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周尚意:關於鄉愁的空間道德和地方道德評價

周尚意:關於鄉愁的空間道德和地方道德評價

周尚意:關於鄉愁的空間道德和地方道德評價



內容提要:

「鄉愁」涉及空間和地方,且與人之情感密切關聯,故關於鄉愁的研究與地理學密切相關。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們的空間實踐。文化地理學的任務之一則是從文化上理解和評判空間和地方的現象。本文分析立場是人文主義地理學,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學。本文從空間和地方兩個維度分析鄉愁的背後的道德,並列舉了較為成功的鄉愁實踐案例。歸納出的結論有三:第一,鄉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離、移動性的空間維度。第二,鄉愁的道德具有身體層面、經驗層面和社會建構層面的地方性質。第三,無論是空間道德評價還是地方道德評價,都在回答對自己、對他者、對自然的態度,在評判留住鄉愁的空間規劃實踐是否「合理」。本文最後提出了文化地理學關於鄉愁空間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供讀者討論。


關鍵詞:


鄉愁;空間;地方;道德


城鎮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這是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1]。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們的空間實踐。文化地理學的任務之一則是從文化上理解和評判空間和地方的現象。本文分析立場是人文主義地理學,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學。

一、「鄉愁」的道德評價的空間維度


(一)鄉愁中的鄉應該為多大


「鄉」應該為多大?這是鄉愁實踐中不可迴避的問題。人文地理學的尺度(scale)概念[2]指的是地理覆蓋範圍的大小[3,4]。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鄉愁覆蓋範圍的大小。人文地理學者認為,尺度是人們主觀劃定的,不同的文化決定了不同的劃分,劃定區域是空間表徵(spatial representation)的過程[5,6]。美國政治地理學者德蘭尼(DelaneyD)認為,尺度是現實的一種框架概念[7]。「鄉愁」文學作品中的「鄉」大小不一,例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中的「鄉」指的是家,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鄉」指的是故鄉洛陽,陸遊《示兒》中的「鄉」為九州。儘管人們尊重每個空間尺度上的鄉愁,但是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只關心「小鄉」的鄉愁是心胸狹隘的。若一個人能將小尺度的「鄉」嵌入到大尺度的「鄉」中,那麼他心中的愛則是廣博的。空間道德肯定這種尺度之間可以轉換的空間表徵過程。


為什麼人們心中的鄉有大有小?許多學者均認同社會文化建構了尺度的大小。英國地理學者斯威格德(Swyngedouw E)認為尺度是在社會關係中建構的[8]。美國地理學者馬斯頓(Marston S A)則將尺度建構劃分為日常生活建構和宏觀社會結構運行[9]。英國地理學者喬納斯(Jonas A E G)將尺度建構分為社會、經濟、政治過程[10]。採用他們的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不同社會關係網路中的人會建構起不同尺度的鄉愁。美國地理學者史密斯(Smith N)認為,傳統的家鄉和地方、城市和區域、國家和全球尺度的劃分在本體論上是不存在的,相反,這些地理尺度的大小是通過社會互動的地理結構所建立的[11]。尺度是獨特政治—經濟權力關係的領土範圍[12]。英國政治地理學家阿格紐(Agnew J)認為,地理尺度劃分與政黨的政治視野有關[13,14]。他們的尺度觀點提示我們,不同人建構的不同大小的「鄉」會產生尺度衝突,在衝突中就更需要回答哪種尺度的空間符合我們今天的道德標準。


「鄉」的空間尺度通常被分為四至六級。大多數的英美地理學家普遍分為全球、國家和城市三級[14,15]。有學者將尺度分為地方、區域、國家、全球四級[7]。還有的分類也是四級並大同小異:國際、國內、大都市(metropolitan)、城市內部(intra-urban)四級[16]。美國城市研究學者布倫納(Brenner N)認為尺度分為全球、超國家、國家、區域、大都市、地方和身體[17]。史密斯將尺度豐富為身體、家、社區、地方、區域、國家、全球等層面[18]。空間尺度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它能夠被用來檢查事物的空間模式、空間結構和空間系統[15]。英國地理學者泰勒(Taylor P J)認為,我們需要從全球尺度的視角來研究國家和城市尺度的內容[19]。

