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道 日媒稱,中國企業進駐印度的熱情不斷高漲。對於開始直面本國經濟減速的中國企業來說,印度作為潛力市場的存在感出現增強。印度方面對中國企業的評價也有所提高,中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正快速增長。


據日經中文網5月20日報道,在位於印度最大商業城市孟買中心曼德拉地區的金融街。中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工商銀行動向備受關注。作為在印度的第一個分支機構,該行於2011年在孟買設置了分行,2015年又在分行內成立了併購專項組。原因是中國企業對印度企業的併購諮詢業務突然變得活躍起來。


「為對印度企業收購和出資,中國企業正在背後加速展開行動。這是最近1~2年的事」,開展併購諮詢業務的GCA Savvian印度法人的依田和之董事表示。實際上,1月中國攜程旅行網宣布將斥資1億8千萬美元獲得印度同行MakeMyTrip約27%的股份。中國企業對在印度開展併購的熱情之高也由此得以顯露。

不僅僅是併購。今年1月備受關注的是中國商業房地產商大連萬達集團宣布將一手承建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的工業區。預計事業費高達100億美元,該工業區將成為印度國內最大規模的工業區。中國建築機械廠商三一重工2月宣布為了擴大建築機械的生產,計劃今後10年面向印度投資10億美元。


2015年,中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不包括再投資)猛增至8億7000萬美元左右,是2014年的6倍以上。從2000年4月到2014年年底的累計投資額為4億5000萬美元。而2015年一年的投資額是過去15年累計投資額的2倍。


印度在2015年獲得的直接投資總額為393億美元。雖然中國對印度的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但是所佔比重僅為2%多一點。不過,印度KR喬克塞證券會長迪萬?喬克塞表示「雖然中國對印度的積極投資才剛剛開始,不過投資對象已經涵蓋眾多領域。估計資本流入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在中國的各大企業相繼公布大規模投資計劃的背景下,中國對印度的投資比例很可能出現提高。


GCA Savvian的依田董事表示「印度企業在討論併購之際,已開始認識到中國企業是有希望的買家」。印度企業開始對中國企業強大的資金實力投以熱切的目光。

在市場上,對中國產品品質的看法出現改變也促使中國企業的品牌形象提高。典型例子就是智能手機。2014年前後小米和OPPO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相繼進入印度,提高了市場份額。


以前,印度消費者對中國智能手機的印象並不好。韓國三星電子等知名品牌的山寨產品大量從中國流入印度,這些手機被印度消費者稱為「中國手機」,成為劣質產品的代名詞。但是由於小米等推出了高品質的產品,印度人對中國產智能手機的壞印象正在改觀。位於孟買市內的一家移動終端銷售店表示「如果是同等價位的產品,消費者普遍認為,中國廠商的產品品質比印度廠商更好」。


從中印兩國的貿易收支來看,印度方面大幅逆差。在印度產業界警惕中國企業的聲音依然強烈。


即便如此,中國企業的進駐印度的趨勢並未改變。2015年5月中旬,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長德文德拉·法德納維斯緊急取消出席在日本召開的投資研討會,而在幾乎同一時間訪問中國,並與當地企業相關人士舉行了會談。法德納維斯表示「中國做決定比日本快」。雖然日本對印度的直接投資當前大幅超過中國,不過計劃投資印度的日本企業相關人士今後似乎有必要認識到將面臨與中國企業的競爭。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資料圖片:印度邁索爾一位集市攤主向記者展示他心愛的小米手機。


【延伸閱讀】專家稱「金磚四國」只剩中印是「真金」:印度更勝一籌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道 首創「金磚四國」(BRICs)一詞、被譽為「金磚之父」的前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受訪時坦言,關於金磚四國,他只說對了兩個:中印表現相當亮眼、甚至比他原本預期還好,巴西與俄羅斯則不然。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5月20日報道,歐尼爾2001年發表「building better global economic BRICs」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內,大陸、印度、巴西與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


歐尼爾指出,金磚四國中最重要的大陸雖然存在各種問題、經濟也走軟,過去十年經濟增長仍超乎當初預期。同樣擁有逾10億人口的印度經濟增長甚至更勝大陸一籌。

報道稱,俄羅斯與巴西則深陷經濟衰退,兩國經濟去年均下滑逾3%,今年預料將持續萎縮。歐尼爾表示,巴西與俄羅斯經濟呈現典型的「大宗商品詛咒」跡象,必須克服這道難關。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資料圖片


