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有一個話題一直沒有來得及寫,這就是西遊的美食。只是這個話題講起來太散亂,都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大致歸納一下,可以分素齋、麵食甜點、野菜、飲品四個方面。


素齋的食材


唐僧師徒是僧人,整部《西遊》註定和肉食無緣。其實素菜並不代表不好吃。素食自有美味,是肉食比不了的。

唐僧師徒如果吃素,按今天來講,最方便、解餓、好吃的東西莫過於土豆。土豆燉豆角、薯片、薯條、土豆泥……哪樣不好吃?然而,整部《西遊》卻從來沒有提到過吃土豆。究其原因,是土豆傳入中國的時間非常晚。學界一說順治年間,一說康熙年間,最早的說法,也不過是明萬曆年間。即便傳入了,也沒有廣泛種植,所以成書於明嘉靖、萬曆之間的《西遊記》當然不會有土豆了。


但唯獨有一處可疑,這就是鎮元大仙的菜園子。裡面種的菜是:


-布種四時蔬菜,菠芹莙薘姜苔。蔥蒜芫荽韭薤,筍薯瓜瓠茭白。窩蕖童蒿苦藚,葫蘆茄子須栽。蔓菁蘿蔔羊(按:當作芋)頭埋,紅莧青菘紫芥。


這裡還真提到了「薯」。但是未必是「馬鈴薯」,因為明代以前提到吃的「薯」,多數指薯蕷,也就是山藥。和今天所說的「番薯」、「地瓜」是兩種東西。

但是奇怪的是,前幾天看的電影《大唐玄奘》里,有一個鏡頭特別像土豆。這就是玄奘在玉門關過五烽,守將王祥給玄奘法師吃的東西。貧道看來看去,覺得很像土豆。如果真是,那是不應該的。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這是土豆?



另外鎮元大仙的這一堆蔬菜都是什麼呢?莙薘,就是「莙薘菜」,又稱菾菜、甜菜。苦藚,今天叫苦蕒菜。菘,就是白菜。看來五庄觀是不忌五辛的,因為蔥、蒜、韭都種。

《西遊記》里常吃的素菜,莫過於下面這樣的:


-令弟已是死了,不必這等扛喪,快些兒刷凈鍋灶,辦些香蕈、蘑菰、茶芽、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請我師徒們下來,與你令弟念卷《受生經》。


-那八戒那管好歹,放開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甚麼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山藥、黃精,一骨辣噇了個罄盡。


-葷有豬羊雞鵝魚鴨般般肉,素有蔬餚筍芽木耳並蘑菰。


-說不盡蘑菰木耳、嫩筍黃精,十香素菜,百味珍羞。

最常見的就是菌類、竹筍、木耳、豆腐、麵筋這幾樣。而且,吃筍特意要「閩筍」,在滅法國:


那婦人越發歡喜,跑下去教:「莫宰!莫宰!取些木耳、閩筍、豆腐、麵筋,園裡拔些青菜,做粉湯,發麵蒸卷子,再煮白米飯,燒香茶。」


閩筍到今天也是非常有名的,產於武夷山區。但是賣到外地的,一般都是筍乾。挖出鮮筍後,經木榨、炭烤、蒸煮、壓片、烘乾等工藝,前後歷時約45天。上等的閩筍呈金黃色半透明,肉厚而脆嫩,能炒能拌能煲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菜二·竹筍》:「南人淡干者為玉版筍、明筍、火筍,鹽曝者為鹽筍,並可為蔬食也。」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閩筍煨龍骨



明清時,福建做閩筍生意的甚至成立了商會,這就是筍幫公棧。凡收購筍乾、簽訂合同、商討價格、入股聚資均在此進行。可見其生意規模之大。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永安市筍幫公棧,始建於順治三年(1646)



《西遊記》作為民間讀物,想像皇家美食,也不過如此。大唐的御膳房做出來的素菜又是什麼呢?


爛煮蔓菁,糖澆香芋。蘑菰甜美,海菜清奇。幾次添來美辣筍,數番辦上蜜調葵。麵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菜菔,芥末拌瓜絲。幾盤素品還猶可,數種奇稀果奪魁。核桃柿餅,龍眼荔枝。宣州繭栗山東棗,江南銀杏兔頭梨。榛松蓮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齊。橄欖林檎,蘋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楊梅。


其實也不過是蔓菁、芋頭、蘑菇而已。蔓菁(或蕪菁、大頭菜)這種東西,曾經是古人的主要蔬菜,甚至進入到主食的領域,荒年也指著它度過。今天我們各種營養的食品太多了,所以蕪菁吃得少了,不過有時候當鹹菜吃。有些地方還吃蕪菁飯,和爛煮蔓菁是一種做法。在大唐御膳房的宴席上竟然是第一道菜,這說明《西遊記》還是一套民間思維。今天就連天下美食這種網站,也搜不出幾種來。好容易在佛教素食網站找了一盤「味噌蕪菁」,發上來看看。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味噌蕪菁



