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大詩人在千年前賞月時發出這句感慨,不求共聚一堂賞月談天,但盼人長久,然而終究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古往今來,家族意識濃重的中華民族傳人每每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之時,都儘可能地奔回家中,闔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算是再浪漫不過的事。發展至今,根據口味和地域的不同月餅分成了幾大派系,分別為蘇式、廣式、京式、滇式和潮式等。蘇式月餅餅皮酥軟,油而不膩;廣式月餅皮薄餡香,中外聞名;京式月餅以糖餡為主,有嚼勁頗為北方人青睞……經年累月中,月餅是如何擴展為如此龐大的家族呢?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蘇軾把酒問月


根據民俗學資料,團圓過中秋的習俗源自上古,《書舜典》中記載的「六宗」包括「天宗」,而「天宗」就是祭拜日、月、星之神靈,而賞月應該就源自遠古時代先民的「拜月」, 當時只有儀式並沒有品食月餅這一說,而當人們齊聚一堂,侃侃而談之時,來寫點心填肚子則更能促進氣氛,吃什麼呢?文人雅士鍾愛的自然是精緻的茶點,所以有學者認為「月餅」最早指的是唐宋時代飲茶用的「茶餅」,唐代陸羽《茶經》中富有製作工序:蒸熟、搗碎、入模子壓製成形、焙乾、串起來、封裝。稱「月餅」源自「茶餅」也有幾分道理,賞月之時,墨客們飲茶品餅,抬頭望見皎潔明月,低頭髮現形狀和手中的餅很是相似,一思量改名為「月餅」也是有可能的。

關於月餅起源,還有其他說法,流傳較廣的說法之一是月餅起源於唐朝,傳說高祖李淵歡度中秋佳節之時品嘗吐蕃商人進獻的圓餅,望見明月不禁暢懷「應將月餅邀蟾蜍」,於是中秋賞月吃月餅就沿襲成俗,後來由他的後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李隆基發揚光大,將品酒賞月定為制度下令執行;還有人說月餅是明初劉伯溫所創,用其來傳播消息,起義軍將反元計劃寫在紙條上藏於餅中互贈,並於八月十五造反,功成之後為了紀念這一日子,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吃麥餅;還有說月餅之所以風靡於世,這得歸功於清朝乾隆皇帝,據傳他遊覽杭州之時正值中秋,在晚上和眾學士們賞月品餅後對美味的月餅讚不絕口,引得世人紛紛效仿嘗食。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元代月餅模具


月餅的來歷眾說紛紜,難以辨別真假,但是月餅確是流傳下來了,而且據史書記載始於宋代,那時稱為「圓餅」、「糖餅」或是「麥餅」,顧名思義,麥子做的裡面含有糖漿的圓餅,蘇軾曾作詩稱讚「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與飴」,這是蘇氏月餅的元祖,蘇氏月餅起源於蘇州,又稱「姑蘇月餅」,備受江南人民的喜愛。利用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加水製作皮,又用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隨後包入餡、入模成型、烘烤而成,吃起來酥鬆易化。


到了南宋,已出現油麵做餅皮的月餅,餡是果仁、糖和油酥等,然而品種並不多,製法也較為單調,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說:「『月餅" 是』蒸作以食『 的餅食。」

到了明、清之際,月餅種類越來越豐富,製作手藝日臻成熟,明代月餅的發展到了一個巔峰時期,《酌中志》記載,「八月宮中賞秋海棠,自初一起,即有賣月餅者,直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到了清代,各地不同風味的月餅開始形成,《燕京歲時記》中提到「 至供月, 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 上繪有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 有留至除夕而食者, 謂之團圓餅。」由此可見,「團圓餅」是「月餅」當時的稱呼,明清時期,我國對團圓餅的要求有三:一是要圓,二是要大,三就是看廚藝了,如何利用堅果裝飾月餅並且保證味道誘人。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明朝大型月餅模具,直徑40cm


明朝《帝京景物略·春物》中記載,「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心圓,餅有徑二尺者」可見餅之大,據說慈禧太后在頤和園祭月使的彩繪大月餅足有20斤重,祭月過後,慈禧便讓人把月餅切成小塊賜給身邊的嬪妃、太監宮女一同品嘗。


