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之一

逃離「智慧」的周庄


江蘇一考生


這是一張雙程景點票:「周庄」,「千燈」。周庄與千燈相隔不遠。


遠遠便看見大紅的「周庄歡迎你」張牙舞爪地雄踞著一爿天地,死死咬著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懷忐忑,步入周庄。這是一場肉與肉的摩搓、絕殺,裹挾著汗味、水汽與濃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遊船上。


商業化的市鎮氣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聲。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為「智慧」。在這裡,即使是一棵樹也可成為拍照牟利者的招財工具;即使是轉角處一塊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遺餘力,將它開發成西式咖啡館;宣傳手腕更是……


遊船駛過一座橋,我怔了怔——是陳逸飛畫中的雙橋!只是,我看得到:橋上的遊人壓得它不堪重負;我聽得到:那苟延殘喘中有低低的嗚咽……


歲月斑駁,侵蝕著石橋。雙橋橫亘著,像一塊開合的「傷疤」——那是,整個周庄的傷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隻青筋虯勁的手直逼眼前:「小費。」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個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還會來的。」我卻是,「周庄……我不再來了。」


這樣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千燈與周庄相隔不遠,千燈與周庄相差甚遠。

與「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燈就顯得有些駑鈍。商業的氣息尚未染指這座古鎮,明清最長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語。


古戲台上,一群崑曲票友啟口輕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來」字潺潺瀉出,聲歇處,「奼」以去聲的破竹之勢將曲調引入高潮。「似」,也是去聲,卻隱去了「奼」的振聾發聵,一路陡然直下,悲戚處,叫人落淚。像悲嘆崑曲,像哀嘆千燈。


誠然,千燈在周庄面前,顯得那樣矮。但,在千燈,你能感受到水紋處千燈肺葉的呼吸、開合。在千燈,時間就像一隻搖櫓的小船,咿咿呀呀,你還未曾留意,它已穿過水域,到那邊去了……

直到延福寺鐘聲響起,我才覺知天色已瞑。


碎碎的歷史塵埃含著溫潤的水汽撲面而來。「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為之爭」,古鎮的智慧,千燈的智慧,於此,悄然散發。


我,願逃離,逃離「智慧」的周庄。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之二


左手糞叉,右手筆桿


江蘇一考生


爺爺的手,拿得起糞叉,舞得了筆桿。


爺爺是一個農人,他常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卻從沒有過「草盛豆苗稀」。因為他精通耕種之道,不滑不懶;最重要的是,他施用農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爺爺便背一竹簍,操一糞叉,遊走於村頭巷尾,撿拾牲畜穢物。及至天一放亮,村郊不上不下地被飄來的炊煙裹住,爺爺就回家。奶奶擺好了早飯,小米粥、饅頭、青椒、拍黃瓜!呼嚕呼嚕喝完湯,順便踢走死纏腳下的巴兒狗……偶爾奶奶也誇一誇爺爺撿來的大糞:「這肥好,臭!」老頭老太太對視一眼,笑了。


爺爺曾是個大學生,當官的,有過出息。太爺爺共有六子,本來都該安安分分做個小農民,但爺爺不。他天分異常好,私學,中學,及至大學,都是一路直上。後來當了小官,雖不大,但在鎮上也算是有頭有臉了,在村裡更是紅極一時。眼看陞官在望,爺爺卻收拾行囊,攜家帶口,回了村裡。村裡人都表示理解:「對嘍,農民好嘛,看看莊稼看看草,啥都不愁。」


村裡人稱讚爺爺的農活,還敬佩爺爺的書法。逢年過節,紅白大事兒,都找爺爺來寫字兒。不必狼毫,不必端硯,更不必宣紙——鄉下人也不懂欣賞這個,但他們都知道爺爺見多識廣,高文憑,有技藝。對於求字之人,爺爺總是來者不拒,放下糞叉,洗手執筆,揮灑而下。當淳樸的鄰人拿到字後,喜悅之情全溢於臉上,總想誇一誇這字兒——就像汪曾祺筆下的鄉親們一樣:「這字兒好,真黑!」


