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小心7大類食品影響母胎健康

小心7大類食品影響母胎健康

懷孕雖是令人開心的事,但同時要重新調適生活習慣與身體變化,有些平時愛吃的食物也必須忌口,對不少愛品嘗美食的准媽媽來說,實屬一大難題。懷孕期間該怎麼吃,才能讓自己與胎兒在獲得營養的情況下,又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呢?


准媽媽在懷孕期間除了要避免直接食用生食、含咖啡因食品或容易導致過敏的食材之外,較容易忽略的,莫過於熱量偏高的甜食及飲料,雖然這些零食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對孕婦及胎兒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如果吃多了,便容易囤積熱量,導致體重上升,患高血脂及妊娠糖尿病的概率也隨之增加。



小心7大類食品影響母胎健康


1、刺激性調味料


常見案例:辣椒醬、芥末醬等


辣椒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且食用後會使身體發汗,促進新陳代謝作用,但吃太多辣椒或相關製品,可能會傷及腸胃道的黏膜,造成腸胃道潰瘍,所以建議准媽媽適量食用即可。康甄真營養師表示:「有些人也喜歡以芥末醬進行食物調味,若是直接由新鮮芥末所製成的醬料尚無大礙,但有許多市售芥末醬及辣椒醬其實都是經由人工調製而成的加工食物,不只含鈉成分高,吃多了將給孕媽媽身體帶來更大負擔。」

2、未熟食物


常見案例:生魚片、五分熟或七分熟的牛肉、生蛋等


未煮熟的食物原本就含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或寄生蟲,准媽媽食用後除了會出現上吐下瀉等癥狀,這些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也會隨著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發生病變。其中,孕婦更應避免食用淡水魚的生魚片(例如吳郭魚、草魚或鯽魚),由於海底滲透壓無法使線蟲在深海魚身上產卵,因此深海魚較不易有線蟲感染;反之,淡水魚則是線蟲與肝吸蟲寄生的宿主,若遭感染,病患將出現發燒、厭食、上腹疼痛、肝腫大及壓痛、腹瀉、黃疸等癥狀。


不少人對生食來者不拒,尤其生魚片、半熟牛肉、生蛋拌飯等都是外出聚餐時常見的佳肴,雖然一般人食用後身體不見得會出現不適,但食品衛生安全之問題仍然存在。對於腹中還有另一個新生命的准媽媽來說,更必須特別留意,尤其是淡水魚的生魚片,較容易有寄生蟲的感染。此外,愛吃生蛋或半熟蛋的准媽媽也要提防自己成為感染沙門氏菌的高危險群,且一旦食用過多生蛋白,將破壞人體內的生物素,使毛髮與皮膚出現病變。


3、海鮮食材

常見案例:蝦、螃蟹、牡蠣等帶殼海鮮


海鮮一旦離開水後,就很容易腐壞,若不妥善冷凍保存,除了造成細菌繁殖之外,大量的胺基酸分解後會有腥味,甚至引起食物中毒,對母胎造成危險,因此平時若要食用,在處理完海鮮後務必清洗水槽、菜刀及砧板,並記得洗凈雙手;此外,如果准媽媽在懷孕前就曾發生食用海鮮後引起蕁麻疹,懷孕後也應盡量減少接觸海鮮(其中又以帶殼海鮮為較常見的過敏源)及相關食品。


雖然以前曾有某些報導指出,孕婦吃海鮮或其他致敏食材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生後出現過敏癥狀,但目前並無相關研究證實孕婦食用海鮮一定會造成寶寶過敏。因此,若非本身為過敏體質患者,准媽媽只要將海鮮妥善保存與料理,還是可以正常食用。且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於2014年建議,孕婦每周應食用226克~340克左右的海鮮,以攝取足夠的DHA,幫助胎兒腦部發展,其中以鱈魚、鮭魚、蝦類等小型動物為佳,因大型魚類可能含重金屬汞較多,食用後恐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仍須避免食用旗魚、鮪魚、鯊魚及方頭魚等魚類。


4、高糖高澱粉食品


常見案例:珍珠奶茶、蛋糕、餅乾等高糖分與高澱粉食品

不少人感到心情鬱悶時,總會來一片巧克力或一點小零食,讓自己振奮精神。吃完甜點後的確會使體內血清素變高,進而穩定情緒,但若准媽媽在短時間內吃進太多精緻甜食,除了累積過多熱量,也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長期下來恐導致血糖變化異常,引發妊娠糖尿病。其中含人工果糖的食品又更應避免食用,因研究發現,果糖在人體代謝時雖不需胰島素介入,但在整個代謝過程中卻容易增加脂肪合成,甚至促進癌細胞成長,對孕婦或胎兒都沒有正面幫助,所以果糖也被稱為「世紀之毒」。


