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 飲食起居中話養生
宿遷網訊(記者 王艷珅 吳越)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雪」,意味著天氣會變得更加寒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令,萬物潛藏,氣候特點是寒冷乾燥,空氣濕度低,這個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易發的時節,此時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專家表示,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是進補調理的大好時機。
大雪重養生 以護陽潤燥為主
「大雪時節,萬物蟄藏,養生需深藏於內。積聚陽氣以抗嚴寒,溫補避寒,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很有必要的。」據宿遷市中醫院名醫堂主任醫師胡大昕介紹,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睡眠要「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冬為收藏之季,因此『補腎為先』為冬季的養生要領,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冬天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等最適宜。」
大雪過後,天氣會變得更加寒冷乾燥,人們都知道多喝水才會少生病,但冬季喝水也要講究方法。「首先不要一次喝過多的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即可。同時,運動後也不要飲用涼水,以免因外界天氣寒冷引起應激反應。」胡大昕說。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嚴寒的天氣導致排汗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所以,人們每天仍然需要飲用2000毫升以上的水。
此外,冬季日照時間的減短會影響維生素D的形成,天冷人體尿量增加,無機鹽隨尿液排出的量也會增多。此時人體往往容易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尤其是老年人。記者了解到,蘿蔔纓是含鈣量最高的蔬菜,非常適合缺鈣的人群,一份涼拌蘿蔔纓就能完全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維生素A和K以及55%的維生素C、27%的葉酸和10%的鈣和錳。
起居講規律 重點保護呼吸道?
「冬季日短夜長,此時起居應尤為注意早卧遲起,在杜絕熬夜的同時不要過早起床晨煉,應做到『必待日光』。」胡大昕解釋,冬季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陰精陽氣也都處於藏伏之中,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此時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而應在「藏」字上下功夫。比如常在陽光下做做舒展運動,或是打拳散步,避免出汗過多的跑步或騎行。
據胡大昕介紹,入冬至今天氣一直較為乾燥,加之暖氣較熱,呼吸道成了最易發病的「重災區」。他建議市民盡量增加室內濕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濕潤,同時還應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此外,頭頸部、肩背部、胸腹部、足部等四大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應重點加強防護,禦寒保暖。
「頭部靠近心臟,血流量大,向外散發熱量也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氣溫在15℃時,頭部散失熱量占人體散失總熱量的30%,且氣溫越低,比例越大。頭部受寒易出現頭痛、頭暈、耳痛、鼻塞、流涕等癥狀;而胸背部受寒易致胸陽閉阻、心脈不通而誘發心血管疾病;腹部受寒,寒邪直中腸胃易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雙足受寒易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胡大昕說。
專家建議,市民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並根據需要提前準備好帽子、圍巾、披肩、外套等禦寒衣物,及時添衣保暖,慎防冬病。
飲食多溫補 大雪養生多吃藕?
胡大昕告訴記者,大雪節氣到來後天氣變冷,此時是進補的好時節,這個時候要注意調整飲食,日常飲食少不了蔬菜,在寒冷的大雪節氣更要多吃蔬菜來補充營養。「冬天吃的食物應以溫補為主,由於冬季天氣乾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中醫上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據胡大昕介紹,「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物質有解熱去火、清熱潤燥、消除疲勞的作用。在大雪時節,可選擇的苦味食物有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建議市民可以吃些牛羊肉等溫補食物,還要多吃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們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以抵抗寒冷。
胡大昕說,冬季可食用一些當季時令的水果和蔬菜,如甘蔗、白菜、蘿蔔等。「冬季人們常不運動,氣血運行不暢,而蘿蔔恰有行氣的作用。脾胃不好的人可吃些土豆,土豆是黃色的食物,入脾胃,具有微補脾胃的作用。隨著天氣變冷,大家要多喝水,冬天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多喝水則有利於氧氣的供給,呼吸順暢,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此外,食補還要根據個人情況自行決定,有的市民表現出面色蒼白、易疲勞、怕冷等癥狀,那就屬於陽虛體質,應吃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山藥、南瓜等食物。有的市民表現出容易上火、口乾燥咳、毛髮乾枯等癥狀,那就屬於陰虛體質者,應吃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等食物。
宿遷市中醫院名醫堂專家推薦3道養生食譜:
海帶燉豆腐
材料:豆腐250克,海帶125克,精鹽、薑末、蔥花、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海帶泡發,洗凈,切成菱形片。然後,將豆腐切成大塊,放入鍋內煮沸,撈出過涼,切丁。接著,鍋內放油燒熱,加入蔥花、薑末煸香,放入豆腐丁、海帶片,加水適量,燒沸,加入精鹽,改用小火燉到海帶、豆腐入味時,出鍋即成。
番茄炒牛肉?
材料:牛裡脊、西紅柿、醬油、食鹽、蔥姜蒜適量、料酒、香油、番茄醬、雞蛋、藕粉(或生粉)、朝天椒。
做法:牛肉切片放入腌牛肉調料拌勻,番茄去皮切塊,蔥、姜、蒜、紅椒切末備用。熱鍋後放入1大匙油,然後放入牛肉炒至5分熟取出備用。隨後再放入1大匙油,爆香蔥、姜、蒜、紅椒,然後放入番茄醬翻炒,放入番茄(不要去翻動,會糊掉,晃一晃鍋子就好),加醬油,料酒和2大匙水,接著放入牛肉拌勻並調入少許鹽,起鍋放入蔥花,淋入香油就可以了。
枸杞炒肉絲
材料:枸杞、瘦豬肉,青筍、油、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澱粉、醬油適量。
做法:枸杞子洗凈待用。瘦肉、青筍洗凈切絲,拌入少量澱粉。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加入適量的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翻炒,烹入紹酒,加入砂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大雪至 飲食起居中話養生(2)
※大暑上的飲食養生
※養生要從飲食起居做起
※芒種中醫養生:起居宜早起 飲食需清淡
※秋季飲食養生
※健康養生 三伏天飲食養生原則
※三伏天如何養生 飲食起居排毒全攻略
※健康飲食:生活中不起眼五大長壽素食
※秋季養生之飲食養生篇
※小暑飲食養生——健脾祛濕
※夏至飲食養生的方法
※中醫飲食養生四大理念
※前列腺飲食 喝茶養生
※少食油膩 立夏飲食養生的3大要點
※圍觀,精神起居飲食 春分養生大全:平和為本
※中醫膳食養生?飲食療法
※老年人飲食養生吃甜食的危害
※老人養生起居飲食應注意些什麼
※盤點:中醫飲食養生四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