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在中國歷代書法大家中,以唐代歐陽詢、虞世南及元代趙孟頫最負盛名,但若以藝術成就而言,趙孟頫的多才多藝又使他的名氣更勝一籌。他以書法之筆來繪畫,追求筆墨合一的風潮時尚,使元代的山水畫起了重要的變化,也將中國傳統山水畫帶進另一新的境界。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鵲華秋色圖》卷(局部),1295 年,紙本設色,28.4x90.2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是元初南方文人畫的領袖人物,他不僅在文人畫理論上大有建樹,而且以他終身的藝術實踐,為我們創作了大量的文人畫作品,給後世以深遠的影響。


趙孟頫文人畫理論十分豐富,他主張師法古人,但不是一成不變的摹古、仿古,而是托古改制。趙孟頫所指的「古意」是指古人的情意,它的主要成份是情感,是與「筆力」、「形似」等形式因素相對而言的,但又脫離不開形式的因素。他厭惡南宋的院體畫風,而主張師法唐人和北宋的藝術思想。趙氏追求「古意」的宗旨是為了建立文人畫的「雅」,主張作畫「不求形似」,要有氣韻,要「與物傳神」,要「簡略」。趙氏所指的「不求形似」是說要抓住對象的神情動態,不要過分追求細節而言的,只有「不求形似」,才能「出眾工之右耳」。以書法筆趣入畫,做到詩、書、畫、印有機結合,以嗇文人畫的文學趣味是趙孟頫的又一理論特色。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詩、書、畫三結合的結果,使文人畫能更好地表現作者的文采,加強、深化作品的主題的和畫意,以補充畫面的不足,在反映物象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面貌,並抒發各種不同的情感,使作品在圖繪形象之下,具有更深層次的內蘊。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鵲華秋色圖》卷(局部),1295 年,紙本設色,28.4x90.2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是一位山水、人物、鞍馬、花鳥全能的畫家。山水畫取景取平遠小全景,較好地表現了一種清幽、淡然的藝術風格和境界,更重視畫面的布白及其穩定性,使畫面緊湊而又舒展中和、無宋人構圖的膨脹感。趙孟頫的人物畫分道釋人物畫和肖像畫兩大類,前者人物神態生動,風格渾穆。後者,大多有所寓意,以寄託他的思隱和懷舊之情。趙孟頫的鞍馬畫,是趙氏身世的物化,圖中籠罩一種空寂寧逸的氣氛,寓有作者「休逸之思」和不得志的苦惱。趙孟頫的花鳥畫在若不經意的逸筆草草中,做到形象和書法趣味兼具、畫風恬淡幽雅。他在枯木竹石畫中刻意創求書畫同源的個性內容。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水村圖》(局部),1302 年,紙本水墨,24.9 x 120.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具體而言,他的山水畫既繼承畫史所稱「北宗」傳統的唐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青綠重色法和北宋李成、郭熙的水墨勾皴法,畫法比較刻意求工,運筆側縱,勾斫簡括,甚少渲染,風格工整;又取法於所謂「南宗」畫家,即繼承唐王維和五代董源、巨然等人較為放逸的畫法,作淺絳設色或水墨暈染,筆法圓渾含蓄,風格秀逸。存世代表作有《幼輿丘壑圖》卷,為早年作品,屬青綠山水,勾勒填色,不加皴點,近東晉顧愷之畫法,風格古樸稚拙。《鵲華秋色圖》卷,作於42歲,主宗王維、董源水墨法,兼容青綠設色,為中年變革時期面貌。《水村圖》卷,繪於49歲,純屬水墨山水,宗法董源、巨然,頗具文人畫秀逸筆韻。從中可看出其早、中、晚期的變化。