我是爺爺的長孫,卻去之遠矣!常問爺爺:「您咋就願意做個農民呢?」他總會拿他喜歡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這人寫文章寫得好。俗而不厭,多而不濫。為啥?他雖是文人,卻也近於農人。勤懇、淳樸、達觀。」我點頭:「是啦,他也掏過糞,而您是叉糞。又都是執筆之人,又都上過大學。您和汪先生差不多嘛!」爺爺很得意我的說法,卻仍擺手不贊同:「有一點不一樣,他種地不如我。」奶奶看我們爺孫倆笑鬧,總是很無奈,嘆道:「這老頭子。」


我不知道我何時會有這種高度,更不知道爺爺眼裡的世界是怎樣,但我深知,爺爺表現的那些,才是人們應該追求的糞叉和筆桿共存的境界。


平淡而知足,是爺爺的智慧。


2015年江蘇高考令人心動的記敘文之三


農之月令


江蘇一考生


汪曾祺先生寫過《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綴上「月令」一詞,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風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種,蠶老麥黃一伏時。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穫,得有講究,亂不得。


驚蟄了。


「驚蟄」怎麼看都是欣欣向榮的一個詞。庄稼人要抽出時間「鬆土」,憋了一個冬天的黑土地,已經等不及了,急著出來透透氣。春耕開始了(也有春分的說法)。


從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蠶種,講究的就是一個「次序」。這是歷朝歷代傳下來的規矩,幾千年耕作經驗的積澱與升華。村中,要每家每戶地仔細叮囑。


「芒種」這個詞真好聽。


大約在六月份,草莓地里會莫名其妙地生出許多不知名的小蟲子。這種發現,談不上智慧,只是一種經驗之談。不要著急,也不必時不時去看。待到烏豬子過江了,躲的、藏的,蟲們都會溜出來。用紙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遠遠的一處荒田裡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講求佛性,相信生死來去自然,打擾不得。奶奶年紀大了,卻不忌憚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耕作了一輩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沒有這般境界。從桑葉腋間墜出的桑樹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黃澄澄、紅撲撲、紫瑩瑩,變得晶瑩透亮,烏紫烏紫的,像黑玉。桑葉伸伸展展,桑葚清清涼涼在底下蔭著涼著偷樂。小孩真饞!一個孩子像貓一樣攀上樹,吊彎樹枝,底下的小孩便忙著摘桑葚。吃到嘴唇發紫,被媽媽拖著去河邊洗。小孩也不忘顯擺自己的聰明。


夏至來了。


田裡要浸水。不大會兒,蚯蚓搖頭晃腦地爬上田埂。又不大會兒,你再回來看看,田埂就滿了。這些蚯蚓也聰明得緊呢,這是一種本能。水汽泱泱。


庄稼人將腳探入水中,涼絲絲的。田裡有些許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也不要緊,庄稼人腳底的老繭厚著呢。還有水蛙,我們這裡稱「螞蝗」,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紅的楓林漫天舒捲。


這是怎樣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後四天不能澆糞。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的愚鈍,我卻不這麼想。二十四節氣,吃桑葚的孩子,還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連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蟲一鳥,又何嘗沒有智慧?


真願意做個庄稼人。


(推薦:姜曉萍)

您可能感興趣

2017江蘇高考啟示
2017年浙江高考文科550分能上什麼大學?
2017年北京高考範文出爐
2017年華美高考喜訊
2017年江西成人高考報考簡章
2017年河南高考人數名列前茅
也說2017年高考作文題
2017年高考山東文科卷解析
2017年高考來了!47082考生共同邁向高考考場
超57萬考生參加2017年日本「高考」
2017年江蘇高考數學之我感
2017浙江11月高考預警二 嫦娥飛天
2017年甘肅高考文、理科狀元出爐
廣東2017年高考分數線公布:一本文科520理科485
知道你高考那年的錄取率嗎?(1977~2015年)
知道你高考那年的錄取率嗎:1977~2015年
發榜啦!浙江高考狀元723王俊凱438,她才200多?
2017年高考9套作文題目曝光,網友:心疼浙江考生!
廣東 12 歲1 年讀完 6 年小學課程高考 6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