由此看來,月餅好不好吃還在其次,一定要圓要大,原因很簡單,主題是團圓當然要圓,而家人朋友齊聚一起分享,自然得大。這是典型的傳統月餅,外形類似鍋盔,餅徑一尺多,餅的厚度約二寸,餅面上一般繪有圖畫,其內容大多是和月亮的傳說相關,月餅的中心還會點上一個梅花形狀的紅心。


還有另一種月餅較小,像一般的茶點,一掌大,一指厚,一手便可容納,中間有糖和各種乾果堅果混合製成的餡,表面有各種花紋,模樣大多差不多,餅中心點上一個紅點。過去的月餅,無論是哪種大多是家庭手工製作的,很少是工業加工的。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制月餅(《太平歡樂圖》清)


在我國歷史長河中,還有一個和月餅頗有淵源的遊戲——「博餅」,將中秋、月餅、骰子、狀元等元素結合起來,最早的記載見於清朝首任台灣知府蔣毓英主修的《台灣府志》,「是夜,士子逓為宴飲賞月,制大麵餅一塊,中以硃砂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用科舉名稱來命名等級不同的月餅,並通過擲骰子博取四紅來決勝負,除了「狀元」之外,「博餅」中的科名都有所不同,不是「狀元、榜眼、探花、進士、會魁、舉人、秀才」,而是「對堂」、「三紅」、「四進」、「二舉」、「一秀」。很是有趣的一個遊戲,如今廈門仍有「博餅」的玩法。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雕塑:博餅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追求健康食品的人也不斷增多,根據顧客需求,廠家對月餅進行改良,製成了低糖低油脂的月餅。保健月餅也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果蔬月餅、鈣質月餅、葯膳月餅紛紛現身市場,豐富了月餅家族的隊伍,真是應了那句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餅不同」。不論外形和味道如何變化,月餅帶給人們味覺的享受和濃濃的親情都悠遠綿長、歷久彌香。


附圖: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蘇式月餅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廣式蓮蓉蛋黃月餅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滇式雲腿月餅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京式自來紅月餅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潮式酥皮月餅


月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嗎?中秋節記憶


參考文獻:


《酥和怡——蘇式月餅》,鄭武,《科學之友(上旬)》,2011-09-01


《「博餅」風俗的起源》,馮少波; 王毓紅,《文化學刊》, 2012-07-15


《月餅史話》,袁遠,《山西科技報》, 2000-09-14


《中秋節起源與形成新論》,王蘭蘭,《寧夏社會科學》, 2012-07-15


《中秋月餅考》,黃濤; 王心愿,《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25


(作者:張連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一部手機包含多少種化學元素?
世界上真的存在外星人嗎?
身材發福,可能是藥物惹的禍?
蝙蝠:最危險的病毒傳播者?
新生兒需要擠乳頭嗎?
您可能感興趣

除了月餅,你真的了解月亮嗎?
五仁月餅的前世今生:我想和這個世界和解
慈禧與月餅的前世今生
約么?今晚中秋一起來賞月!來了就請你吃月餅!
誰偷了我的月餅?
中秋節馬上就要來了!今年的你還是最反感五仁月餅嗎?
你吃月餅了嗎?
今年中秋,你吃過這些月餅嗎?看完這些才發現,自己OUT了!
如果今年中秋你吃到了這幾款月餅,請和我做朋友好嗎?
中秋過後,賣不完的月餅哪去啦?
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你預訂了沒?
吃了這麼多年月餅,你知道月餅是怎麼來的嗎?
月餅季來了!如何避開月餅選購的坑?
除了月餅,中秋還吃啥?
今年中秋,你想嘗一口來自南宋的月餅嗎?
你們吃月餅了嗎!
月餅大賞:吃月餅的時候,你在想什麼?
經典案例:月餅老闆氣哭了,硬生生搶走了送禮市場的竟然是她
今年竟有「養生月餅」這種操作?還有哪些神奇的月餅你沒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