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友蘭:論命運

馮友蘭:論命運

馮友蘭:論命運



論命運

文/馮友蘭


有許多所謂「大哲學家」也談命運,不過他們所談的命運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從中獲利。例如預先知道某種物品將要漲價,就大量買進,便可賺錢;知道某種物品將要跌價,就去賣出,便不虧本。因此大發其財,無怪「大哲學家」們都生意興隆了。


其實「先定」是沒有的,即使有,也勿用先知。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將來要發財,到時自然會發財;命定你要做官,將來自然做官;命定了將來要討飯,自然要討飯。先知了也不能更改,不能轉變,又何必要預先知道呢!


我說的「命運」和他們所說的不同。古人孔子、孟子等也談命,如孔子說:「知天命。」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荀子說:「節遇之謂命。」我說的「命」就是他們所說的「命」。「莫之致而至」是不想他來而來,「節遇」是無意中的遭遇。這才是「命運」的真意。所以「命運」的定義就可說是一個人無意中的遭遇,遭遇只有幸和不幸,沒有理由可說。譬如說現今的時代是偉大的,我「幸」而生在這時代;也有人說現今的時代是受罪的,我「不幸」而生在這時代。我們生在這時代可以說是幸或不幸,但我們為什麼生在這時代,便沒有理由可說。

命和運不同,運是一個人在某一時期的遭遇,命是一個人在一生中的遭遇。某人今年中了特種獎券,是他今年的「運」好,但是他的「命」好不好,還不一定,因為他將來如何尚不得而知。在一時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運好。在一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命好。


普通所謂努力能戰勝「命運」,我以為這個「命運」是指環境而言。環境是努力可以戰勝的,至於「命運」,照定義講,人力不能戰勝,否則就不成其為「命運」。孟子說:「知命者不立於危牆之下。」如果一座牆快要倒了,你還以為命好,立在下面,因而壓死,都是活該,不能算是知命。又如逃警報,有人躲在一個不甚安全的地方,不意炸死了,這是他的「命」不好,也是他的遭遇不幸。努力而不能戰勝的遭遇才是命運。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學問、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謂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資、命運、努力。學問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事功的成就需要命運的成分大,道德的成就需要努力的成分大。


要成大學問家,必須要有天資,即才。俗話說:「酒有別腸,詩有別才。」一個人在身體機構上有了能喝酒的底子,再加上練習,就能成為一個會喝酒的人。如果身體機構上沒有喝酒的底子,一喝就吐,怎樣練習得會呢?作詩也是一樣,有的人未學過作詩,但是他作起詩來,形式上雖然不好,卻有幾個字很好,或有幾句很好,那種人是可以學作詩的,因為他有作詩的才。有的人寫起詩來,形式整整齊齊,平仄合韻,可是一讀之後,毫無詩味,這種人就不必作詩。


一個人的才的分量是一定的,有幾分就只有幾分,學力不能加以增減。譬如寫字,你能有幾筆寫得好,就只能有幾筆寫得好。學力只不過將原來不好的稍加潤飾,使它陪襯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質。不過諸位不要灰心,以為自己沒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才沒有才,現在還不曉得,到時自能表現出來,所謂「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許你大器晚成呢!既有天才,再加學力,就能在學問上有成就。

至於事功的建立,則是「命運」的成分多。歷史上最成功的人是歷朝的太祖高皇帝,劉邦因為項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項羽比他更行,他決不會成功。學問是個人之事,成功則與他人有關。康德成為大哲學家,並不因為英國沒有大哲學家。而希特勒的能夠橫行,卻是英國的縱容和法國的疏忽所致。歷史上有些人實在配稱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厲害的人,卻失敗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著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謂「世無英雄,遂令豎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運的成分大。「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我們不應以成敗論英雄。


道德方面的成就則需要努力,和天資命運的關係小,因為完成道德,不必做與眾不同的事,只要就其所居之位,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盡倫盡職即可。人倫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必須和別人發生關係,而且必須做事。能盡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就是道德,和自己的地位高下事業大小都沒關係。


不論何人,只要盡心竭力,對社會的價值是沒有分別的。正如唱戲好的人,和所扮演的角色無關,梅蘭芳登台,不一定飾皇后。地位很闊的人不能盡倫盡職,是不道德。村夫野老能盡倫盡職,就是有道德。命運的好壞對於道德的完成也沒有關係。文天祥和史可法都兵敗身死,可算不幸。但是即使他們能存宋救明,他們在道德方面的成就也不會再增加一些;他們雖然失敗,道德的成就也不因之減少一些。不但如此,有的道德反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現,如疾風勁草、亂世忠臣。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終身富貴的人,最多能做到前者。做官發財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唯有道德是「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做不做的權全在自己。


有的人常常說我立志要做大學問家,或立志要做大政治家,這種人是可以失望的。因為如果才不夠,不能成為大學問家;命運欠好,不能成為大政治家。唯立志為聖賢,則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成功。聖賢是道德的最完成者。普通人以為聖賢需要特別的在事功文學方面的天才,那是錯誤的,王陽明並不因為他能帶兵而成賢人。所以學問的成就需要才,事功的成就需要幸運的遭遇,道德的成就只要努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樓宇烈: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齊白石賣畫的商業智慧
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资治通鉴》精选30句,洞见古人智慧精髓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馮友蘭:中國哲學的精神
馮友蘭:中國哲學的背景
馮友蘭: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馮友蘭:談陽明心學
馮友蘭:關於陽明心學
馮友蘭:哲學與人生之關係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第十二章 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
馮友蘭:儒家哲學之精神——求理想的生活
馮友蘭:人們為什麼好貴古賤今
牟宗三直言不諱的評胡適、陳寅恪、馮友蘭、梁漱溟……
千秋功過:梁漱溟與馮友蘭
馮友蘭:我是怎麼讀書的
馮友蘭:人這一生真的有命運嗎?
馮友蘭:舊時的中國人為什麼好貴古賤今?
謝泳:陳寅恪晚年詩中的馮友蘭
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不著急」:國學大師馮友蘭養生的三字秘訣
馮友蘭論蔡元培:君子的人格與氣象 極大地震撼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