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口苦頭暈目眩的調養粥

口苦頭暈目眩的調養粥

口苦頭暈目眩的調養粥



口苦頭暈目眩的調養粥


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是高血壓病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臨床表現的癥狀除血壓高以外,還有頭暈目眩,頭頸後枕部脹痛,心中煩躁,易怒,耳鳴,面紅目赤,口苦,舌邊尖紅,苔黃,脈弦勁有力。大多體質壯實,年齡以青壯年多見。


肝陽上亢型屬於實證或偏實為主,不屬於虛弱之證,故在治療以及調養中要以「清」為主,採用清肝、平肝、鎮肝、潛陽的方法,不要過早使用補益之品,如人蔘、黃芪、狗肉、羊肉等,慎用升發之物,如雀鳥、雞、鯉魚、鮮筍等,禁用溫燥辛辣之品,如附子、肉桂、花椒等。


有部分高血壓病人表現為肝火上炎型與肝膽濕熱型。由於這二型與肝陽上亢型類似,都屬於實熱證,治療上都應注重清利。高血壓的哪些事將其中十個調養粥湯介紹如下。


【菊花粥】

用料: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


烹制:將菊花去蒂,蒸後晒乾或陰乾,然後磨成細末備用。把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成粥,調入菊花末,再稍煮即可。


服用:當早餐食用。


功效:平肝潛陽降壓。


主治: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

說明:方見《老老恆言》。菊花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風解毒、清肝明目之功。近代研究指出,菊花中含有揮髮油,故芳香怡人。另含有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B1、氨基酸、菊甙等成分。菊花的藥理作用除能抗菌消炎外,還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血壓。


故臨床上有用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血清膽固醇過高的報道。粳米即大米,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現代研究,粳米含有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其中磷的含量略高於糯米。


用其做成飯粥是我國及東南亞的主食,為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與菊花為粥芳香爽口,故為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經常服用的主食。


【芹菜粥】


用料: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食鹽、味精少許。

烹制:將芹菜連根起洗凈,切成2厘米小段備用。把粳米淘洗乾淨,同芹菜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至米爛成粥。再加入適量調味品即可。


服用:每天早、晚餐食用,連服7~8天為1療程。


功效:清熱平肝,降脂降壓。一般食用1~4日後,血壓開始下降。


主治:用於治療高血壓及冠心病等血清膽固醇超過200毫克以上者,更有利於高血壓症肝火化風而有失眠、四肢抽搐者。

說明:本方出自《本草綱目》。芹菜有水芹、旱芹之分。水芹生於沼澤之地,旱芹生於平地。入葯以旱芹為主,故又稱葯芹。因旱芹具有一種香味,又名香芹,入粥以鮮者為佳。


芹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平肝、祛風利濕之功。臨床用於肝火上炎之頭暈目眩、面紅目赤等症以及中風偏癱、小便淋濁澀痛或尿血痛腫等症。現代研究,芹菜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A、B、C),以及鈣、磷等。


芹菜中含有揮發性的芹菜油,具有香味,能促進食慾。經藥理研究,芹菜提取物中含有芹菜乙素,具有明顯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決明子粥】


用料:決明子20克,白米50克。


烹制:先將決明子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30分鐘,去渣後,加入白米煮成粥。


服用:加白糖適量食之,每日1次。


功效:清肝明目、降脂降壓。


主治:本粥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頭痛、眩暈兼便秘的患者。


說明:本方首載於《粥譜》。決明子即草決明,性味甘、苦、咸、微寒,具有清肝明目、通便之功,藥理研究其含有大黃甙、胡蘿蔔素和葸醌類物質,有降血壓及降低膽固酵,利尿和緩瀉作用。


【葛根粉粥】


用料:葛根粉30克,粳米100克。


烹制:將葛根洗凈切片,加水磨成漿,取澱粉晒乾備用。把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煮半熟時,加入葛根粉,繼續煮至成粥即可。


服用:作早餐或點心食用。


功效:解熱、降壓、擴血管。


主治:高血壓病、高血壓腦病屬肝陽上亢型,症見頭痛、頭暈、項背強痛、耳鳴、肢體麻木等,亦可用於冠心病的患者。


說明:葛根為豆科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野葛的根。性味甘、辛、涼,因其味甜、富含澱粉,故又稱甘葛、粉葛。具有發散解表、昇陽透疹、解熱生津之功。近代研究,葛根主要含有黃酮甙以及多量澱粉(約佔76%)。


藥理實驗報道,葛根中提出的黃酮甙能擴張心腦血管,改善腦循環及外周循環,增加冠狀血管血流量的作用,且有溫和的降壓作用。有較強的解熱作用,略有降低血糖作用,乂能緩解肌肉痙攣。


葛根治療高血壓腦病,對改善頭痛、頭暈、項背強痛、耳鳴、肢體麻木等效果較好,也可用於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但降壓作用不明顯,須與其他降壓藥配合使用。


