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入秋後空氣逐漸乾燥,而肺喜潤而惡燥,在此季節,最易造成肺的損傷。
秋燥最易傷肺
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
在長期、大量的臨床救治中發現,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病誘因中,肺部感染佔75.4%~82.8%。
傳統養生學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秋季天氣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
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對肺臟的保護。如何保護呢?一起來看看。
最佳養肺時間
上午7~9點
而肺臟功能最弱的時間是晚21點~23點,晚飯後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可以滋潤肺臟。
最簡單的養肺法
一杯熱水
一般秋季要比其他時節每天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堅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還可間接將水「攝」入呼吸道,辦法是將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可早晚各1次。
最舒服的養肺法
按摩穴位
叩肺俞穴:每晚臨睡前端坐椅上,兩膝天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閉,全身抓緊,意守丹田。
吸氣於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背部肺俞穴(地位在眼前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數十下,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背部由下至上輕拍,每次約10分鐘。
這種辦法可以暢快胸中之氣,有健肺養肺之成效。
最美味的養肺法
蓮藕排骨
俗話說「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季恰逢蓮藕上市,蓮藕食療方具有潤燥、養肺之功效,是除秋燥的佳品,而蓮藕配排骨更是美味又保健。
原料:排骨300克,蓮藕300克,香蔥2根,生薑1塊。
調料:料酒1大匙,胡椒粉1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製作方法:
1.排骨洗凈,砍成3厘米長的段。颳去蓮藕表面的粗皮,切成塊,洗凈。
2.鍋內放適量水,放入半塊生薑、香蔥、料酒,燒沸後,下入排骨,汆水後撈出待用。
3.炒鍋置火上,加水,下入排骨、半塊生薑、香蔥,用大火燒沸,去盡浮沫後改用小火燉約20分鐘。
4.把蓮藕、排骨及湯汁一起倒進砂鍋,再燉30分鐘,揀出生薑、香蔥不用,放精鹽、胡椒、味精即可。
食療潤肺,還可以多吃白色食物
按照五行配五髒的中醫理論,秋季通肺,代表顏色是白色,因此,中醫理論認為,多吃白色食物有利於肺的功能。
比如燕麥、淮山、蓮子、芡實、魚鰾、銀耳、雪梨、蜂蜜等都有滋陰潤肺作用。
提醒
秋膘別太早貼
說立秋要貼秋膘,但因為目前還在三伏,所以還沒到真正貼的時候。
中醫認為,出了伏才能夠大補,否則過早大魚大肉補充,可能會給我們添病。
因為天氣熱的時候我們都在出汗,血液循環都在體表,消化能力比較弱,吃了大魚大肉不消化蓄積在體內容易傷及脾胃。
秋季氣候乾燥,是呼吸道炎疾病的高發季節,秋天養好肺關係到一年的身體健康。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我們對於文中涉及的處方、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需要,請詳細諮詢醫生後採用。如涉及作者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大平說養生 |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到了冬天應該怎樣養腎呢
※春養肝夏養心,清火養心、補氣補血,夏日十條「養心術」!
※早春去寒,仲春養肝,晚春重在養什麼?
※春養陽、冬養陰,做到了,一年不病
※立春養肝 艾灸太沖穴補肝氣!
※春天養生應在肝!初春養肝最適合的6種食物
※初春養肝,你做對了么?
※春養肝 夏養心 10種食物不讓心受傷害
※回春養生功健脾和胃
※女性早春養生先養陽
※春補五臟肝為先!立春養生,最適合喝這4味茶
※胃炎初春養胃湯,抓緊補一補吧
※立春養肝正當時
※暖春養生8大方面要注意,每天保證「四個一」營養又健康!
※三款食譜仲春養肝護肝是首選
※初春養生 4種花茶幫你疏肝散寒
※青春養眼的體操服萌娘
※仲春養肝明目滋陰的兩款家常菜
※開春養生健脾胃猴菇產品受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