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水果分「公母」,就連品質也有差別?

水果分「公母」,就連品質也有差別?

水果分「公母」,品質有差別?


一、橘子和西瓜:「肚臍」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二、臍橙:和橘子一樣,也是按「肚臍」的大小分「公母」。三、番木瓜:公瓜橢圓形,身重,核少肉結實,味甜香。母瓜身稍長,核多肉鬆,味稍差。四、梨:母梨臍部圓而凹入,細膩味甜;公梨臍部不整齊而凸出,質粗味淡。


論證

流言一、橘子和西瓜:「肚臍」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


真相: 位於果實頂部(即與果柄相對位置)的「臍」,其實就是脫落的花器官在果實上留下的永久疤痕。橘子的「肚臍」是花柱脫落的痕迹,多數是點狀的;西瓜的「肚臍」有時還多了一個環,那是花冠(包括花瓣和萼片)曾經著生的證明。這些疤痕主要是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維管束的殘跡,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果實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發育),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臍」。並且因為不同果實這一部分的果皮發育速度也有很大差別,所以同一品種的橘子或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點狀到環狀的臍部。臍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實中是連續分布的,不存在明顯的界限來劃分公母(隨機買二斤橘子,按臍部大小排成一排就看出來是漸變的了……),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臍部這一小塊果皮的發育與果實的味道相關。流言二、臍橙:和橘子一樣,也是按「肚臍」的大小分「公母」。


真相: 臍橙的「肚臍」和橘子西瓜的成因不同,結構也比較複雜。由於基因突變,導致這個部位的細胞分化成果肉,形成了一個具有橘瓣狀結構但發育不完全的副果。副果的膨大撐裂了臍部的果皮,在果實頂部留下了形如人類肚臍的疤痕,臍橙因而得名。在同一品種的臍橙中,副果的大小也是在一定範圍內連續變化的,不存在明顯的界限可供劃分「公母」。國內外關於臍橙質量評定和分級的標準都沒有提及副果[1][2],也未見任何研究報道將副果的形態與果實品質建立關聯,所以用「肚臍」形狀判斷臍橙的味道是不靠譜的。



水果分「公母」,就連品質也有差別?


臍橙(右圖示去皮副果位置和結構),圖片來自orfresh.com和維基百科。


流言三、番木瓜:公瓜橢圓形,身重,核少肉結實,味甜香。母瓜身稍長,核多肉鬆,味稍差。


真相: 研究發現,同品種番木瓜的果實重量和果肉厚度都與種子數量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種子越多,果實就越重,果肉也越厚[3]。這一事實和民間流傳的判斷截然相反。由於同品種番木瓜的果實形態(此處僅指商業化種植的、由雌株經異株授粉結出的果實)比較一致,傳說中的分公母方法倒像是對兩種不同品種番木瓜的描述——而比較品種間的優劣不是本文的討論範疇。另外,因為兩性植株的花和果實發育並不穩定,有可能結出形態各異的異型果。這樣的果實品質不好,需要注意,不過它們通常也不會進入市場。番木瓜的性別系統見《那些無下限的母水果們……》



水果分「公母」,就連品質也有差別?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從左至右為雄花、雌花和結滿果實的雌株,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流言四、梨:母梨臍部圓而凹入,細膩味甜;公梨臍部不整齊而凸出,質粗味淡 。


真相: 所謂的「公梨」、「母梨「其實是「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區別。梨的果實是一種假果,大部分果肉由包圍子房的筒狀花萼發育而來,這種類型的果實叫「梨果」,是薔薇科蘋果亞科特有的果實形態,具有這種果實形態的水果除了梨還有蘋果、海棠、山楂等。在梨的果實發育過程中,萼筒組織通常按果肉的方式發育,細胞壁薄,內含大量的水和糖分,萼片則很早脫落,成熟果實形成圓而凹入的臍部,稱為「脫萼果「。然而,部分果實的萼筒組織頑固地按照花萼的方式生長,這可能導致果皮變厚,內部的輸導組織更發達,大量的細胞壁增厚而形成堅硬的「石細胞「,萼片不僅不脫落,還長得更加肥厚,於是成熟後果實則具有不整齊而凸出的臍部,稱為「宿萼果」。宿萼果嚴格來說是不正常的果實,吃起來硌牙(因為石細胞多),甜味也淡。梨的宿萼果和脫萼果比例在不同品種中不一樣,同時還受到樹齡、修剪、光照、授粉和植物激素等很多方面的影響,具體的機制現在還不清楚[4]。相關的研究幾乎都見於庫爾勒香梨,可能是因為這一品系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品質差別比較大,而在其他品種中這二者的品質有時是相同的,比如「秋月」[5]。因此,按臍部形狀判斷味道的方式僅適用於庫爾勒香梨,對其他梨沒用。另外,蘋果等其他薔薇科蘋果亞科的果實不存在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區分,類似方法也是沒有意義的。庫爾勒香梨是常見水果中唯一一種能以外形差異判斷口味的,而且這種判斷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不過,相信「公母」之說也只是來自新疆梨農的幽默感,和水果的性別並沒有關係。然而這種方法被錯誤地推廣到其他水果之中,如今甚至煞有介事地變成了「科學知識」廣為傳播……好在只是讓人們在挑選水果時多做了點無用功而已,沒有多大害處。



水果分「公母」,就連品質也有差別?


庫爾勒香梨,左為宿萼果(「公梨」),右為脫萼果(「母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闢謠專家 的精彩文章:

手指被燙後,摸耳朵可緩解,原因竟是因為?
把車放進塑料袋就能浮起來,可防淹?
謠言止於智者!揭開生活里8個謠言的背後真相

TAG:闢謠專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水果分公母,母水果口味比較好嗎?
水果也分公母,母的比公的好吃?更好吃的是這幾種
水果分公母,母的才好吃?但是……
水果也分公母?對!而且挑到母的才更好吃
水果分公母,母的更好吃,這些挑水果的小竅門你都知道嗎?
原來水果也分公母?這樣買才最甜!
水果不是誰都能吃,不同體質有區分
實用 | 原來水果也分公母,這樣買才最甜!
水果真的有「公、母」之分嗎?
這水果很便宜,卻被稱為「超級水果」,尤其是女性吃它效果最好!
這種水果與人同壽被稱為可以喝的水果,還有食療功效!
水果也分公母,要買就買······不看你就虧大了!
「喝水果」不等於「吃水果」,很多媽媽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水果爛一塊其他部分還能吃嗎?
最刮油水的水果竟然是它!分分鐘耗掉你的肥肉!!
原來水果也分公母,要買就買這樣的,不看你就虧大了!
水果有寒熱之分,你適合吃什麼水果?
這種水果譽為「瓜中之王」,有公母之分,母的好吃,公的更有營養
竟然比蘋果還有營養,這種水果要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