「大鄉」與「小鄉」之間的關係。澳大利亞地理學者豪伊特(Howitt R)認為,尺度的內涵除包含區域大小(size)、層級(level)外,其更強調層級間的關係(relation)。這些關係促成了地理學[20]。文化地理學「橫擴」的研究視角就是分析不同空間尺度之間的層級關係,該視角也被稱為區域尺度轉換視角。目前,美國人類學家施堅雅(Skinner G W)的區域系統理論、美國地理學者索爾(Saure C O)和澤林斯基(Zelinsky W)超有機體理論、美國地理學者索加(Soja E W)後現代理論等,都是不同尺度區域的文化轉換理論[21,2]。這些理論可幫助人們弄清小故鄉與大祖國之間的關係(譬如是結構功能關係、還是文化認同關係)、國家與世界的關係,從而使得人們內心不會出現兩個尺度「故鄉」的情感矛盾。


(二)鄉愁中的鄉應該在多遠


鄉愁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為「遠離」。國外學者對鄉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紀,它最早被瑞士學者用於表述瑞士士兵遠離祖國,在法國對祖國的一種思念,其所用英文單詞為homesickness[22]。18世紀之後,「鄉愁」常被表述的單詞是nostalgia,它由希臘語詞根「nostos」(返鄉的意思)和詞根「algos」(疼痛或者思鄉的意思)所組成[23]。其中,前半部分涉及「遠離」。鄉愁不僅是空間上的遠離,還有時間上的遠離。英國社會學學者威廉姆斯(Williams R)認為,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英國城市中人們的鄉愁,是由於懷念工業化和城市化之前的生活而引起的[24]。地理學家也注意到了時間的遠離是產生鄉愁的原因。例如澳大利亞文化地理學者曼(Mann G)認為鄉愁是人們對往昔美好事物的想像[25]。美國地理學者洛溫塔爾(Lowenthal D)認為,鄉愁根植於遠離過去,以及對現在的不滿[26]。


美國文學家博伊姆(BoymS)把鄉愁分為兩種類型:反思性鄉愁(reflective nostalgia)和恢復性鄉愁(restorative nostalgia)[27]。美國心理學者費希爾(Fisher S)提出了產生鄉愁的五個原因:由於個人遠離家人、朋友、熟人、自己的房地產、原有的工作而產生情感損失感;由於人們舊有習慣和行為在新環境中變得無效而產生焦慮和恐懼;由於人們到新環境中無法控制外部環境帶來的抑鬱和無力感;由於新環境中的新任務導致的自我概念和認同的轉變之痛苦;人們在新環境中希望獲得新的經歷和機會,但同時又傾向迴避、希望返鄉之間的強烈內心衝突[28]。從宏觀尺度上設想:兩地空間距離越遠,區域差異越大,帶來的鄉愁也越強。美國心理學者戈瑞簡特斯(Gruijters I)在分析鄉愁強度時,將距離作為一個自變數,其他自變數還有在原環境中停留的時長、在新環境中獨處的程度(單獨一人、有熟人、有親密的人)。結果證明,離故鄉越遠、在原地停留時間越長、獨處的程度越高,個人的鄉愁感越強,而第二、三自變數的作用更大[29]。這個推理似乎正確,但是這個統計上的規律並不能在道德上評判個體的鄉愁。


我們問自己,當親朋和熟悉的環境遠離我們多遠時,我們才會鄉愁?我們是否會對時空上遠離的人與物產生懷戀,而忽視了尚未遠離的人與物?「鄉愁」英文單詞「nostalgia」的詞根「algos」有「差異」的含義。一顆敏感而細緻的心,可以感受到時空上的微小差別,從而可以體會出生活中點滴的美好與不完美。我們的鄉愁不應僅是對遙遠故土和親人的思念。我們若終生沒有離開過居住地,也不能說我們不該具有鄉愁。遠鄉、近鄉都是我們情感投射的土地。如果只將鄉愁建設作為為了離開之人的實踐,那麼在道德上是缺失的。