不過,准媽媽也無須對自己過於嚴格,偶爾吃一點零食還不至於造成不良後果,但更好的方式則是以五穀雜糧為主的點心做為嘴饞時的首選對象。因五穀雜糧屬於低糖食品,所含的維生素B群較多,對於情緒穩定其實更有幫助。很多人擔心吃太多澱粉類會變胖,便二話不說將白米列入拒絕往來戶,但米食相較於麵包其加工成分較少,若食用台灣本地種植的稻米,還可減少碳排量,達到自產自銷的環保概念。



小心7大類食品影響母胎健康


5、加工食品


常見案例:火腿、香腸、熱狗、罐頭食品、腌漬物、泡麵、冷凍食品等


加工食品不僅對孕婦不好,就連一般人也應減少食用。一般加工食品的鈉含量偏高,如果攝取太多,將導致體內水分滯留,加重懷孕後期的水腫情形,更甚者,還會造成妊娠高血壓,引發嚴重後果。為了預防這些情形發生,除了避開加工食品之外,食物中也不要添加太多醬油或食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一日的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約食鹽5克)。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腌漬物及含鹽食品的鈉含量較高,製作蛋糕、餅乾等甜食的原料也含鈉。為了要讓自己在最健康的狀態下度過孕期,這些加工食品還是少吃為妙。


6、咖啡因與酒精


常見案例:酒、茶、咖啡等


咖啡和茶都含有咖啡因,甚至可樂及巧克力當中也含有微量咖啡因。咖啡因會影響鐵質吸收,也會透過胎盤囤積在胎兒體內,久而久之就會發生胎兒體重不足、貧血或早產,所以建議准媽媽應少量飲用。如果真的一時嘴饞,建議每天攝取的咖啡因量應低於200~300毫克(相當於不超過2杯咖啡或茶),才是最安全的做法,不過,最好的方式是以花草茶做為替代。市面上有些花草茶不含咖啡因,例如熏衣草茶、洋甘菊茶、薄荷茶等,飲用後還能緩解平日累積的壓力,准媽媽不妨購買茶包,只要有空就可以隨時泡來飲用,也不需擔心對肚子里的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孕婦喝酒對胎兒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大,雖然目前沒有資料明確指出飲用多少酒精會對胎兒造成副作用,但准媽媽在懷孕期間應盡量避免飲酒,否則過量將使胎兒產生酒精症候群,並對其腦部發育、頭圍及體重產生影響,更甚者會導致死胎,不可輕忽其嚴重性。


7、油類


常見案例: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雞油、酥油等


芝麻油、芥花油、花生油、橄欖油及堅果類油脂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類,若適量食用,將有助於降低血中不良膽固醇。反之,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雞油等飽和脂肪酸較高,則易導致血中不良膽固醇升高,進而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常用於製作糕點的酥油及油炸食品則含有較高的反式脂肪,長期下來除了帶來與前述油類相同的影響之外,也有研究指出酥油與癌症有些許相關性,並不適合孕婦經常食用。


(本文由好孕媽媽獨家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把屎把尿禍害終生,寶寶可以輕鬆如廁,你卻偏要把?
認識卵巢 呵護生命源動力
新生兒動作發展 每一個進步都是成長的一大步
痛經快走開 好孕快快來
儲備生產體力5大方法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小心!這7大類食品,影響母胎健康
初夏六大護心健康食品
肉類、濃湯與油炸食品孩子要小心
危害健康的九大垃圾食品
保健養生四大健康食品
小心超市裡的那些健康陷阱,7大打著健康旗號的垃圾食品
常吃薯類食品益健康
辣味食品影響健康 少吃有助於睡眠
健康生活的養生六種食品
危害健康的九大垃圾食品至少有三種你經常吃 小心患病致癌快遠離
五大科學原因讓燕麥成為健康食品
怎樣避免孩子吃油炸食品?自製健康小零食
3大「偽健康食品」,孩子吃的早餐真的健康嗎?
這4種帶著「健康食品」光環的東西,最好小心吃
孩子常吃膨化食品長不大 膨化食品危害大
極具排毒養顏的九大食品
全球十大噁心食品
9 種披著「健康」外衣的不健康食品
六大保健食品幫你恢復好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