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懷瑾講論語:孔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

南懷瑾講論語:孔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


南懷瑾講論語:孔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假如有人問,孔子的學術思想真正要講的是什麼?可以大膽地引用這四句話作答,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說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這四點。


關於這四點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後面《泰伯》篇中孔子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第一項所說的「志於道」,又學個什麼道呢?一般人說孔子說的是人道,不講天道,因為天道渺遠,屬於形而上的範圍。究竟有沒有神的存在?生命是怎樣開始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些都是屬天道。


「天道遠」並不是說與我們的空間距離遠。如照現代觀念來說,更不合理了,目前到月球只不過幾天的事,怎麼說遠?這個遠字實際上是高遠的意思,指距離人類的知識程度太遠。

「人道邇」,人道比較淺近易懂。所以過於高遠的暫時不要講它,先把人們自己切身的問題解決了,再講宇宙的問題,一般人說孔子只講人道,這是後代的人為孔子下的定義,事實上孔子並沒有這樣說,當時,只有他的學生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見《公冶長》篇。根據子貢這裡的話,再看孔子在《易經》中所講的學問,他絕對懂天道——宇宙的來源。所以子貢便說,他講人道,我們聽得懂,他講宇宙的奧妙,因為我們的學問還不夠,實在聽不懂。


因此孔子在這裡所講「志於道」的「道」,我們不能硬性替它下一個範圍,說他只講人道,不講天道。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思想,必須研究《易經》的《系傳》,他許多的重要思想,都表現在《系傳》中,有關形而上的學問,也在《系傳》里。


那麼孔子在這裡所說的道是什麼?我們可以很老實的作答:「孔子自己沒有下定義,所以我們很難替他下定義。」至於他在這裡講的「志於道」可以列舉很多,證明他是懂得形而上道。由人生的普通行為——形而下開始,一直到最高的天地萬物的玄妙之道,他全懂。不過一般學生們程度不夠,他沒有偏向這方面講,如果專講這方面,孔子就變成一個宗教的教主了。儘管後人稱他為儒教教主,他自己在當時非常平實,不走教主的路線。


根據原文「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於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正如大家年輕時剛出社會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貴,。就以賺錢為目的來說,起碼也希望賺到幾千萬元。但立志儘管立志,事實上如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如果因立志幾千萬,只拿幾千元,「不為也!」不願干回去好了!這說明立的志能不能實現,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說,作學問要把目標放得高遠,這是第一個「志於道」的意思。

「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換句話來說,「志於道」是搞哲學思想,「據於德」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古人解說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顯的,孔子告訴我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如果根據這裡的四點來分析《論語》中所講的道理,有許多都是「據於德」的說明。


「依於仁」,已經說過,仁有體有用。仁的體是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表現於外用的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這是仁的發揮。


「依於仁」然後才能「游於藝」。


游是游泳的游,不是遊戲的游,在這裡我們要特加註意,遊戲的游是「辵」旁,這裡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孔子當年的教育以六藝為主。

其中的「禮」,以現代而言,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音樂、美術等等則屬於樂。


「射」,軍事、武功方面。過去是說拉弓射箭,等於現代的射擊、擊技、體育等等。


「御」,駕車,以現代來說,當然也包括駕飛機、太空船。


「書」,文學方面及歷史方面。

「數」則指科學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要依六藝修養,藝絕不是狹義的藝術。


原來繪畫是文藝,現在美術卻與文藝分開,越分越細,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說科學分得如此細,走向一種病態了。


舉例來說:有人鼻子不通去看醫生,鼻科醫生說也許受牙齒的影響,先到牙科檢查,然後放射科、神經科、心電圖各種查完,再回到原來的鼻科。這時鼻科醫生對病人說,你找錯醫生了,我是專門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邊的醫生。這是用醫病來諷刺科學分類的過分。中國古代不這樣細分,凡屬六藝範圍的都是藝。


人生對於道、德、仁、藝這四種文化思想上修養的要點都要懂。這四個重點的前一半「志於道,據於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於仁,游於藝」作為生活處世的準繩,是他全部的原則,同時告訴每個人,具備這些要點,才叫學問。如無高遠思想就未免太俗氣,太現實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厭煩。沒有相當的德行為根據,人生是無根的,最後不能成熟。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就沒得安頓的地方。沒有「游於藝」,知識學問不淵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這四點統統要,後人對這四個重點都有所偏重,其實講孔子思想,要從這裡均衡發展。下面一個問題來了---下篇待續:孔子的學費問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 的精彩文章:

茶道全流程:難得一見的乾貨
漲知識:中國的國粹,你知道幾個?
南懷瑾講論語:每代歷史有每代歷史的精神
「艾」在三伏,一年中最好的艾灸季節
南懷瑾講論語:不在愁中即病中

TAG: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簡說《論語》的主要思想
說說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你真的了解孔子嗎?
廚川白村文藝思想研究的必要性與方法論說明
什麼是思想?什麼是理論?
文化思想:我是怎樣教兒子學傳統經典的
你說的終結思想究竟是什麼意思?
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
語文課:閱讀其實並不難,教你巧妙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書:思想的藝術,也是視覺的藝術
它看似只關乎兩個人的愛情,卻能跨越宇宙哲學、思想語言的鴻溝!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寫作與演講:好口才不需要好思想
為何而戰?「斯大林的孩子們」的思想資源
展望:藝術的本質是它的思想性
文化思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明朗心理:老師,如何做個思想上的女流氓?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一拳超人: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思想以及琦玉变强的真正原因
文化思想:淺談少兒學古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