(2016-05-20 10:41:00)

【延伸閱讀】美媒:蘋果寄望將印度打造成「下一個中國市場」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去年10月,新德里,一名消費者在一場蘋果新產品發布活動上購買一部 iPhone 6s。(《華爾街日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道 美媒稱,為推動業務恢復增長,蘋果公司正尋求將印度打造成其「下一個中國市場」。不過,要想複製在華業務的成功模式並非易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18日報道,蘋果首席執行長庫克近日將訪問印度,以推進該公司有關在印度開設蘋果商店和出售二手手機的提議。但庫克的抱負更為宏大:在即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印度獲得更大份額。


報道稱,庫克看到了印度與中國的相似之處:同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可使蘋果設備成為負擔得起的奢侈品。


庫克上月向分析人士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認為印度就像7-10年前的中國。然而現實要嚴峻得多。印度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大低於中國。目前印度人均經濟產出較中國10年前的水平低31%。


此外,印度消費者通常不在運營商處購買手機,因此印度的運營商無法像中國移動那樣加速擴大iPhone銷量。科技研究公司Counterpoint駐德里的分析師帕塔克表示,與中國相比,印度對iPhone的接受要慢一些,因為印度中產階級的可支配收入仍少於中國。


據熟悉情況的兩位印度政府官員稱,庫克在訪問印度期間將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


其中一位官員稱,庫克可能會推進現有的一項計劃,在印度翻新和銷售二手iPhone。此舉有望幫助蘋果在印度市場獲得立足點,去年印度國內所售智能手機中有70%的價格都不到150美元。該官員表示,這一計劃可能會獲得有條件批准。


蘋果1月份曾表示,該公司已向印度政府申請在該國開設專賣店並在網上銷售產品,從而對印度人擁有的分銷商和零售商形成補充。一名印度政府官員表示,預計這一申請很快將獲得批准。


報道稱,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抓住印度經濟增長的契機尤其重要。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下滑26%。在經歷多年快速增長後,中國市場已成為蘋果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在截至2015年9月的財年中,蘋果在印度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而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額六年前就已達到該規模。即便蘋果到目前為止還未對印度進行大規模投資,第一季度該公司在印度的收入依舊同比大增56%。


不過,蘋果手機在印度智能手機銷量中的佔比正在下滑,原因是來自競爭對手的更低價手機充斥印度市場。


蘋果每年只會有一、兩次發布會推出新品,但諸如印度Micromax Informatics Ltd.等當地競爭對手則會每隔幾周就推出低價新款智能手機,這些手機價格各異,但通常都在150美元以下,從而使這些本土企業提高了市場佔有率。中國的小米公司和聯想集團也生產低價手機,而這些手機通常會配備較高端設備才有的功能。


蘋果公司在印度面臨的另一大障礙就是分銷問題。在中國,蘋果公司於2013年與中國移動簽署了協議,消費者可以在數千家中國移動營業廳購買iPhone手機。然而在印度,消費者通常單獨購買手機,並使用預付費運營商服務。蘋果公司想要將iPhone手機推廣到小城市並非易事,因為這些地方的很多消費者都是從家庭經營的商店購買智能手機。


分析人士表示,為吸引到這些消費者,蘋果公司日漸依靠在印度多個地區有關係的分銷商。Mawston表示,蘋果公司想要撬動印度的分銷網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估計,對於印度大約100萬家商店、零售貨攤和網站,蘋果公司的滲透率僅僅在1%左右。


(2016-05-18 15:34:00)


【延伸閱讀】印度首架自製太空梭將升空 或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中企掀印度投資熱 日媒稱印民眾更認同中國產品質量


印度自製太空梭已進入最後程序。(圖/印度時報。)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道 台媒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已經準備好自製的太空梭發射計劃,預計將趕在6月雨季來臨以前,將第一艘全自製的RLV-TD太空梭送上人造衛星軌道,如果成功將可讓未來太空發射成本降低10倍。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網站5月16日援引印媒報道,該太空梭正在斯里赫里戈達島發射基地進行最後調整,等待發射計劃最後倒數計時。目前這個項計劃還在實驗階段,因此這次發射的是「縮小版」,重量、尺寸都接近一輛休旅車,以便技術測試,未來將在設計放大6倍的實體,不過等待技術成熟估計還需要10至15年。


