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驚悚故事?

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驚悚故事?

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驚悚故事?


近日,美國著名歌手凱蒂·佩里一首名叫《黑馬》的新歌很火,其中有句歌詞:「她會吃掉你的心,就像傑弗里·達默那樣。」達默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名連環殺手,以吃掉受害者著稱,1994年死於監獄。20年過去了,為什麼達默依然存活於當代文化中?那些黑暗故事究竟有何吸引力?為什麼有些殺手成為「名人」,另一些卻被遺忘?


連環殺手和家庭暴力,哪個更危險?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連環殺手製造的謀殺案從未超過當年謀殺案總量的1%,而2012年,因家暴導致的命案卻佔總量的12.5%。然而,家暴命案很少引起公眾關注,連環殺手的故事卻能長久流傳,甚至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黑暗是人生的一部分


美國犯罪學家司考特·伯恩博士在其新書《我們為什麼熱愛連環殺手》中嘗試解開上述之謎。他說:「我的問題是:我們能從殺手身上得到怎樣的啟示?我們對自己又有多少認知?人們熱衷於了解黑暗一面,而黑暗是人生的一部分。」


探尋連環殺手的內心世界對不少人而言具有強烈誘惑。在美國國家犯罪與懲戒博物館,59歲的遊客喬安娜·馬弗爾描述了他們一家人對犯罪案件的濃厚興趣:她的祖父是犯罪類雜誌的忠實讀者;她的父親聲稱曾在芝加哥見過黑幫教父阿爾·卡彭;而她本人則熱衷於探究殺手的童年對其一生的影響。


「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對殺手何以變成殺手更感興趣,而不是他們做了什麼。」馬弗爾說。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連環殺手警示信號:尿床、虐待動物和縱火。這源自1963年一個名叫約翰·M·麥克唐納的精神病學家基於100名有暴力行為病人的研究,又稱「麥克唐納三要素」。但後來的研究駁斥了這一說法,認為麥克唐納的研究設計不夠合理,且樣本太少,上述童年表現不足以預示長大後會有暴力行為。


目前,尚無一個簡單辦法來確定一個人是如何成長為連環殺手的。聯邦調查局的報告指出,有很多因素影響到人的行為,就像你無法枚舉一個人決定結婚的所有理由,也不可能窮盡一個人變成殺手的所有原因。


極端暴力極端刺激


拉德福德大學連環殺手資料庫顯示,美國自1900年以來共出現過2600多名連環殺手,居全球首位;英國次之,有142名。美國布法羅大學研究連環殺手和犯罪文化的教授戴維·施密德說,因為美國連環殺手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所以每當提及連環殺手,人們往往不由自主認定他是美國人。


美國之所以多產連環殺手,與其高暴力犯罪率休戚相關。其中一些殺手作案手段殘忍離奇,很容易「吸睛」,從而一舉成名。試想,當每天的新聞充斥著槍擊事件報道,如果再發生一樁新案件,受害人依然為槍所傷,人們的反應勢必趨於麻木;而如果殺手是持刀捅人,對受害人實施折磨、強暴,甚至吃掉受害人,那一定會「脫穎而出」,成為公眾話題。

美國國家犯罪和懲戒博物館經理蕾切爾·彭曼說:「我對槍支暴力已經『免疫』,但如果有人持刀行刺,我的身心都會感覺受到驚嚇。這是不同的感受。兩者雖是同種性質的犯罪,但實際感覺不一樣。」


施密德教授也說:「我們已經基本喪失被驚嚇的能力,現在需要非常非常極端的犯罪才能讓我們恢復那個能力。」


而出名的連環殺手恰恰因極端而出名。有的因為作案手段兇殘,比如,著名的殺人狂魔丹尼斯·雷德自稱「BTK」殺手,意即「綁、虐、殺」;有的因其瘋狂程度,比如「十二宮殺手」每次作案後,都會向媒體寄一封信,留下密碼和線索,向警方挑釁。這些聳人聽聞的細節深深吸引著公眾,而對答案的渴望又能讓熱度持續。


