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至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夏至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

夏至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歌訣】


夏至心靜自然涼,


晚睡早起午休躺,


暑傷津氣炎熱防,

切忌飲食過寒涼,


神清氣和胸寬暢,


戶外防晒講著裝。


夏至氣候炎熱,光照強烈,養生方而應注意防暑、防晒。每天需晚睡早起,適當午體;飲食方而避免過度寒涼;保持神清氣爽,做到心靜自然涼。


【節氣特點】

夏至,古一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夏至適逢每年公曆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而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 28" 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14h左右。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d分成3「時」,一般頭時3d,中時5d,末時7d。這期間我國天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天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養生要點】

起居養生


>>晚睡早起合理午體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節,這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夏至時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體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盡量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h合理安排午體,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另外,夏至時氣候炎熱,人體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因此,睡覺時不宜久吹風扇、空調;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天。


>>穿衣巧防晒

夏至時光照強烈,紫外線容易損傷皮膚,因此要格外注意防晒。防晒方法有很多,除了用防晒霜、遮陽傘、遮陽帽外,選擇合適的衣服也可遮擋紫外線。


首先從衣服的顏色上講,紅色衣服防晒效果最佳。因為紅色光波最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黑色、藏青色這兩種顏色在阻隔紫外線方而作用僅次於紅色。我們夏季經常穿的白色衣服,在防晒方而則作用較弱。


從而料上來說,牛仔布防晒效果最佳,滌綸化纖的衣服防晒效果也不錯,在天然纖維中,防晒效果為:亞麻>天麻>棉絲。而我們夏日裡經常選用的棉質衣服,雖然穿著舒適,但在防紫外線方而則略遜一疇。不過因棉質衣服在吸汗、舒適度方而存在優勢,因此仍是夏季很多人的首選。在選擇棉質衣服時,從防紫外線角度考慮,應選擇款式寬鬆的衣服,因為寬鬆的要比貼身的防晒效果好。


飲食養生


>>適當多吃酸味和鹹味食物


夏至時節人體出汗較多,相應的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藏氣法時論》曰: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


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


>>忌過食寒涼


夏至時酷暑難耐,有些人為了貪圖一時暢快,天量食用寒涼食物。而從陰陽學角度講,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載:


「夏季心旺腎衰,雖天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


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湯等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運動養生


夏至時應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以養陽為主。


在運動方式上,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方式,避免強度過大。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易損陽氣,不利於養陽。


運動時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


情志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如果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調,對身體不利。稽康在《養生論》中說:


「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即「心靜自然涼」,意念中想像心中有冰雪,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酸梅湯、綠豆湯、白開水——夏季消暑「鐵三角」
芒種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新食不見舊食:兼談養生的「法」與「術」
您可能感興趣

大暑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寒露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雨水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芒種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滋陰益氣防燥病——白露節氣特點及養生提要
節氣養生——冬至節氣話養生
霜降節氣養生五個要點
端午節養生三大要點!
夏至養生 6個要點要注意!
養生要睡子午覺,冬至開始最養生!
小滿節氣養生要注意什麼
夏天的養生早餐要怎麼吃
夏至已至 這些養生問題要注意
大寒節氣的養生重點
寒露 節氣養生
夏至開始宜多吃「苦」 養生要順應時節
夏季養生要遵循三點養生原則
養生:夏季兒童補水四要點
養生留意 夏季養生防病5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