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菜要先焯水?什麼時候放鹽好?
做飯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老廚師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一入廚房深似海」。好廚師不僅考驗手上功夫和對火候的掌握,還得深得美學和營養學的精髓。
所以啊,沒有知識,真的成不了一個好廚子。今天,小養就與大家分享下新手下廚必備的「廚房七大基礎知識」。
油
01
炒菜要熱鍋涼油
有些人炒菜的習慣是鍋里微微熱了就加油,然後把油燒到冒煙再下菜,覺得這樣炒出的菜更香、更好吃。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現在大家都知道反式脂肪酸對身體不好。但有一個常識是「順式脂肪酸在經過高溫加熱或者其他加工處理後,都會變成反式脂肪酸,因為反式脂肪酸比順式脂肪酸更加具有熱穩定性」。
所以,我們現在倡導少吃高溫油煎、油炸的食物,比如南瓜餅、炸雞塊、油條等,也建議大家使用過一次的油堅決倒掉,千萬不要循環使用。
日常烹飪時油溫別過高,可以先把鍋燒得很燙,甚至有一點冒煙也沒關係,然後加油,接著馬上把蔬菜放進去炒,這不僅絲毫不會影響蔬菜的口感,而且更加健康。
菜
02
炒蔬菜時要大火
不僅要熱鍋涼油,更要記得蔬菜中的維生素很容易在高溫中流失掉。比如,研究已經證實,蔬菜高溫中快炒2分鐘,維生素C損失30%~40%,每延長10分鐘,損失率則增加50%~80%。
所以炒蔬菜一定要注意掌握好烹飪時間,大火快炒最為合適。尤其是蘆筍、捲心菜、芹菜、甜菜和大白菜等有葉蔬菜,久炒久熬,損失的營養較多。
03
蔬菜焯水要加油
焯水不僅可以使蔬菜的顏色更鮮艷,質地更脆嫩,還能幫助減輕澀、苦、辣味,比如苦瓜、蘿蔔等焯水後可減輕苦味。扁豆中含有的血球凝集素,通過焯水可以除去。但蔬菜焯水是否會讓營養流失呢?會!
因此,蔬菜焯水要注意:沸水裡加點鹽,再把蔬菜投入,之後加點油。在鹽的滲透作用下,蔬菜中所含的色素會充分顯現出來,而油則會包裹在蔬菜周圍,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水和蔬菜的接觸,減少了水溶性營養物質的溢出,還能減少空氣、光線、溫度對蔬菜的氧化作用,使其在較長時間內不變色。當然焯好水也可以馬上放入冷水裡,這樣也可以防止蔬菜變黃。
肉
04
不同的肉類切法不同
記住一句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
豬肉肉質較嫩,肉中筋少,順著切就可以了。牛肉質老筋多,必須橫著纖維紋路切,才能把筋切斷。雞肉和兔肉最細嫩,肉中幾乎沒有筋絡,斜順著纖維紋路切,加熱後,才能保持菜肴的形態整齊美觀,否則加熱後,菜肴會變成粒屑狀。
05
腌肉的生粉要後放
為了讓肉嫩一些,腌制肉多用水澱粉。腌肉時一般會放這樣一些調料:料酒、姜用於去腥;鹽用來入味;糖和醬油用來上色。料酒和鹽是不能少的,其他的視情況而定。
生粉一般要後放,因為如果先放生粉再放別的調料肉就不進味了。一般炒的,烤的肉菜都需要腌制,燉菜就直接焯水不用腌制。
鹽
06
做菜記住後放鹽
除了有些菜必須先放鹽的除外,比如做烤,炸類食物。
我們都在說,為了健康要少吃鹽。如果炒菜初期放入鹽,當菜炒熟時會損失鹽的鹹味。所以,如果在鹹味相同的情況下,後放鹽的菜整體的鹽量要少於先放的。而且,炒葉類蔬菜時,如果先放鹽,會讓蔬菜的鮮味和維生素損失,菜的色澤也不好。
後放鹽並不是說要在關火的時候才放,要看菜的品種,葉類的在關火前放好就可以,根莖和肉類的可以在8、9分熟的時候放。
米
07
開水煮飯好處多
而且,將水燒開可使其中的氯氣揮發,避免破壞維生素B1。維生素B1是大米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而我們平時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加氯消毒的,若直接用這種水來煮飯,水中的氯會大量破壞米中的維生素B1。用燒開的水煮飯,氯已多隨水蒸氣揮發了,就大大減少了維生素B1及其他B族維生素的損失。

※炒菜要什麼時候放鹽?一半人都放錯了,怪不得做的菜難吃
※炒菜要什麼時候放鹽?一半人都放錯了,怪不得做的菜難吃不健康
※烹飪蔬菜要注意哪些?怎樣才能不流失營養素呢?
※為什麼蔬菜要洗了再切?
※飯菜要放涼了之後才能放冰箱,真是這樣嗎?又被騙了吧
※菠菜和豆腐一起吃,為啥菠菜要先焯水
※蔬菜要吃當季的才健康,你知道秋季該種哪些蔬菜嗎?
※為什麼燒蔬菜要熱鍋快炒?
※哪些蔬菜水果具有保健功效 這些蔬菜要常吃
※剩菜要倒掉?這三種隔夜菜可以放心吃!
※老中醫特別提醒,這些菜要少吃!家裡有的趕緊扔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熱菜要不要等放涼了再放進冰箱?原來這麼多年都做錯了
※今天的菜你吃對了嗎?吃蔬菜要講究方法,吃錯了會傷身啊!!!
※賣完菜要回去,卻跑來一隻瘦髒的金毛撿剩菜吃好可憐
※您是帶飯一族嗎?記住這5類隔夜的菜要小心吃!
※平時素菜要是這麼炒,你肯定吃不膩!
※孕婦時期吃什麼好? 下列蔬菜要多吃
※吃不完的菜要倒掉?三種隔夜菜想吃就吃
※只能當配角的下飯菜,但這些大菜要是少了它們還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