RLV-TD發射後下一步計劃是測試是否能夠回收,該太空梭並沒有設計浮力系統,因此直接降落在海面預計會導致解體。ISRO表示,這項實驗的目的並非只是降落而已,必須要測試是否能靠衛星定位和導引,讓太空梭成功以5倍音速回到地球,並且在離岸約500公里的虛擬跑道上成功回收。


ISRO表示,這項計劃若是成功,將大幅降低太空計劃的發射成本,屆時每公斤的發射成本可降至約2000美元,僅目前的十分之一。


(2016-05-17 16:49:51)


【延伸閱讀】國產手機在印度:讓普通人有能力購買


國際先驅導報5月16日報道過去一年,是中國手機在印度的存在感驟增的一年。


由於擁有龐大的人口基礎、相對較低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及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調查機構多預計印度智能手機銷量將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印度市場正在成為智能手機廠商廝殺的主戰場。


根據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的研究,2013年一季度,中國在印度的手機品牌只有12個,到2015年一季度,這一數字變成了57;另根據IDC研究公司發布的數據,2014年四季度,中國手機佔印度市場份額為15%,而2015年四季度,這一數據增長為22%。


可以說,一年之間,印度火車站、機場,以及報紙的首頁都開始出現中國手機的廣告;街邊的數碼產品店除了老牌「洋手機」標誌外,新增了中國國產手機品牌;中國手機新品發布會前粉絲大排長龍,其中不乏狂熱的「鐵粉」;中國手機成為印度科技媒體關注的熱門話題,報道甚至覆蓋了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動作和歷史典故。


中國手機的魅力攻勢主要源於其建立了價廉物美的形象。


印度《OUTLOOK》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頗能解釋中國手機的意義與影響。「來自中國,懷揣愛意」,文章以此為標題,指出中國的手機為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提供了一系列迷人的產品,「它們光滑、時髦,它們有工藝,它們價格低廉,它們是中國製造」。文章還指出,中國手機的競爭壓低了印度市場手機的定價,使普通人更有能力購買手機。


在印度智能手機的市場,年輕人口無疑是一大動力。印度很多年輕人對科技有異乎尋常的熱情,對於囊中羞澀的他們來說,一部價格實惠、性能優越的智能手機將是接觸網路世界、擁抱新生活方式的入口。在中國手機到來之前,他們的選擇空間並不多,國際大牌過於昂貴,國產品牌略嫌低端,中國手機則代表了一種新的可能性,能基本滿足他們各方面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追趕時尚的年輕人熱愛線上購買,但是印度電商的手機銷售量仍然有限,僅占銷售總量的1/3強,遍布街頭的實體店仍是更主要的渠道。


與部分中國國產手機品牌依循國內的競爭方式、更多地依賴粉絲和電商相比,另一部分國產手機通過活動冠名、平面廣告、實體店銷售等模式在印度大規模地鋪開,保證了最大的可見度。這些實體店不只面向年輕的科技迷,也面向其他人群,後者對技術參數的敏感度相對較低,卻對自拍、聽音樂等功能較為看重,一些中國國產手機品牌便「投其所好」,迅速在印度市場站穩了腳跟。


中國手機的成功還源於其深耕印度的誠意和決心。為響應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印度製造」和「數字印度」計劃,一些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實現了在印度生產,還有一些國產手機品牌表態要實現手機的「印度製造」。(本報記者發自孟買)


(2016-05-16 19:43:17)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人表示印度女性世界最美 日本遊客卻不認同
全球擔憂假新聞,但只有中英兩國多數網民認同政府監管
「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媒:蔡英文失民心令「中國認同」創新高
外媒看台灣人身份危機:國家認同模糊 但將大陸視為機會
推進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認同
不認同的都是抹黑,影版《三生》製片怒斥影評人唱衰中國電影
國民捐既檢驗民眾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強度,又檢驗國家信用程度
考古發現與民族認同——以民國時期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中心
團中央新媒體:他們認同了「團團」,就會更加認同黨
「中國人」認同弱化 不可能和統 台媒:幫助台灣別圍堵
美媒文章:中國對朝促談政策獲卡特認同
為什麼日本人最不認同中國成為超級大國?
全球化語境下少數族裔的文化身份認同——以回族為中心
泰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你認同嗎?
港媒:柯認同一個中國 學者:胸懷兩岸 值得激賞
老外認為的「中國事實」,中國人會認同幾個呢
經濟全球化時代應加強文化認同教育
成均館中國研究所所長:中日韓應建成命運共同體 強調混合身份認同
國產大片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