎?專家教你怎樣健康跑步!收藏再細看
我想健康跑步一輩子:怎樣跑步才能防止關節軟骨磨損
跑步膝蓋疼,是患上了關節炎?
嚇人!夜跑15年,髖關節嚴重磨損,再跑下去要置換人工關節!
跑步過量會損傷膝關節,應該如何避免?每天該跑多少好?
想要跑步減肥不傷關節,4件事最好做全
跑步膝關節痛如何解決
只要我跑的夠快,踝關節損傷就追不上我!
跑步和久坐,哪個更傷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