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語對現代漢語的影響以及滿語遺存的體現
歡迎關注微信訂閱號:滿族文化網
(微信號:mz_whw)
主打滿族文化和東北文化,打造最接地氣的生活微信。
(微信號:mz_whw)
主打滿族文化和東北文化,打造最接地氣的生活微信。
提起滿語,許多人以為它已從現實生活中消失了,但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陵鎮會說滿語的人還較多。如今只剩一位會說滿語的「活化石」了,他就是鳳凰台村86歲的李濯明老先生。
去年,筆者曾採訪過這位老人,並為他做了錄像資料片。他說他出生那年曾領過大清的一個月俸米,少時在北京學習英語、日語,後一直在家鄉教書。他的滿語是在原北京市市長趙鵬飛(西陵籍人)的關照下開始系統學習的。
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從滿文反映的語言系統來看,母音有和諧的規律,既有粘著語的特點,又使用虛詞作為表達語法意義的手段。
近年來,國外一些研究機構加大了對滿語的研究力度,已有23個國家的學者在研究滿語,並設有博士生專修滿語課程。《滿德詞典》《滿俄詞典》《滿英詞典》《滿日詞典》和一些相關研究成果陸續在各國出版。日本文部省設立了大型課題「環太平洋瀕危語言搶救調查」,每年都有專家到我國進行實地考察,韓國首爾大學也為此設立了5年課題。
西陵滿語急劇衰退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滿漢雜居後,滿語漸失表述環境,與漢語逐步同化;另一原因是抗戰時期,日本人在西陵焚燒滿文書籍,推行日語,使滿語幾近絕跡。現在全國會說滿語的不足百人,能從事滿語書面語譯成漢文的不到50人,而精通書面語的不到20人。
清王朝建立後,滿語作為當時的「國語」,曾推行全國,它不僅記載、見證了清朝的歷史,同時留給了後人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目前,全世界有滿文檔案500多萬件(冊),我國現存滿文檔案史料約200多萬件(冊)。專家測算,15個人每年翻譯整理1噸史料,需要100人100年的時間。
清王朝作為曾經的統治階級,大量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宗教、民俗、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資料都是用滿文記載的。如果滿語消失,很多史實再也沒有解密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滿語是打開滿族文化乃至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把「金鑰匙」。
滿語對現代漢語的影響至今存在。現代漢語中的一些辭彙如:「懶散」(不振作,提不起精神)、「捅婁子」(闖禍)、「埋汰」(不幹凈)、「央計」(說好話)、「姑爺」(女婿)、「姑娘」(女兒)等等,都來源於滿語。
滿語遺存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口語。在漢語中特別是北方土話中至今還保存著許多滿語的成分,如:薩其瑪(滿語sacima漢譯:食品糖纏)、(笨笨)拉拉(滿語「拉拉lala」漢譯:末尾之意)、顛兒了(啦) (滿語deyembi漢譯:跑了、飛了)、邋遢(滿語lata漢譯:不幹凈、不利索)、壓步(滿語yabumbi漢譯:走、散步)、哈拉(滿語harseme漢譯:油有惡辣味嗆鼻狀)、溫得乎兒(滿語wenjehun漢譯:溫熱、發熱)、估摸(滿語gunimbi漢譯:想、慮、思忖)、藏貓貓(滿語moo漢譯:樹,原意是藏在樹叢中捉迷藏)、貓兒膩(表示有什麼私下交易、藏有不可告人之事)。
二是單一滿語辭彙。如:嬤嬤(滿語meme漢譯:奶娘、乳母)、勞什子(滿語loksimbi漢譯:令人討厭、厭煩)、忽剌巴的(滿語hurseme漢譯:忽然、憑空)、納罕(滿語nasambi漢譯:嘆惜)、哈什(滿語ha漢譯:哈氣聲)、散蕩(滿語sartambi漢譯:消遣、解憂、悠閑)、乍乍的(滿語jakan漢譯:剛剛的)。
三是滿漢合璧的辭彙。如:上檔子(滿語dangse漢譯:檔案、賬簿上,漢語,義為登記)。
四是滿式漢語。如:消停(從容、安靜)、描補描補(彌補)、不服手(不順手)、放鷹(八旗子弟的娛樂活動)、下處(住所)、挽手(滿族人相見時的禮俗)、額手(表示歡迎)、行走(入值辦事)、打千(請安)、打點(辦理)。
語言是人類無形的文明遺產,它比有形的遺產歷史更長久、更珍貴。一種語言的消亡是一種積累、傳承了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人類共同文化財富的流失,是一種無形的「文物」遺失。我們應該認識到它的特殊價值和作用,積極保護和搶救瀕危的滿族語言。(李文通)
【來源:保定日報】
請您關注我,
我會每天給您發送滿族文化和東北文化的好文章!
投稿或商務合作事宜可以發郵箱1586507571@qq.com,或垂詢電話13311162363。
歡迎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進入我們微店選購商品
歡迎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進入我們微店選購商品
點擊進入我們微店






※「大都無城」並非標新立異之說,而是對中國古代都邑遺存顯現出的階段性現象的總結概括
※三星堆現文化遺存 發掘者判斷漢代有大型建築
※收藏見證歷史4-17商代遺存,人形古玉,最直接體現商文化
※地坑院:人類穴居的現代遺存
※美麗的漢中:碑刻記錄的文化遺存
※凡是古幣 就有價值 他是歷史文明的見證 是祖先遺存的寶藏!
※天河山廣泛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故事,並擁有大量的文化遺存
※中國古代遺存中的天文1
※歷史上從未衰落的大姓——郭姓的來源和文化遺存
※史前良渚文化為何遺存大量奢華玉器
※中國貴族的最後遺存:一座無法被超越的頂級豪宅
※收藏見證歷史4-26婦好遺存商晚期青銅器體現商人的富足和榮耀
※日本人尚首功,莫非是秦人古文化遺存?
※收藏見證歷史4-9商晚期遺存遠超想像,揭示了商遺民的去處
※拒絕一拆了之、粗暴開發:老工業遺存變形記
※商洛新石器時代文化鮮明特徵的古遺存,商州東龍山古遺址
※宋遼交戰遺存:千年「迷魂陣」 仍具迷惑性
※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
※中國系統搶救原始薩滿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