(三)鄉愁中鄉可否可以移動


隨著全球化的加強,移民現象不斷增加,所以人們對移入地的文化適應也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的過程[30]。人們是否只心繫老家,而不認同新家?簡單化的道德評價是,兩者都該熱愛。深層的道德評價應該是分析人們認同哪種文化。


目前許多研究只是統計了移民對移入地的認同程度。例如對廣州、東莞、瀋陽、成都、杭州、鄭州的新移民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新移民對新家鄉有強烈的定居意願[31]。對海地到美國紐約的60萬移民的抽樣調查顯示,大部人都把美國作為自己的新家鄉[32]。美國心理學者康西丁等(Consedine N S,et al.)把居住於紐約的來自於俄羅斯、烏克蘭、海地、多米尼加、巴貝多、牙買加的1364名女性移民分為四個組,分別為主講英語的移民、西班牙語的移民、克里奧耳語的移民和來自於前蘇聯的移民,分別調查這些移民的情感文化適應情況。結果發現,四個組中大多數移民對主流文化的情感適應都是成功的[33]。


許多移民對新鄉、舊鄉的認同可以同時並存[34]。一位比利時學者研究了土耳其至比利時移民的文化適應情況,發現雖然移民已經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但是還同時認同自己是土耳其文化的成員。該學者同時研究了韓國至美國的移民,情況也是類似的[35]。有學者研究了德國的前蘇聯猶太人移民,發現他們依然保留家鄉的文化和傳統,但同時也加入到德國的猶太人社區中,適應當地的社會組織與機構互動、鄰里關係等文化[36]。人們從「老家鄉」到「新家鄉」時,不是寄居或者旅居,因為他們融入了新家鄉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中、日常生活的模式中。但同時,他們與老家鄉保持聯繫、開展互動、影響當地事務等[37]。

一些研究認同「日久生情」的簡單邏輯,即當人們接觸一種新的文化環境時,其情感的模式必然會發生改變[38]。人們在新家鄉,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可以形成新的情感經歷和情感模式,產生成功的情感改變,從而對新家鄉產生情感[39]。這種變化中的文化選擇道德是什麼?2015年11月14日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就表明一種負面選擇。


二、「鄉愁」道德評價中的地方維度


文化地理學的「地方」(place)概念最早於20世紀40年代被提出,它被認為是附著個人情感的、具有主觀性的區域[40]。至20世紀70年代,「地方」概念又得到一些學者的關注。段義孚認為,當我們賦予空間意義時,空間便變成了地方。地方則是「價值的凝聚」[41]。普雷德(Pred A)也有同樣的觀點,地方是不同主體視作意義、意向或感覺價值的中心[42]。加拿大地理學家雷爾夫(Relph E)認為,「地方」充滿了人們生活的經驗和情感[43]。加拿大地理學家萊(Ley D)也認為,地方的意義是為主體而存在的[44]。可見,這些學者都認為,地方充滿了意義和情感。而「鄉愁」恰恰是人們的情感對一個地方的投射。地方感是個人或者群體對一個特殊的地點的意義、信念、象徵、價值和感覺[45]。地方依戀是人與地方相互作用形成的聯繫,包含認知、行為和情感三方面[46]。


(一)從鄉愁看人們對身體的態度


尊重對身體所蘊含的人性,是留住鄉愁的道德立足點之一。地方以人的身體為基礎,通過身體,人才能知道他與地方、環境的關係。身體對地方物質環境的感知是通過身體的知覺來實現的。身體的知覺模式由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所組成[47]。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的格式塔(gestalt)心理學認為,人們對地方物質環境的身體感知是身體的知覺經過經驗組織後的結果,當外界的物體、身體的知覺組織以及心理情感活動的結構模式達到一致時,就能激起人的審美意識[48]。雷爾夫認為,個人接觸地方的構成環境促進其特定的感官體驗[41]。段義孚認為人們的「戀地情節」(topophilia)是來自人本能[49]。這種本能與身體有密切關係[50]。例如黃種人膚色、面龐的特徵、藏族人面頰上的「高原紅」都有地理因素,或者是「鄉」的因素,對待這些體現在我們身體上的地方特徵,我們是否引以為榮?