本粥可作為高血壓腦病的輔助治療。動物實驗證明,葛根對靜脈注射垂體後葉素所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反應有保護作用,因此也可以應用於高血壓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菊苗粥】


用料:白菊苗50克,北粳米50克。


烹制:摘白菊新鮮嫩芽或幼苗50克,洗凈切細,煎水取汁,去渣約100毫升,入北粳米50克,冰糖適量,再加水400毫升,煮成稀薄粥。


服用:每日2次,稍溫服食。


功效:清肝明目降壓。


主治:對血壓過高的中老年人,偏於肝火旺盛,肝陽偏亢所致的頭暈腦脹,煩躁失眠,口苦耳鳴者尤其適宜。


說明:菊苗是甘菊之嫩苗,幼嫩質輕,具有生髮之氣,可上行而清頭目,祛風熱大毒。性涼,味甘、微苦而氣清香,與冰糖粳米為粥則可調其苦味,存其清涼之性,具有清肝明目降壓之功。是治療頭風眩暈和目翳的良藥。


民間也常用於夏季作為清熱解暑,平肝熄風的清涼飲料。煮粥食之,則療效更佳。現代研究,菊苗和菊花可清肝明目,而菊苗偏於清涼解暑,菊花偏於疏散風熱。


【茄子肉粥】


用料:紫茄200克,肉末50克,粳米100克。


烹 制:將茄子洗凈,切成絲,用沸水焯一下,瀝去水。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加肉末、黃酒,熘炒至肉將熟時加入茄絲, 翻炒片刻,離火待用。粳米淘凈,放入沙鍋,加適量水,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拌入茄絲、肉末,加精鹽、味精,再煮至沸即成。


服用:早、晚分服。


功效:清熱散血,利尿降壓。


主治:高血壓病。


【冬瓜大米粥】


用料:冬瓜500克,粳米100克。


烹制:將冬瓜洗凈,去皮及子,瓜肉切碎,放入家用果汁機中攪打成糜糊,盛入碗中備用。將粳米淘凈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中火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加冬瓜糜糊,拌勻,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調味,再煮沸即成。


服用:早、晚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降壓。


主治:高血壓病。


【綠豆粥】


用料:綠豆適量,北粳米100克。


烹制:先將綠豆洗凈,後以溫水浸泡2小時,然後與粳米同入沙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爛,米開,湯稠。


服用:每日2~3次,夏季可當冷飲頻食之。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降脂。


主治:可預防動脈硬化,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中暑等。


說明:此粥出自《普濟方》。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蘆筍紅棗粥】


用料:鮮蘆筍100克,紅棗10枚,粳米100克。


烹制:鮮蘆筍洗凈,切段備用。紅棗洗凈,與淘洗乾淨的粳米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放入鮮蘆筍段,繼續煨煮5分鐘即成。


服用:早、晚分服。


功效:平肝降壓。


主治:高血壓病。


【香菇粥】


用料:香菇25克,粳米100克。


烹制:將香菇洗凈,用溫開水泡發片刻,取出香菇切碎,剁成細末,備用。將粳米淘凈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調入泡發香菇的溫開水,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調入香菇細末,拌勻,煮至沸即成。


服用:早、晚分服。


功效:滋陰平肝,降低血壓。


主治:高血壓病。


高血壓的哪些事微信號 sangaook高血壓的哪些事是一群專業醫生開辦的微信號,免費提供三高防護,養生知識。歡迎關注。


點「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的哪些事 的精彩文章:

四種失眠良藥寧心安神
眼皮跳是財是災關鍵看這個
食療粥湯能防治高血壓病

TAG:高血壓的哪些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頭維穴:治療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
這四種疾病容易引起口苦,頭暈,目眩!
頸椎引起的頭暈目眩 頭暈怎麼辦?
按摩七個穴治療——牙痛,腰腿痛,便秘,心臟問題,咽喉腫痛,頭暈目眩等
太溪穴:頭痛目眩,咽喉腫痛!
頭暈目眩找:懸顱穴
頸椎病引發頭暈目眩、脖子酸疼,掌握這5大方法,治好頸椎病不是問題
頭暈目眩怎麼治療?
天麻藥用價值是什麼 養血息風主治頭暈目眩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臉部痙攣,按壓此穴,從此不再怕
眼袋、眼前發黑、頭暈目眩,你的眼睛得這麼保養
頭暈目眩、神經性頭痛、半邊風都可以用它,效果杠杠的
頭暈目眩、內火旺盛、目光上火,你真的應該好好養養肝臟了!
這個方子雖小,治療經常頭暈目眩伴頭痛,卻效果不錯!
【每日一穴】頭維穴:治療 頭痛,目眩,口痛,流淚~
足竅陰:偏頭痛,目眩,目赤腫痛!
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目干、遺精,這個葯不錯
頭暈目眩 七成是耳朵惹的禍
玉枕穴: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痛,鼻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