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運動?這個借口再也不適用
小編語:
如果你的生活習慣與大多數英美國家的人差不多,那麼你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的確,沒有人不會嚮往健康的體魄,但是生活往往不盡如人意。「健身太枯燥了,難道坐在辦公室里抖腿不算運動嗎?」
點擊播放 GIF/35K
我們很容易忽視科學,希望通過別的方式替代運動,不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1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效果能夠比擬45分鐘的緩和運動。
「這的確是十分節約時間的策略」,來自McMaster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Martin Gibala說道。「高強度運動的瞬時爆發力是十分可觀的」。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這一問題:1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並不意味著「開始,60十秒倒計時,結束」。整個流程大概會花費10分鐘時間,其中包括熱身與放鬆階段,不過十分鐘對於所有人來說也都不算什麼。
Gibala等人招募了27名沒有健身習慣的男性,並且要求他們進行3周的高強度或12周的緩和性運動,對照組不進行任何運動。
「高強度」組的成員接受的是「衝刺間歇性訓練」,包括2分鐘的騎單車熱身,3個20秒的衝刺循環以及3分鐘的放鬆與2分鐘的慢速單車。
「緩和」組的成員接受的運動主要是中速騎行,一周三次,一次45分鐘。
在試驗期間,科學家們實時地檢測了所有組成員的身體健康指標,包括心血管呼吸健康度以及胰島素敏感度(表徵調控血糖水平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儘管緩和組成員的運動量是高強度組的5倍,但是他們的各項生理指標卻十分接近。
「大部分人都把沒時間當做不去鍛煉的借口」,Gibala說道:「我們的研究表明間歇性的訓練對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更加有效,而且時間更少」。
相關結果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雖然27個志願者的樣本量不大,但這項研究結果說明的問題與很多研究相互一致,即長期的、持續性的訓練對人們的健康好處有限。
之前研究表明,雖然常規性的訓練能夠延長人們6年的壽命,但是這一效果在過量運動之後(比如一周跑步超過48公里)便會消失。另外,運動對血壓、膽固醇含量以及心肺功能等帶來的實際好處也會在運動量超過某一限度之後消失不見。
對於長期運動來說,心臟疾病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有報道指出長跑運動員中高發「心臟節律異常」、「冠狀動脈斑塊」、「大動脈異常」等疾病。
儘管其中的機制十分複雜,但至少我們知道以後不需要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花費太長時間運動。所以,坐著看微信的你,該站起來運動了!
點擊播放 GIF/86K
英文原文報道:Just 1 minute of intense exercise rivals the benefits of a 45-minute workout
轉載自生物谷
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好朋友不嫌多,歡迎洽談合作、來稿
聯繫郵箱:wnutrition@163.com






※沒有時間?這都是借口,信的力量還是不夠
※沒時間運動?都是借口!睡前的時間就夠你做完一套瑜伽了
※你每次想運動的時候是否總會有很多借口
※不想減肥時,你都用過哪些借口?
※沒時間運動?間歇訓練讓你沒借口
※為了不去運動,你曾找過幾個「借口」?
※原來忙裡偷閒還可以這麼鍛煉,不要再為沒時間鍛煉找借口!
※胯下運球練不好的話,別再用腿不夠長當借口了
※沒時間陪孩子不是借口,這4個時間務必放下手上的工作!
※沒時間或沒空間去健身?健身沒借口,這樣練也能享受運動的快樂
※別把沒有時間當做借口,利用好碎片時間也能擁有好身材,教你5個碎片時間瘦身的動作
※很多事情不是沒時間做,而是你的借口太多
※出門妝可以化的這麼簡單?沒時間不再是借口
※沒有時間練腹肌?別再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跳繩甩兩下都能掉肉,還有什麼借口不運動?
※不會運球?除了不練習,其他都是借口!
※不愛你的借口,這一個就足夠
※下雨?天太熱?一個動作讓你不能再為「懶癌」找借口
※所有的不合適,都是不愛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