身體對地方的熟悉感是綜合的。「地方芭蕾」(placeballet)是定義這種綜合感的文化地理學術語。它由美國地理學家西蒙(Seamon D)提出。它是把「身體芭蕾」(body ballet)和「時空慣常」(time-space routine)結合起來產生的概念。「身體芭蕾」指人們有節奏地、按照習慣正常進行的綜合行為。「時空慣常」指人隨著時間(如每日)開展的一組習慣性的身體活動[51]。因為地方芭蕾會使人們獲得身體和心理的舒適性(comfortableness),因此留住鄉愁從道德上回歸了人的本性。少數學者研究鄉愁的綜合熟悉感,如分析廣州西餐老字號太平館如何藉助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聽覺,讓消費者體感「鄉」的親切感[52]。目前多數鄉愁研究還只是停留在視覺體驗上,也未深入涉及其中的身體道德。


(二)從鄉愁看人們對生活經驗的態度


鄉愁與地方密切相關,而地方又與人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如前所述,地方是由人賦予意義後的空間。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因此賦予空間不同的意義。段義孚列舉了世界上七個地方的空間圖式[41]。這些空間圖式成為人們身份認同的對象。鄉愁不僅來自人性本源中身體層面上訴求,還來自人性中對熟悉的生活經驗及環境的依賴,以及對某個地方群體歸屬的需要。留住熟悉的生活經驗環境,以之觸發鄉愁,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輕視原有的生活經驗,是道德上不允許的。


生活經驗的鄉愁是具體化的,需要實際的物理環境來觸發。保留生活經驗的物質化環境,才能保留鄉愁。例一,2005年段義孚回到闊別數十年的中國,看到家族興衰之地的物是人非,接觸青春活力的學生導遊,兩者對他反思人生意義的效果是不一樣的[53]。例二,中國某大學的畢業生以他們在大學生活學習時的校園空間路徑,作為喚起他們對校園「鄉愁」的觸發器[54]。人若沒有具體的、生活經驗層面的鄉愁,自我身份認同或同鄉認同就顯得虛無。生活經驗也是地方遺產的一部分[55],如果居民被迫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以及其中的文化遺迹徹底分離,將會切斷其文化的連續性,影響居民的文化認同感[56]。


(三)從鄉愁看人們對文化建構的態度


「鄉」是文化建構的結果。地方意義是人們根據個人思想、共同的文化和社會實踐而積極地、持續地建構出來的[45]。文化建構似乎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但是文化建構有時並非是集體無意識的結果,或者不是個體選擇性建構的結果。誰被賦權建構「鄉」的權力?這成為一個道德判斷。文化建構的目的是評價文化建構的依據。有學者認為,鄉愁建構可培養群體認同和社會凝聚[57]。其中不乏對歷史的「修正」。例如許多代表蘇格蘭高地的地方文化表徵都不是真實的,具有神話傳說的色彩[58]。在人們尚未討論清晰鄉愁的原真性為何時,我們不妨借鑒馬來西亞金寶鎮的例子,人們在二戰戰場遺址上建構世界和平意義符號,從而達到國家與地方兩種尺度政治鬥爭中的協調[59]。


「鄉」的文化建構還會產生出與之衝突的「鄉愁」。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Lefebrve H)認為,社會空間是被不斷地生產出來的,空間的生產和變遷反映了社會關係和價值觀念的變化[60]。當一個人處在新文化氛圍中,其原有的價值觀以及慣常行為可能會迫使改變[61]。那些在原來環境下形成的,被迫改變的部分,則成為個體思念的鄉愁內容。當人們用鄉愁抵制文化變化時,我們如何把握接受新事物與保留舊習慣的文化建構問題?「文化自覺」或許是人們的道德出發點。只有自覺接受先進的地方性,才能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空間價值觀。


