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台灣作家向陽散文:暗夜讀禁書

台灣作家向陽散文:暗夜讀禁書








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他是跨領域的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在身分上,他是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總編輯、總主筆、學者。身分多重,領域寬廣。向陽(1955年5月7日-),本名林淇瀁,台灣南投縣鹿谷鄉廣興村人。他是跨領域的作家,除了以詩聞名之外,兼及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詩人、作家,也是作詞人、政治評論家、總編輯、總主筆、學者。身分多重,領域寬廣。




拿到書後,我就到山仔後的書店,請老闆影印,約定時間再去拿取,老闆會把印好的書頁用舊報紙包妥,再加套牛皮紙袋給我,過程就像我與他正在交換「毒品」一般……

 


對像我這樣被稱為「戰後世代」的人來說,閱讀禁書應該是一種集體記憶吧,一種共同的「鄉愁」。前不久,我家老三,研究台灣史的林柏維在臉書張貼了一篇短文〈查禁的年代〉,談到戒嚴年代的書刊「查禁」現象,附圖中放了一張我很眼熟的紅色小冊,冊名《查禁圖書目錄》,是1970年由台灣省政府、警備總部和台北市政府編的冊子。舍弟文中說,「攤開書單一看不禁傻眼,除了具腥羶味的『不良』書籍外,李敖、柏楊的書幾乎全部在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初步》、薄伽丘的《十日清談》、凌濛初(明代)的《拍案驚奇》也都是禁書」。


 


1970年,我十五歲,九月,《查禁圖書目錄》出版時,我剛上高一。這本小冊子會進到我家,是因為當時我家開茶行,一爿店面賣書,小冊由派出所「下發認購」而來,藉以讓店家檢查販售圖書,如有列入查禁名單者,就要下架,繳交治安單位。


 

我對這本紅色的《查禁圖書目錄》再熟悉也不過了,它是我從高中到大學階段尋訪禁書的源頭,由於它的導引,讓我從高中起就開始搜集禁書,也讀了不少禁書。政府編印《查禁圖書目錄》,當然是要禁絕「不當言論」的流傳,沒想到卻成為我這個鄉下高中生找尋禁書的最佳工具。當時的我,明知讀禁書危險,還是禁不住好奇心和求知慾的「誘惑」,想方設法,以目錄為根據,找這些禁書來看。這種「好禁成癮」的壞習慣,真得怪這本禁書目錄的編印與推廣。


 


讀禁書危險,得從「禁書政策」說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檢討失敗原因,認為敗於思想戰是主因之一,因此展開對思想與言論的控制與取締,以戒嚴令為核心,搭配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開始「清除反動書刊」,禁書政策就從此開始。從1950年開始,很多被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入獄的人,獲罪的原因居然只因為他們曾閱讀、討論、傳閱或私藏「反動書刊」。


 


這種因讀禁書獲罪的例子甚多,較著名的是葉石濤和陳映真。葉石濤生前告訴過我,1951年他被政府以「知匪不報」罪名逮捕入獄,判刑五年,坐了三年牢,只因為他跟朋友買了幾本「匪書」;而陳映真則是在1968年被捕入獄,罪名是他「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為匪宣傳」。這兩位文壇前輩的遭遇,都與讀禁書有關。

 


在這樣的大環境底下,我當然知道讀禁書「為法不容」,但「青瞑毋驚牛」,懵懂的我卻被這本紅色的《查禁圖書目錄》小冊誘引了。





 



 


戒嚴年代的法治邏輯是以戒嚴法為核心構成的,《查禁圖書目錄》的法源也是如此。在此一邏輯下,政府依法行政,查禁不當言論與著作,被視為理所當然,因而才有禁書目錄的編印,藉以警告人民,凡讀禁書,必遭法辦。但高中時的我,滿懷文學狂熱,有點不馴,不僅想得天下奇書而觀,對於被政府認定「於法難容」的禁書,更想找來一讀。被加上「禁書」標記的書,就像野獸出沒的叢林,會讓闖入者葬身其中──這樣的危險,反而讓年輕無知的我萌發探險的樂趣。


 




向陽年輕時私下影印被列為禁書的三○年代文學作品,影印後穿線裝訂成自訂本珍藏。 向陽/圖


 


我高中就讀南投縣竹山高中,鎮上有家書店「文明書局」(也是我家販售書籍的上游經銷商),有了禁書目錄之後,我開始到這家書店「尋寶」,但在嚴厲的禁書政策下,書店哪敢販售「違禁」之書?終究徒勞無功。有天假日我到台中,在一處舊書店中發現了目錄列的禁書。印象中,有柏楊的多本雜文集(《玉雕集》、《高山滾鼓集》、《紅袖集》等)、李敖的《教育與臉譜》、《傳統下的獨白》、郭良蕙的《心鎖》等。當時立刻興奮地買下,只剩車錢回家。


 


在封閉的白色年代中,柏楊的雜文諷諭時政,辛辣幽默,因而觸怒當道,於1968年被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入獄,所有著作(除了署名鄧克保的《異域》外)全遭查禁;李敖於1962年在《文星雜誌》發表〈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曾掀起「中西文化論戰」,是當年「全盤西化論」的旗手,也是文藝青年崇拜的偶像,他以雜文名家,論述邏輯清楚,思想前衛,批判性甚強,同樣惹怒當道,於1972年被以「叛亂罪」判刑入獄;郭良蕙則是五○年代崛起的小說家,她於1962年發表小說《心鎖》,因為情節描寫不倫情慾,出書後即遭查禁,接著又被中國文藝協會除名,是為「心鎖事件」。


 