真實、虛構彼此交融


除對公眾生理和心理產生強烈刺激外,連環殺手的故事還能極大調動人們的想像力,因為他們擁有暢銷小說的基本元素:危險、神秘、英雄、惡棍、因果報應。

「有時你很難在現實和虛構之間迅速畫出一條實實在在的界線,」施密德說,「犯罪真人秀常常使用小說技巧來凸顯戲劇效果,而小說常常基於真實事件以增強現實感。」


這就是為什麼對閱讀連環殺手報道或觀看電影《沉默的羔羊》,公眾可能感覺並無多大區別。「他們同樣聳人聽聞,同樣娛樂百姓。」伯恩在其書中寫道。


事實上,小說和現實確實彼此交融:《沉默的羔羊》中收集人皮的角色布法羅·比爾,其原型部分基於真實殺手埃德·蓋因,他喜歡收集女人的肢體;傑弗里·達默無數次被拿來和食人的漢尼拔·萊克特做比較,尤其是在《沉默的羔羊》公映之後。


甚至連新聞報道也出現以故事手法描述連環殺手的傾向。伯恩閱讀了1995年至2013年間《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所有提及連環殺手的報道,發現35%的文章用到「惡魔」、「怪物」、「邪惡」等辭彙。

當連環殺手逍遙法外時,為回應公眾對真相的渴望,媒體和執法部門往往依據固有的道德指引說:「惡魔已經來到我們的城市,但不用擔心,我們會戰勝惡魔。」這種善惡對決、貓捉老鼠的故事架構大大簡化了真實的案情,淡化了殺手背後的複雜動因。結果是,所有細節具化成一個擁有超人能力的連環殺手,並最終成為暢銷小說的主人公。


一切只是娛樂


公眾對連環殺手的著迷有時顯得頗為無情,尤其是面對真實案件的時候。但研究表明,人們熱衷於驚悚故事可能出於各種原因。


1995年一項針對青少年觀看恐怖電影的調查顯示,那些所謂的「嗜血觀影者」,即承認喜歡血腥畫面的人,表現出不夠有同情心、追求冒險刺激的強烈需求;那些所謂的「驚悚觀影者」,即為了感受驚嚇而看電影的人,則表現出既渴望冒險刺激,又有高度的同情心。前者對殺手而非受害者存有一定認同感,後者則既不認同殺手,也不認同受害者,他們只是因為刺激和神秘感而被電影劇情所吸引。


伯恩說,唯有當真實的連環殺手來敲門時,你才會有真實的恐懼感,在此之前,「一切都只是娛樂」。


施密德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人們為何對連環殺手津津樂道:他們對罪犯懷有一種複雜心理,既恐懼又羨慕,因為罪犯們彷彿生活在另一個「自由」世界裡,不受法律和社會規範的約束。「並非我們希望到處殺人,只是好奇,如果我們隨心所欲,生活將會怎樣?」施密德說。


(作者:唐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曾發生過哪些恐怖的傳染病?
最早的科幻電影是什麼?
黃瓜敷臉真的能美容嗎?
久泡的黑木耳到底有多大危害?
抗戰時期延安從未被日軍轟炸過嗎?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很多人對煽情的事情感到反感?
你的愛情是什麼故事?
為什麼老好人惹人厭?
令人震驚!歪國人為什麼喜愛吃蟲子,緣由竟然這麼
為什麼我喜歡同時和很多人曖昧?
為什麼太多懂事的女人,大多數都不幸福?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算命?命又是什麼?
為什麼越南人大多都姓阮?原因讓你吃驚
為什麼很多人會有「飛豹」戰機事故率比較多的印象?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愛抬杠?
你聽過最可愛的鬼故事是什麼?
為什麼認識那麼多人,還是很孤獨?
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傻事?
辣眼睛!你經歷的最羞恥的事情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用「都是因為你」責怪別人?
做什麼事情最積德,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小舉動
人為事故這麼多,為什麼沒有全自動火車?
為什麼很多男生戀愛後就變了?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痛恨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