三、滲透三種價值觀的「鄉愁」實踐案例


無論是空間道德評價,還是地方道德評價,都回答人對自己、對他者、對自然的道德問題。下面就舉例說明滲透這三種價值觀的鄉愁實踐。


(一)體現人性創新本性的鄉愁實踐


鄉愁的實踐不應束縛人性的創新本能。英國迪恩皇家森林(The Royal Forest of Dean)的景觀設計為我們展現了記住鄉愁與創新的結合。該森林位於英格蘭,19世紀這裡是英格蘭重要的工業重鎮,依託當地的煤礦和鐵礦,這裡發展了鋼鐵冶煉業。19世紀末,這裡的鋼鐵冶煉業開始衰落。1938年它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當地政府為了向遊人展示當地的歷史,需要建立一些景觀。文化地理學家對當地老人的訪談顯示,當地人很難將美好的「鄉愁」轉化為遊人的歷史記憶,因此鄉愁中的許多「美好」很難在人際之間傳遞。而藝術家勞拉?德里在林間路上設立的礦工塑像,和一些文字說明可以喚起人們的想像。若沒有這樣的景觀創新,就無法將兒子在路口盼望礦工的父親回家的親情、本地礦工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英雄氣概傳遞到遊人的內心[62]。還有一個通過創新留住「鄉愁」的實踐案例。英國的一位音響師為蘇格蘭的Kilmahew莊園錄製了一套遊客MP3作品。這個莊園雖然宏偉,但是因為年久失修,一片凋零景象。一套包含狗吠雞鳴、水滴聲音、溪流聲音、人的腳步聲音的MP3,可以讓遊客從聲音想像當年鄉村莊園的興旺景象[63]。


(二)體現與人為善的鄉愁實踐


美國芝加哥有一個城市歷史遺迹的保護案例,展示了保護城市鄉愁的道德準繩。芝加哥位於芝加哥河注入密歇根湖的節點上。南北走向的密歇根大街與湖岸平行,東西走向的瓦克大街沿著芝加哥河的南岸而建。瓦克大街與密歇根大街的交界處是歷史上重要的皮毛商貿集散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1803年,美國政府為保護皮毛貿易,命約翰?惠靈頓上尉在此建立軍事要塞,並以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亨利?迪爾伯恩命名要塞。1804年著名的約翰?金澤皮毛公司在此建立商站。又經4年的建設,矗立在芝加哥河南岸小丘上的要塞已成為芝加哥的地標。1812年,印第安人攻擊要塞,守衛的軍隊因無援助,被迫撤離,要塞被毀。1816年美國軍隊重新奪回此地,印第安部落與美國政府簽訂聖路易斯協定,讓出了土地,要塞被重建。1857年皮貨貿易結束,該要塞故無保留之必要。1871年芝加哥大火,要塞再度被毀。土著印第安人和白人美國人對迪爾伯恩要塞的歷史記憶是不同的,為了不偏向其中一方,城市歷史遺迹保護的辦法是用簡單的金屬標記,在原址的地面上勾勒出該要塞的佔地輪廓。這種方法即尊重了歷史,又沒有凸顯白人或印第安人的記憶。當我們無法言說歷史的上誰對誰錯時,這種懷舊的手法是一種權宜之計[64]。


(三)體現熱愛自然的鄉愁實踐


記住鄉愁的空間實踐要體現人地和諧的人地觀,具體體現為熱愛自然、尊敬自然、保護自然。愛爾蘭的一個鄉愁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案例。康尼馬拉地區位於愛爾蘭西部偏遠地區,這裡的國家公園因民族風情和秀美的鄉村景色而聞名於世。有學者調查,愛爾蘭每年有大量國內國外的人到鄉間徒步。1997年,這些參與徒步的人在旅行交通、餐飲、酒店住宿和徒步設備上總支出達到了1.15億英鎊。為了鼓勵這種親近自然的活動,同時讓徒步活動促進交通運輸產業、徒步器材產業、餐飲酒店等產業的持續發展,國家計劃從財政中支出一些費用給這裡的農民,讓他們繼續保持鄉村的風貌,例如鼓勵農民以傳統的生產形式保護鄉村的生物多樣性,而不是出售土地給現代化農業的經營者;再如鼓勵農民修築石坎,防止水土流失帶來景觀破壞。調查結果表明,人們都願意政府從財政中撥款給這裡的山地風光[65]。這個案例說明,區內區外的人的合作,可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綠色的鄉村旅遊。


