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畫像空心磚

西漢畫像空心磚

洛陽西漢畫像空心磚系列(六)


畫像空心磚上的人物有多種,他們的衣冠服飾各有不同,顯示了其身份和職責存在的差別。在諸多人物當中,武士因為數量眾多、容易辨識而最引人關注。武士最大的特徵是他們裝備有武器。


武士有騎兵和步兵兩種。最常見的是步兵,其形象是頭戴小冠,身穿寬袖長袍,腰間束帶,腳穿前頭上翹的鞋子。手中持有戟、戈、弓箭等武器,大多數的武士腰間佩劍。這種裝束的武士有很多,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之間存在有細小差別,這些細小的差別,說明它們是用不同的印模製印製的。

西漢畫像空心磚



圖1


圖1是一塊位於墓門部位的畫像磚(很可能就是門扉),上面有4個執戈佩劍的武士,它們是用同一個印模印出來的。

西漢畫像空心磚



圖2


圖2是兩名執戟佩劍的武士,他們的衣著和圖1上的武士基本一樣,但頭上的冠和佩帶的劍略有差別的。

西漢畫像空心磚


圖3持盾武士

西漢畫像空心磚



圖4持弓武士

戟、戈、干(盾牌)(圖3)、劍、弓(圖4),在西漢武帝時期,是軍隊的主要武器裝備。這些全副武裝的武士是守衛墓主人的,他們的作用是鎮墓、辟邪。


武士畫像的高度一般是28厘米。均勻流暢的線條清晰地刻畫出武士的身形、面容和衣冠、武器的細節。如武士的長袍,在領口、袖口和腰帶部位,有的裝飾有花紋,有的則無;武士頭上的冠,樣式有好幾種;武士的佩劍,也有長短、優劣之分。這些現象應該是武士職務和等級存在差別的真實反映。

西漢畫像空心磚


圖1中的執戈武士局部


武士裝束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是樣式多變的頭冠。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或語焉不詳,我們對於西漢時期武士頭冠的樣式和戴法不甚清楚,考古發現解決了這一難題。武士畫像清楚地展現了西漢時期武士冠的樣式和戴法。畫像中的各種冠,均是由冠、頍(kuǐ)、纓三部分構成,冠是罩住髮髻的部分,頍、纓是將冠固定在頭上的結帶,其中頍位於冠的前後兩頭,它們從兩頭斜著向下在冠的兩側下部相交,像網一樣將冠固著在頭頂,頍的下部與纓相連,兩條冠纓經過兩耳在下巴底下相交打結繫緊,這樣,頭冠就被牢牢的固定在髮髻上。冠纓打結後垂下的部分,叫緌(ruí),長長的垂緌在每個戴冠的武士頜下清晰可見。


史書上說,冠是一種既不能擋風遮雨又不能禦寒保暖的物件,看看畫像上的冠,的確是這樣。在先秦時期,冠是一種禮儀意義大於實用意義的裝飾品,只有士以上的階層成年後才能戴,它是身份地位的標誌。先秦的禮儀中明文規定,士族階層在公共場所或執行公務時必須戴冠,否則就是失禮。歷史上有許多反映冠與禮的故事,其中有兩則流傳最廣。一則是孔子的學生子路的故事。子路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發動政變,子路在阻止政變的戰鬥中,冠纓被對手斬斷,他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於是他停止打鬥,在結纓整冠的時候,被對手乘機殺死。另一則故事與漢武帝有關。漢武帝在禮儀方面比較任性,不拘小節,他接見大臣有時就不戴冠,但他唯獨不敢在汲黯面前不戴冠,因為汲黯愛較真,敢於對一切有違禮制的事物犯顏直諫。有一次,漢武帝在帳中處理政務,為圖舒適沒有戴冠,碰巧汲黯前來奏事,害怕汲黯的嘮叨,漢武帝趕緊躲到了帷帳後邊。


(本文刊發於2016年5月4日《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作者徐嬋菲系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沈辰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編輯 / 李秀娜)

西漢畫像空心磚 點擊播放 GIF/30K


您可能感興趣

濟源五龍口西窯頭西漢空心磚墓群考古發掘結束
石上史詩:西漢時期的臨沂漢畫像石
玉帝讓孫悟空管蟠桃園竟跟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有關
西漢「皇后之璽」玉璽
西漢青銅燈盞「設計」中蘊含的古代匠心
從西漢彩繪青銅扁壺略論彩繪青銅器
西漢古玉器,穿越歷史時空的精美絕倫
從西漢青銅蒜頭瓶看中國酒文化的精髓
為何西漢東漢出身好的皇后大都無子呢?
穿越而來的西漢大酒壺之西漢鎏金青銅鍾
海莉·鮑德溫條紋西服套裝攻氣十足 切爾西漢德勒條紋裙老氣橫秋
世界最古老茶葉亮相陝西漢陽陵博物館
西漢未央宮骨簽刻文
揭秘西漢海昏侯大墓
西漢:彩繪工藝越來越精湛
驚動皇帝的西漢「艷事門」
一枚西漢彩繪銅鏡,擁有極少見的鳥蟲篆書體銘文
三輔客帶你走陝西——瞻仰西漢張騫墓
館藏西漢王室墓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