我讀他們被禁的書,其後知道他們因此蒙受的懲罰,讓我意識到在那個年代作家發表自由的受到箝制,他們只因為寫作,就受到法律的懲罰,這到底是他們的錯,還是查禁他們著作的政府和法律有問題?《憲法》明明寫著,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何以他們未受保障?這樣的疑問,讓我在著迷於文學的同時,也開始關心政治議題,閱讀政論雜誌(如《中華雜誌》、《文化旗》,以及當時已遭停刊處分、只能在舊書攤才能問到的《自由中國》)。在那個言論受到箝制的年代中,禁書和不為執政當局所喜的政論雜誌,因此成了我的啟蒙讀物,讓我質疑課本灌輸給我的「真理」。這可能也是主政者查禁書籍的意外效果吧。


 



 


1973年九月,我進入中國文化學院讀書,台北重慶南路、牯嶺街舊書店、光華商場舊書攤,成了我課餘最常流連的「寶地」,又以牯嶺街和光華商場最容易淘到寶。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書店、書攤中,我終於找到《查禁圖書目錄》中的名著,如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刪除作者姓名,改為「本局編輯部」,書名改《中國文學發達史》)、鄭振鐸的《中國俗文學史》(作者名字改為筆名「西締」)、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刪除作者名字)等。這些書因為是被稱為「附匪分子」的學者所著,早就被列為禁書,到七○年代中期,才被容許以更名或刪除部分文字的方式上架販售。


 


但同樣被視為「附匪分子」的中國三○年代作家的創作,則依然全部遭禁,連改名重印也不許。魯迅、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田漢、丁玲、艾青、何其芳、曹禺,乃至於沈從文、豐子愷、周作人……這一長串的名單,全都入榜。要讀這些作家的書,比登天還難。幸好,華岡同學中,有來自香港的僑生黃建業(現在是著名影評人、學者),我請他幫忙夾帶這些作家的書來台,再拿去影印。我的書房中至今還保存當年影印自訂的複印件,為那一段難忘的閱讀禁書時光留下見證。


 


黃建業如何夾帶禁書過關,我並不清楚;我清楚的是,拿到書後,我就到山仔後的書店,請老闆影印,約定時間再去拿取,老闆會把印好的書頁用舊報紙包妥,再加套牛皮紙袋給我,過程就像我與他正在交換「毒品」一般。拿到「貨」的當下,我的心跟著撲通撲通跳;一回宿舍,關上房門,打開紙袋、撕掉報紙,看到書頁,則如獲至寶,興奮大叫。讀書,本來是簡單的事,禁書政策讓這簡單的事和法律相連、和「叛亂」接合,讀物從而等同於「毒物」,那真是個錯亂的年代!


 


印好禁書,閱讀也只能選擇夜半時分,除了信得過的好友,更不能讓他人知道,以免像葉石濤、陳映真那樣「然後就被抓了」。如今想來,暗夜讀禁書,一燈之下,伴隨時鐘滴答聲響,一頁一頁,那陰影千真萬確,高度警覺地翻過暗夜之牆。那是夜黑風高之際才被容許的事,被禁的書頁中藏著不被許可的夢;而在被禁錮的年代裡,那夢意味的是思想的脫逃和禁錮的解開。


 



禁書政策下,台灣翻印的三十年代中國左翼文學作品。 向陽/圖


 



 


還有些書不在1970年編的禁書目錄中,那是台灣的出版社一出版就被查禁的書。1970年,林白出版社出版吳濁流的《無花果》,1975年,遠景推出陳映真的《將軍族》,都隨即遭到查禁。至於七○年代中期開始蜂擁而出的黨外雜誌,從《台灣政論》、《美麗島》到《自由時代》……等,更是每出一期就被禁掉一期,儘管遭禁,重慶南路的書報攤總可以買得到,只要告訴書報攤老闆要哪本,從書報攤下方抽出,用報紙包好的,就是被禁的雜誌。


 


越禁越好賣,到八○年代後居然就成為政論雜誌界的奇蹟,到最後幾乎所有政論雜誌都想盡辦法要讓政府查禁,禁不勝禁,執政者也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禁照禁,但買賣禁書、雜誌的人,已經不再受到究辦了。我讀禁書,因此也從暗夜轉為白天,從偷偷閱讀轉為公然開卷,從與朋友竊竊私語轉為暢快議論,直到禁書政策解除,思想與言論、出版與發表不再被以任何理由限制之後,就再也買不到台灣出版的禁書了。我對禁書的好奇和因此而興的魅惑之思,這才去除凈盡。暗夜讀禁書,這才成為傳奇,但願這樣的傳奇永遠過去,不再重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文學選讀 的精彩文章:

台灣作家駱以軍:你如何處理那些情人離棄而去的傷痛時光?
台灣女作家龍應台:怎樣跌得有尊嚴?
10本戀愛前必讀的言情小說
七夕情話:可我還是很喜歡你

TAG:港台文學選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湘陰籍作家李清明散文走俏台灣
嶺南作家·散文
散文作家瞿秋白書法!
台灣女作家周芬伶散文:午後茶屋
河南作家依然小語散文詩《紅塵煙火》朗誦:娜些美好
散文:《煙鎖霧籠話茶香》
散文:咸陽的秋
旅美作家嚴歌苓散文:玻璃車站
散文:閱讀三山
散文:書蝶焚書
台灣作家王定國散文:愛意
台灣女作家張秀亞散文: 老屋與貓
澳大利亞作家逯天峰散文《淡淡的鄉愁(外二篇》
散文《瀟瀟夜聽雨》
東南文藝‖精美散文‖章利紅:暮 雨
散文:太陽雨
台灣女作家朱天心散文:盟盟的下輩子
鍾曉陽散文:春在綠蕪中
電視詩歌散文《最美鄉村四月天》作者:張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