四、結論與討論


本文歸納出的結論有三:第一,鄉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離、移動性的空間維度。我們的鄉愁應該把尺度不等的鄉嵌套在一起。我們應該對遠鄉和近鄉,新鄉和舊鄉都投射情感,這樣才能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第二,鄉愁的道德具有身體層面、經驗層面和社會建構層面的地方性質。我們需要尊重身體對地方的熟悉感以及其蘊含的人性。我們需要同時保留老地方和新地方的生活經驗,保留我們的歷史文化遺迹和遺產。我們還需要以「文化自覺」的態度對地方進行文化建構。第三,無論是空間道德評價還是地方道德評價,都在回答對自己、對他者、對自然的態度,在評判留住鄉愁的空間規劃實踐是否「合理」。


圖1 鄉愁研究的文化地理學框架


基於上面的分析,本文嘗試建立了鄉愁空間道德和地方道德評價的文化地理學分析框架,以供讀者討論。該框架是從尺度大小、距離、移動性來分解鄉愁道德的空間性;用身體、經歷和文化建構分析鄉愁道德的地方性;用對自己、對他者、對自然的三個道德評價維度,分析鄉愁實踐是否成功(見圖1)。


本文關於空間維度和地方維度的道德評價(見圖1灰色框),由於篇幅有限和研究的深度不夠,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根據實踐內容繼續完善。


原文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周尚意,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成志芬,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文地理》(西安) 2015年第06期


征 訂


★《中國鄉村發現》官方網站:http://www.zgxcfx.com


★《中國鄉村發現》書刊訂閱:25元/期,全年150元


銀行匯款--戶名: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長沙洪山橋支行


賬號:18-077 1010 4000 2317


郵局匯款--地址:長沙瀏河村巷37號


匯款後請及時致電確認到賬情況及收刊地址


官方微信推薦


★ 湖湘智庫: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轄的綜合型智庫--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的官方微信。


★中國湘學: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學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致力於成為湘學知識普及平台、湘學學者交流平台、湘學成果共享平台。


★鄉村發現:zgxcfx


鄉村品牌讀物《中國鄉村發現》刊物及中國鄉村發現網的官方微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鄉村發現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鄉村發現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九大道觀:張道陵、王重陽等修鍊的地方,有的原址已沉於水底
康定情歌背後那個美麗的地方:古時候茶馬互市的重鎮
集儒釋道民間信仰眾神並處的地方 台灣
最寧靜的地方,文殊菩薩在等您!
中國的「地獄之門」你知道位於什麼地方嗎
劉禹錫的詩《烏衣巷》,寫的是什麼地方,為何稱烏衣巷?
烏拉地方的「干萊」
與距離鬥爭:波斯、羅馬與秦漢帝國的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
山水風光不亞於九寨溝的地方,你知道嗎
中國最西端邊防哨所,帕米爾高原風光,祖國最後告別陽光的地方!
特朗普效應:奧尼爾表態競選地方治安官,文娛體明星紛紛從政
國家非遺 海南齋戲:位於海之南的獨特地方道教形式
塔公草原——意思就是「菩薩喜歡的地方」
烏拉地方的滿語地名
道長科普:「青丘」是什麼地方?
新奧爾良最舊的街道之一,淘到藝術品和古董的好地方
小眾地方:下田的海灘、溫泉和海鮮才是完美度假風!
央視版《水滸傳》中的宋江有什麼亮點的地方?
解讀:胡耀邦與鄧小平區別最大的地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