值得注意的唐太宗御膳房裡,還有一道「蕨粉」,這個其實就是蕨根粉,是從野生蕨菜的根里提煉出來的澱粉。是把蕨菜根洗滌、搗碎、過濾、晒乾而成的。今天飯店裡也都能吃到。今天當然當小菜吃了,過去可是救荒的東西。清朝貴州人龍紹訥甚至有一篇《蕨粉賦》,專門講饑民是怎麼靠蕨根粉度過災荒的。這些東西能上《西遊記》御宴的席面,足見其不脫底層社會的氣息了。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蕨根粉



麵食和甜食


吃飯除了蔬菜還要有主食和甜點,這裡《西遊記》也寫了不少,比如:


-瓊膏酥酪,錦縷肥紅。寶妝花彩艷,果品味香濃。斗糖龍纏列獅仙,餅錠拖爐擺鳳侶。(朱紫國)


-蒸酥蜜煎更奇哉,油札糖燒真美矣。(玉華州)


-那獃子還變做老君。三人坐下,盡情受用,先吃了大饅頭,後吃簇盤、襯飯、點心、拖爐、餅錠、油煠、蒸酥,那裡管甚麼冷熱,任情吃起。(車遲國)


這裡的拖爐就是「拖爐餅」,一種小酥餅,用兩隻爐子上下放置烤制。據說張家港一帶今天仍然盛行。餅錠就是圓形小餅。油札、油煠都是油炸的意思。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拖爐



「斗糖龍纏列獅仙」是什麼意思?斗糖龍纏,即斗糖斗纏。其實是一種帶造型的甜點。例如明海瑞《備忘集》卷五的在南直隸巡撫任上的《督撫條約》,就禁止過這種東西,如:


忠靖凌雲巾、宛紅撒金紙、斗糖斗纏、大定勝餅桌席……凡屬奢侈之物,法當嚴禁。


海瑞當然是明代的大清官,看不慣的事很多。像他這種《督撫條約》,當然,本意是很好的。比如「官吏不得出郭迎送」、「各屬官俱用本地服色見」,「本院到處不用鼓樂」,「所在縣驛俱不許鋪氈結綵」。然而有些地方也未免太過苛細,比如「各官參見手本」用價廉草紙,前後不許用紙殼,不許留空白。經濟發達地方招待,不許超過三錢銀;不發達地方不許超過二錢銀等等。制度細到這種程度,執行起來到底怎麼監督、怎麼實施,恐怕就是個麻煩事。難道還得天天盯著手本不用紙殼?最後一頁沒有空白?別的工作還做不做了?


明代中期,經濟發達,自然民間想方設法開發許多新產品出來。像「撒金紙」(也叫「灑金紙」),書畫里很常用的。那種帶硬紙殼的手本,也都是在「香蠟店」做好現成的賣的。今天書畫店也賣這種空白冊頁。這類東西當然一生產就是一大批,假如都像海瑞規定的那樣「府縣官即當責令制賣之家不複製賣」,豈不是巨大浪費?這簡直是就是砸人商鋪的飯碗,讓人家喝西北風!


《西遊記》里的這種「斗糖獅仙」,就是海瑞看不慣的一種。然而這也不是帝王家的專利。在滅法國,每人五錢銀子(約合150元)的宴席,標配就是「五果五菜的筵席。獅仙斗糖桌面」,外加房錢和「小娘兒」陪唱陪歇。說實話根本不貴,今天在味多美買一個大蛋糕也得100多!大概是做起來比較麻煩,《格致鏡原》卷二十三:


纏糖或以茶、芝麻、砂仁、胡桃、杏仁、薄荷各為體纏之。


明宋詡《竹嶼山房雜部·養生部》糖纏製法:


凡白砂糖一斤,入銅鐵銚中,加水少許,置煉火上鎔化,投以果物和勻,速宜離火,俟其糖性少凝,則毎顆碎析之,紙間火焙乾。


獅仙,也叫獸糖,用模具澆成的獅子、八仙形狀的糖果,現在稱糖人、糖獅子。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造白糖附造獸糖》:


凡造獸糖者,每巨釜一口,受糖五十斤……下用自風慢火溫之,看定火色,然後入模。凡獅象糖模,兩合如瓦為之,杓瀉糖入,隨手覆轉傾下。


把模子去掉,就露出造型了。宴席時擺在桌子上,既可觀賞,也可食用。除了走獸外還有「鴛鴦錠」,就是做成鴛鴦的形狀。其實明朝人和今天我們的心態很相似,既追求好吃也追求好看。都按海大人的要求,今天的味多美、好利來、龍鳳呈翔就都不用開了!


