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讀書心得(一)——民主暴政思想的概念
在思想啟蒙時代變遷的歷史背景下,隨著民主共和思潮的形成和發展,西方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多數民主的隱憂首先為密爾提出,托克維爾繼承了密爾的政治哲學思想,其民主暴政思想揭示出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和產生「民主暴政」的可能性。
民主的概念以及民主機制最早源於古代希臘城邦國家的政治,在古希臘的奴隸制民主政治架構中,公民大會、陪審員會議等機構組成希臘民主的組織基礎,而有希臘公民參與的公民大會成為了希臘直接民主的承載基礎,公民參與的途徑和形式是通過陶片投票來進行民主程序,古希臘民主制度具有充足的民主要素,但是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同樣會造成亞里士多德所在他的《政治學》一書中所闡述的「多數專政」的不良的多數政治統治,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經過希臘公民投票令其自殺,這反映了多數直接民主的消極作用。密爾也曾論述多數民主的消極作用,他同樣指出了多數民主的不良發展會造成民主暴政的形成。
在《論美國的民主》這本書中,通過對法國和美國政治體制的觀察和分析,托克維爾認為民主制度的弊端,如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民主程序的暴政和多數人輿論上對少數的暴政。托克維爾認為如嫉妒心對選舉影響、頻繁的選舉對社會造成的不穩定和政府效率等問題。其影響最大的還是「多數的專制」(或稱多數的暴政)論斷。有學者論述認為托克維爾「多數的專制」是民主政治所具有的一種內在傾向,因民主表現為人們「身份的平等」———「顯示民主時代特點的占支配地位的獨特事實,是身份平等。在民主時代鼓勵人們前的主要激情,是對這種平等的熱愛」,在民主國家裡,人民對平等的這種熱愛「熾烈於和強大於對於自由的熱愛」。
托克維爾通過對現實民主制度的觀察和自身的理論分析,認為民主的價值和民主制度會存在消極的作用,因此他對民主的消極面——民主暴政概念的闡釋具有了邏輯性,而托克維爾民主暴政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論美國的民主》這本書中。
※論托克維爾的民主思想-兼評《論美國的民主》
※高毅:托克維爾眼中的法國大革命與美國民主
※薦讀 《人文·民主·思想》:小書中的大情懷
※中國古代民本思想與民主觀念
※托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
※王傑:論孫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美國民主黨新主席佩雷斯不屑特朗普:我將是你的噩夢!
※德國納粹黨攫取政權真的是「民主政治的結果」嗎?
※莫迪的非自由主義傾向威脅印度民主
※托克維爾時刻和民主的危機
※俄羅斯一旦在代爾祖爾地區對民主軍動手,美國敢管庫爾德人嗎?
※美國民主黨人力阻特朗普當總統 希拉里民調領先
※美國民主政治的里子:遊說利益鏈難斷
※「敘利亞民主軍」宣布在代爾祖爾與「伊斯蘭國」開戰
※美國赫芬頓郵報:美從民主招牌滑向寡頭政治
※前總統卡特批美國不像民主國家 更像寡頭政治
※別了,孟德斯鳩:阿克曼的二元民主
※貝淡寧:中國的賢能政治與民主政治並不矛盾
※沿著托克維爾的足跡,想像民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