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理解了「水」與「冰」的問題,你就理解「佛性」了

理解了「水」與「冰」的問題,你就理解「佛性」了

「冰」和「水」的問題


就是「煩惱」和「智慧」的問題


節錄自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一九六八年夏.三藩市佛教講堂


怎麼叫「開佛知見」呢?一切眾生本來有佛的知見,本來他的智慧和佛是一樣的,不過就像前面我講那個金礦似的,在那個礦裡邊,沒有開採那個金,所以你自己本有的佛性就沒有顯現出來。你現在知道自己本有的佛性,你能依法去修行──能把這礦采出來,變了精金。金裡邊沒有渣滓的,才是精金呢!你有一點渣滓、有一點塵土在裡邊摻雜著,那不是精金的。所以,我們自己本有的佛性在什麼地方呢?我們本有的智慧都在什麼地方呢?你想不想知道?我現在告訴你,本有的佛性就在我們每一個人這個煩惱裡邊。每一個人都有煩惱,就是每一個人都有佛性的,不過這個佛性你沒有把它顯現出來,就變成了煩惱。


這又有一個比喻,什麼比喻呢?我們的煩惱,就比方冰,就是ice;我們的佛性,就比方水。水都有濕性,冰裡邊也有濕性;水就是智慧,冰就是煩惱。智慧和煩惱裡邊,就包藏著佛性;佛性是什麼呢?就譬如水的一種濕性。你不能說這個冰沒有濕性,你也不能說水沒有濕性;這水和冰是同樣具足濕性的。可是在冰來講,它就會害人;在水來講,就不會害人。


說:「法師!你講這個也有道理,可是我認為也沒有道理。怎麼呢?這個冰害人,我知道了!就如你常常講,用這一塊冰如果打人,就可以把人打死,這是對人有害了。但是你要打,他這個人才能死!」怎麼叫「打人」呢?就是你生煩惱了;生煩惱,那就等於打人一樣。那麼這一碗水沒有變成冰的時候,你就潑到人身上,一點都不痛的;若變成冰了,你打到人頭上,就可以把人的頭給打壞了,甚至於打死。這個道理是很淺顯的!

那麼有智慧的人,你就是鬧人──鬧人,就是罵人、呵斥人;對這個人說:「啊,你不要這麼做!」有智慧的人,他一說出話來,那個聲音就令人聽得很歡喜;這就好像用水潑到人身上,他不覺得痛。你要是有煩惱,你用煩惱來鬧人:「哦,你這個無明大得不得了!」你一講人,把那個人的煩惱也引出來了,甚至於兩個人就打起來了;這一打起來,一定就有損傷了。這是「冰」和「水」的問題,就是「煩惱」和「智慧」的問題。


在這個冰和水裡邊,都有一種濕性;這濕性,就譬如佛性。我們每一個人,能把我們的煩惱變成智慧,這就是返本還原了。水本來不是冰來著,但你也不能說冰不是水,冰是由水變成的;你也不能說水不是冰,水也可以結成冰。所以我們人,你不能說眾生就不是佛,你也不能說佛不是眾生;佛是眾生里的佛,眾生是佛里的眾生。我們能明白這個道理了,也就好像冰就是水、水就是冰,就是一個轉變。你若不轉變,就有害處;你一轉變,對人就有益處了!


說:「你說水對人沒有害處,水大了,一樣把人淹死。」你說得很對的。但是,我現在拿少的水來比喻,並不是說「水大」,而是用「水少」來比方。你要是用這種不合道理的問答來講,那多得很呢,沒有完的!所以現在你要取這個意思,而不要發生一種障礙:「啊,你說水不會害人?水大就把人淹死了。這個道理我不相信的!」你若實在不相信,我講什麼,你都不會相信的;你若相信,我講雞蛋是樹上結的,你都會相信的,那你就會有智慧了!你若沒有這樣的信心,你始終不會生出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也就是從真正愚痴那兒來的。所以冰變成水,有智慧了;水變成冰,就是愚痴了。煩惱也就是愚痴,為什麼生煩惱?因為你不明白;你若明白了,哪有煩惱呢?你是透明體的,根本就沒有煩惱了。


所以我講經,是講的這個「理」,你不要弄到「事」上去;講這個道理,你不要把它用事來評論這個理,事和理是不同的。所以你要慢慢聽,聽多了,你就知道我講的是對的;你聽得少,格格不相入:「講的什麼?我也不明白!」你根本沒聽過,怎麼會明白呢?你若沒有聽過就明白,那你的智慧可是不得了了!就因為你在過去生中或者聽過,今生這是頭一次;頭一次,就覺得它總有一點「發生」(陌生)。好像你見這個人,頭一次見面:「啊,這個人我認識、不認識?我見沒見過?」這你不知道。等你見多幾次了:「喔,我認識這個人了!」所以這也是這個樣子。


你明白你自性裡邊就是佛性,能把煩惱變成菩提;菩提,就是一個「覺悟」的道理。你覺悟了什麼?覺悟一切都不要執著了;你有所執著,就不會覺悟。你沒有執著了,什麼事情也沒有執著了;好像我,我可沒有覺悟,但是我沒有執著了。說:「你沒有執著,你也沒有覺悟,那我們也是一樣啊!」你和我不一樣的!你要是沒有執著了,就會覺悟的。為什麼?因為我捨不得眾生,我看哪一個人都好,所以我不願意覺悟,我願意和眾生在一起,你不像我這樣的心。

我告訴你這個方法,你去覺悟去!這我告訴你,正是我菩薩發心;菩薩發心,是願意人家好,自己沒有問題。所以我對人常常講:「你們如果統統都成佛了,我就下地獄去受無量諸苦,我也願意的!」現在我告訴你們這個方法,好像有好東西吃,我要給人家吃,我自己吃少少的,試一試滋味就可以了!那麼我現在對「覺悟」這個滋味,已經嘗到少少的,所以我願意給你們大家來吃這個「覺悟」的滋味。覺悟的滋味,就要你們把煩惱斷了,沒有無明了;沒有無明,就生出智慧,就得到解脫了!這叫「開佛知見」。

理解了「水」與「冰」的問題,你就理解「佛性」了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公眾號:dulun1918

理解了「水」與「冰」的問題,你就理解「佛性」了



楞嚴咒專弘平台


公眾號:lengyanzhou918

專弘平台 | 以戒為師| 紹隆佛種|正法久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同性戀是自掘墳墓
無論你信不信佛?都是佛教徒
你的真心,給這個假的形骸作了奴隸呢!
「受持正法,而煩惱不除斷」的究竟原因
04「破除三障」就是《心經》的力用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我理解你的「要強」,但你的身體理解么?
心亂了一切都亂了,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的人不配你解釋
秋凍,你理解了嗎
你所說的「營養」,理解錯了!
「富養」,你真的理解對了嗎?
理解了孩子的情緒,才算理解孩子
理解,理解,理 解!
心理測試:根據你的性格,看哪些人更容易理解你?
天秤的心,渴望理解,卻不奢求理解
我們理解的「道」是何物?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釋
太極拳「力」的六大誤解 看看你理解對了嗎
「別人不理解我就算了,為什麼你也不理解我?」
狗狗和廁所的情緣,你能理解嗎?
「不要以世俗的機心尋找問題」,該怎麼理解呢?
看這些動漫需要一定理解力,數理化不好還真理解不了
理解和諒解就是生活的真諦
道法自然 你的理解對了嗎?
理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