野菜


《西遊記》里最奇特的,就是唐僧師徒在隱霧山救了一個樵夫,樵夫為他們上了一桌野菜席:


嫩焯黃花菜,酸虀白鼓丁。浮薔馬齒莧,江薺雁腸英。燕子不來香且嫩,芽兒拳小脆還青。爛煮馬藍頭,白熝狗腳跡。貓耳朵,野落蓽,灰條熟爛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窩螺操帚薺。碎米薺,萵菜薺,幾品青香又滑膩。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誇;蒲根菜並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看麥娘,嬌且佳;破破納,不穿他;苦麻台下藩籬架。雀兒綿單,猢孫腳跡,油灼灼煎來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燈蛾兒飛上板蕎蕎。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幾般野菜一餐飯,樵子虔心為謝酬。


當然不可能一頓就上這麼多野菜,這只能說是作者在故意擺(或普及)野菜的知識。其實這裡提到的當時常見野菜,均見於明王磐《野菜譜》記載。這裡僅就《野菜譜》的記載舉幾個例子:


-白鼓丁,即蒲公英。


-馬齒莧,常見野菜。又稱長命菜、五方草等。


-雁腸英,即繁縷,又稱鵝腸菜、雁腸子。「二月生如豆芽菜,熟食之;生亦可食」。


-燕子不來香,「可熟食。燕來時,則腥臭不堪食,故名」。


-芽兒拳,「正二月采,熟食」,又「芽兒拳,生樹邊,白如雪,軟似綿」。


-馬藍頭,又稱馬攔頭、馬蘭頭、馬菜。「二三月叢生。熟食。又可作齏」。《隨園食單》:「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


-狗腳跡,一莖五葉,味淡澀。「生霜降時采之,熟食。葉如狗印,故名」。


-破破納,即婆婆納。「臘月便生,正二月采,熟食。三月老不堪食」。


-枸杞頭,即枸杞的嫩芽。「村人呼為甜菜頭。春夏采嫩頭,熟食。秋實,即枸杞子。冬采根,即地骨皮」。


這裡面像馬齒莧、婆婆納,今天仍然是常見的野菜,其他的也有某些地方還保留了這個名字。


然而為什麼要編《野菜譜》?這其實是為救災荒準備的工具書。這和《救荒本草》等書的編纂目的是一回事,有圖有文,備荒年救飢時可以參考。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涼拌馬齒莧



飲品


最後簡單說一下《西遊記》中的酒。


《西遊記》中經常涉及到兩個概念,葷酒和素酒。比如老鼠精給唐僧喝酒,唐僧默念道:


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強吃了,還得見佛成功;若是葷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墮輪迴之苦!


食物分葷素,酒為什麼也分葷素呢?難道葷酒是肉釀的?這裡的葷和素,並不涉及原材料,而涉及喝下去的效果。據周岩壁先生《西遊記和水滸傳中的素酒與葷酒》:


從效果上說,素酒就是不會使飲者沉醉亂性的酒。從品性上說,就是酒精度較低,沒有辛辣的過強刺激性味道。具有這樣品性的酒,往往是甜酒。比如米酒或葡萄酒。所以,從滋味上講,葡萄酒和糯米酒都屬素酒。


貧道認為這個說法是靠譜的。因為第82回有一句:「他(孫悟空)知師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鍾」,可見唐僧也是不忌酒的。葡萄酒度數低,喝了不至於醉。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貧道常聽法師說:前四條是根本戒,酒戒是「遮戒」。理論上說,只喝酒並不是什麼罪過,但酒可以使人亂性,所以也算在五戒之內了。


另外,歷史上的玄奘法師,路上經常喝「蒲桃漿」。例如在突厥葉護可汗那裡:


可汗共諸臣使人飲。別索蒲桃漿奉法師。於是恣相酬勸。


可見玄奘法師喝的是葡萄汁,也在酒場上「恣相酬勸」起來了。又如《大唐西域記》:


沙門婆羅門飲蒲桃甘蔗漿,非酒醴之謂也。


蒲桃就是葡萄。蒲桃漿就是葡萄汁,而葡萄汁正是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是很容易發酵的,尤其是可汗臨時找來的那種「蒲桃漿」,裡面帶點酒精,其實是免不了的事。(文/李天飛)



西遊記里為什麼沒吃土豆?喝的酒為什麼分葷酒素酒?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喝酒臉會紅?
蒼蠅為什麼喜歡喝啤酒?
為什麼單喝紅酒沒事,摻點啤酒就醉趴了呢?
喝多少葡萄酒屬於安全飲酒?「酒量」由什麼決定?
皇帝吃的飯為什麼叫「膳」?
為什麼吃飯七分飽就夠?
為什麼我敢在廣州喝醉酒?
啤梨跟啤酒有什麼關係?
空腹喝酒是大忌,酒前吃什麼好?
?俄羅斯人為什麼那麼愛喝酒?
你吃的是什麼肉?
喝酒為什麼會頭痛
為什麼!為什麼番茄炒蛋要勾芡!!你逗我?
涮肉該配什麼吃?
都喝過牛奶,為什麼沒人喝豬奶?
為什麼茶涼了滋味差?喝冷茶有害嗎?
喝什麼茶與粽子最配?
飲酒為什麼會醉,為什麼會傷肝?
失眠多夢喝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