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關注幽門螺桿菌首次根除

關注幽門螺桿菌首次根除

>關注幽門螺桿菌首次根除

沉一


5 月15日為全國「無幽日」,今年的主題為「根除幽門螺桿菌防治胃癌」。屆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多家醫院將舉辦患者教育,向市民普及幽門螺桿菌的相關知識以及首次根除的重要性,專家還將現場為市民解答胃部疾病治療與胃保健的問題。


根除幽門螺桿菌,做好胃癌一級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顯示,胃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為第三位,而全球胃癌患者中有40%是中國患者。


「誘發胃癌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I類致癌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陸紅教授指出,「研究數據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降低39%的胃癌風險,因此WHO將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列為早癌的一級預防策略。」此外,幽門螺桿菌還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萎縮等多種常見消化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除治療有助於緩解多種消化系統問題。


首次根除成功率是關鍵,四聯療法將普及


在根除治療過程中,首次成功根除幽門螺桿菌尤為重要。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於抗生素耐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將大大降低。所以,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目標就是選擇最有效的根除方案,儘可能確保首次根除獲得成功。

陸紅教授介紹:「目前國際上推薦在克拉黴素低耐葯(耐葯率>15-20%)地區,首先推薦鉍劑四聯療法。我們國家克拉黴素耐葯率普遍已超過20%,所以三應首選鉍劑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同時,我國第四次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也指出,伴有消化性潰瘍、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應儘早用14天鉍劑四聯規範治療進行根除治療。」


陸紅教授還對「幽門螺桿菌首次根除成功」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中斷所有用藥至少四周以後複查無幽門螺桿菌感染,才算是真正根除成功。「如果停葯不足四周,複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不能說是『再感染』,而是有可能首次治療就沒有根除。」


患者若未按醫生要求完成療程、不定時服藥、減少量等均可導致根除治療失敗,因此接受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停葯四周後應主動進行複查,確保根除療效。


提高防範意識,預防感染、及早治療


我國是幽門螺桿菌高感染地區。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潛伏期長、癥狀隱蔽性強,導致多數感染者不自知、並且缺乏重視的現狀。陸紅教授建議:「如果經常出現上腹疼痛、噁心、嘔吐、腹脹、打嗝、食慾減退等癥狀,應前往具有檢測資格的醫療機構進行碳13吹氣檢測,及早發現並根除治療。」

[專家名片]


陸紅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博士兼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長、衛生部消化內科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

您可能感興趣

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首次根除是關鍵
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一次性除掉這個禍害!
一項針對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效果的前瞻性橫斷面研究
幽門螺桿菌與血糖升高有關
胃酸過高或因幽門螺桿菌
胃病胃炎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 除幽防癌需謹慎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哪些親密關係?
幽門螺桿菌並非「胃癌使者」
胃炎根治不難,專殺幽門螺桿菌。
如何對付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細菌呢?
吃火鍋會致癌?專家說:「幽門螺桿菌才是關鍵因素」!
幽門螺桿菌怎麼根除 ? 專家共識告訴你 !
急慢性胃炎有哪些原因?幽門螺桿菌為何是禍首
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有密切關係
重視根除幽門螺桿菌在消化不良處理中的應用
幽門螺桿菌能導致胃癌?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4點一定要記住
高危人群要及早殺除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