趙孟頫的人物鞍馬畫也很出名。工筆重彩一路主要學唐人,自謂「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殆欲盡去宋人筆墨」。同時又參入自己的畫法,於嚴密中見雋逸。白描水墨畫取法宋代李公麟,洗鍊秀勁。其早期作品多唐宋遺風,如均作於43歲的《人騎圖》卷和《人馬圖》卷,前者為工筆重彩,後者為白描墨筆,風格都較古樸。晚年作品更多文人畫意韻,如作於59歲的《秋郊飲馬圖》卷和時間相近的《浴馬圖》卷,筆法蒼勁中含秀逸,設色濃郁中顯清麗,功力深厚又富筆墨韻味,呈行利相兼之特色。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人騎圖》(局部),1296 年,紙本設色,30x52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氏在古木竹石和花鳥畫方面,也是一位創新者。蘭竹木石承蘇軾、文同、趙孟堅傳統,並融書法筆墨,創用飛白法,予後世以深遠影響,代表作有《秀石疏林圖》卷和《古木竹石圖》軸。花鳥畫則融合黃筌、徐熙二體,兼工帶寫,以清疏淡雅見勝,代表作有《幽篁戴勝圖》卷、《二羊圖》卷。


在繪畫的理論上,趙孟頫在《松雪齋集》中主張「以雲山為師」,「作畫貴有古意」和「書畫同源」,為文人畫的創作奠定了理論基礎。「書畫同源」意指書法及繪畫的原理基本上是相通的;而另一層涵義則為透過筆墨的韻味來表現畫家學養、品格操守及感情思想,因此優秀的書畫作品皆能反映出書畫家的內在修養。這種特殊的理論使得文人畫家更加有意識地去追求筆墨的情趣,進而豐富和發展了山水畫的表現方法,並創造了個人風格的多樣化。


此外,趙孟頫反對用筆纖細、色彩濃厚、風格柔媚的南宋院體畫風,他提倡「存古意」,力求追唐、五代、北宋遺風,並於創作過程中身體力行。著名的「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皆受到他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趙孟頫的書畫作品流失比較嚴重,許多海外大博物館、私人收藏家均藏有他的作品。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秀石疏林圖》,紙本水墨,27.5×62.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的文人畫不僅有深刻的思想的內容,而且有完滿的藝術形式,給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宗法趙氏山水畫的,在元代的有黃公望、王蒙、吳鎮、趙原等人,他們繼承趙孟頫師古人,不求形似的文人寫意山水畫傳統,並把它發展到高峰,他們有淡墨干皴的粗松虛和的筆法,去簡化和概括董源、巨然、荊浩、關仝為表現特定景物而形成的皴法,提煉、改造成為自己特色的新皴法和筆觸,去描繪景物。明、清文人山水畫,受趙孟頫影響的有吳派的沈周、文徵明及其後繼者;明末的董其昌等畫中「九友」;清初的「四王吳惲」,「四僧」,清中期的「揚州畫派」、「新安畫派」、「金陵畫派」以及近代的「海派」等,無不受到趙孟頫的影響和啟迪。


公眾平台簡介


此公眾平台由禪藝國際藝術機構主辦,為簽約畫家、古琴家、全真派道士郭關道長設置公眾平台號,歡迎關注。本平台發布郭關先生藝術創作內容之外另涉及書畫、音樂、藝評、哲學等文化藝術類內容,您若有好文好畫歡迎來稿,請先關注此公眾平台,再投稿至郵箱:ybbud2008@126.com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郭關簡介: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繪畫、音樂、書法、詩文、斫琴、裝置、行為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曾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後於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美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桃源春曉》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趙孟頫對文人畫的影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閑靜與敬畏
故宮博物院古物館傳拓集粹100幅
文藝的空靈與充實
香道,只為你馨香一盞
從明代刻本插圖和繪畫作品 看文人書房陳設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趙孟頫對於文人畫藝術的影響
文人篆刻先聲——趙孟頫
李國文:御用文人的悲劇
大畫家趙孟頫的「文人畫」其實是這麼回事
漫談文人畫
北宋文人的浪漫一刻
中國文人畫淺談
中國文人畫最後的一筆——恭親王奕欣之孫,溥心畲山水畫!
王族真正文人畫家
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家趙玉林
王學仲 論文人畫
讀帖對文人們意味著什麼?走進張大春、老樹、馮唐的書畫「自由之境」
談士人、文人與士人畫、文人畫
潘向黎:文震亨與張岱,晚明文人的生與死
誰來拯救文人畫?附李迎春禪意小品人物畫欣賞
陳傳席:齊白石是老農民,但畫的是「新文人畫」
文人與扇子 張光茫
宋元文人畫的審美追求
文人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