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鄭板橋養生長壽有秘訣 原來關鍵在這裡

鄭板橋養生長壽有秘訣 原來關鍵在這裡

受訪專家: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主任醫師牛學恩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書畫家,享年73歲,在那個時代絕對算是高齡,這說明他養生有道。據說他曾在一封家書中講述自己的養生之道,歸納起來可概括為:黎明即起食白粥;飯後散步千步宜;每天靜坐有定時;遇事「糊塗」莫煩惱;睡前清心勿思想。


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主任醫師牛學恩從中醫角度分析認為,鄭板橋的這些生活習慣充分體現了「固護脾胃」和「保養心神」的養生之道,這也是他健康長壽的關鍵所在。

鄭板橋養生長壽有秘訣 原來關鍵在這裡



白粥(供圖/華蓋)


黎明即起食白粥

這裡包含三個重要因素:黎明時分、起床活動和食白粥,這其中蘊含著天人相應的中醫思想。在太陽即將升起,自然界和人體陽氣開始活動的時候,人也開始起床活動。辰時(早晨7~9點)胃經當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時間。白粥,也就是大米粥。根據五行理論,大米等穀物屬土,脾胃也屬土,穀物入胃易於消化吸收,因而可養胃,並能快速為全身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氣血。之所以「食白粥」,主要是考慮它最易消化吸收,適合早晨食用。


飯後散步千步宜


民間素有「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說法。其實,不論百步也好,千步也罷,都是一個約數,具體還要因人而異。


飯後適當運動,有利身體氣血暢通,可促進脾胃的運化。但如果運動過量,則會影響胃腸的血液供給,從而有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胃中食物尚未消化的階段大量運動,其重力作用還易造成胃下垂。《黃帝內經》中強調,飯後「四肢微動溫衣」,意思是說飯後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覺到渾身微微發熱時,活動的「度」就達到了。


每天靜坐有定時

養生有三種境界:首先是養體,再進一步是養氣血,最高境界是養心神。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段話:「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這段話是說,氣血充足,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運行。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看東西、聽聲音、走路、拿東西等,都要消耗血氣,如果過多地通過看、聽、活動來愉悅精神,就會耗傷心神,氣血過多消耗在這些地方,對心神的保養就沒有足夠保障了。因此每天定時排除雜念、閉目靜坐,有助於保養心神。


可選擇早晚時分,每次靜坐10分鐘左右,然後配合揉按太沖穴(足背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還有助於緩解視疲勞。


遇事「糊塗」莫煩惱


牛學恩介紹說,消化科門診上的胃腸病,90%以上都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過多的鬱悶煩惱導致肝氣鬱結,長期憂愁鬱悶、思慮過多易耗傷心神,精神壓力過大導致周身氣血流通不暢,從而導致肝氣橫逆犯胃,傷及脾胃,有礙正常的脾胃功能,這時消化系統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


因此,保健脾胃、頤養心神強調放鬆精神,這和鄭板橋秉持的人生哲理「難得糊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糊塗」並非真傻,而是洞明世事,避開不必要的精神心理壓力,實為人生處世的明智之舉。量力而行,順其自然,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助於身心健康。


睡前清心勿思想


中醫講,陽氣入陰,人就會睡眠,陽氣出陰,人即清醒。很多病人失眠,主要還是思慮過多,擾動陽氣、陽不入陰造成的。睡前在床上聽聽柔和的音樂,全身放鬆、平靜心緒、掃除雜念,有助於較快入眠。失眠患者可以通過揉按三陰交(內踝尖直向上四橫指處)、太沖穴,或者熱水洗腳後揉按腳掌心的湧泉穴,都十分有助睡眠。


另外,老年人氣血虧虛,也容易導致陽不入陰而失眠,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藥物、針灸來補益氣血,從而改善失眠。▲(生命時報特約記者廉萬營)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各國端午節美食花式大盤點
端午節的五大習俗養生亮點
土地之上的詩人
獨立日2超長預告 外星人及巨大外星母艦曝光
身體這4個部位對補腎竟有奇效
您可能感興趣

鄭板橋長壽的秘訣竟是這4點
乾隆皇帝為什麼辣么長壽?與這樣的養生秘訣有關!
長壽秘訣 身體有這一特徵的人多半長壽
長壽人群有這十個養生秘訣
老人養生的秘訣 清晨做這三件事更長壽
一位百歲老人的養生秘訣、原來這樣養生才能長壽!
老人長壽的秘訣有哪些?做好這4「柔」
《論語》原來是一本養生書,孔子的長壽秘訣都藏在裡面
男人長壽的好習慣,原來秘訣這麼簡單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常做這個動作健康又長壽
乾隆王養生法,秘訣原來這樣簡單
湖南百歲老人養生有道,長壽秘訣之一是愛打這個
長壽秘訣,原來就是做好這幾件事!
這麼害羞的動作,竟然是養生長壽的秘訣
如何長壽?秘訣在這裡
這裡被稱世界上最長壽的地方 長壽秘訣竟然這麼簡單
日本人長壽的秘訣,原來還有這一招!
觀察養生與長壽的秘訣在哪裡?
楊冪腿長原來是有秘訣的,走到哪兒都在穿這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