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好中醫要先背方劑
我
一直很注重方劑的學習,我認為只有方劑背熟了,才算是一位好中醫大夫。我經常講一句話,我說作為中醫,第一不要看他的牌子,第二不要看他的廣告詞,第三也不要看他的身份。我們就看他的處方,看他開的處方有沒有湯方。
醫生看病怎能沒有「方」
中醫開處方一定要有「方」。我衡量中醫有個標準,如果你開的處方是有湯方的,起碼算是有章法的,這個醫生至少是個入了門的醫生。如果這個處方開出來是雜亂無章的,是個大雜燴,這個中醫就尚未入門。
古人經常講「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既然我們教書有教書的規矩,那當醫生就一定要有當醫生的規矩。中醫治病時的辨證論治有四個步驟,也就是「理、法、方、葯」,缺一不可。現在大量的雜誌、圖書上的病案,包括很多所謂的名醫醫案都是什麼病用什麼葯,其結論都是講西醫的理論,居然沒有寫「方」,好多都是所謂的經驗處方。我不明白,怎麼能看病沒有「方」呢?
方背熟了,才能有所發展和變化
古人所制定的方劑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古人長期實踐經驗的結晶,我們為什麼棄之不用呢?張仲景的小青龍湯、大青龍湯、小柴胡湯、麻黃湯、苓桂術甘湯等歷經幾千年仍長盛不衰,依舊有效。但有人講中醫的「方」重複性差,我認為那是沒有用對,沒有用對當然沒療效了。
常用的方有上千首,我們為什麼不用呢?真正的中醫治病最便捷的方法是「選方」,根據這個證選這個方,把方選准了,就可以治好病。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背方,方背得熟了,才能當好醫生。我要求不高,背500首可以,背1000首那就更好了。他們問我個人能背多少方,怎麼能背得熟?其實我也沒有統計過,反正我很熟,能熟到什麼程度呢?第一能背,第二不要歌訣,第三是用得熟。
不光要讀熟,還要背熟,更要全面理解方的作用,包括各個藥物分開的作用、整體的作用。把方子一用熟,這個方就真正成了自己的方了;成了自己的方以後,就可以在原方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變化。
辨證再准,不會選方照樣治不好病
中醫治病一定要有章法。理、法、方、葯,理就是辨證,辨證搞准了才有正確的治法,治法確定以後必須選准方。方跟證如果不能對應,不能合拍,照樣治不好病,所以古人就特別注重方證合拍。
所以我經常說,中醫有兩手功夫,一個是辨證,一個是施治,辨證是一手功夫,施治是第二手功夫。辨證不準,當然選方就更不準了;但辨證再准,若是不會選方,也照樣治不好病,或者說只有50%的效果。(文/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熊繼柏)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授權。






TAG:搜狐新聞 |
※喉嚨長期不舒服,想要「斬草除根」,老中醫傳授中醫方劑!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輕鬆領悟方劑智慧!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快速領悟方劑智慧!
※看中醫治失眠,有效方劑供你安眠
※讀歷史故事,悟中醫方劑
※緩解痛風癥狀,按摩療法與中醫方劑來幫你!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探秘方劑智慧!
※腹痛別著急,幾個方劑好好收藏!
※兒科病證方劑口訣大全,中醫一定不要錯過,保存好夠用一輩子!
※中醫方劑用來泡腳,中藥足浴幫你緩解壓力!
※十類中醫方劑記憶法,這套方法絕了!中醫趕緊收藏
※中醫/中西醫特殊方劑的記憶方法,這歌訣神了,好用!
※感冒一定要注意,這3個方劑要收好!
※有助方劑基本知識記憶的好文章,好好看呦
※想要脾腎同治,記住這幾個方劑配伍規律就夠了
※經方劑量不守祖訓是中醫療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中醫十大名方之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虛弱的方劑為何能治便秘?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還有幾個你記得?
※中醫經典必背:方劑歌訣,還有多少你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