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置頂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基因測序(檢測)技術是指通過血液、體液、細胞等對DNA進行分析、檢測的技術。從技術的演變升級來看,國際基因測序技術主要歷經三代:第一代測序技術基於Sanger和Coulson在1975年發明的雙脫氧終止法的測序原理,並結合熒游標記以及毛細管陣列電泳技術來實現自動測序。第二代測序技術共同的特點是以捨棄讀長為代價實現了高通量。第三代測序技術,即單分子DNA測序,即通過現代光學、高分子、納米技術等手段區分鹼基信號差異,直接讀取序列信息,主要特點是不需要生物或化學試劑,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


目前,已有1000多種疾病可通過基因測序(檢測)技術進行診斷。基因檢測技術不僅可以對疾病出現前的風險進行預測和預防干預,而且能夠產生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大力發展、推廣基因檢測技術,對加快我國生物產業、健康產業發展,全面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高度重視基因產業。2014年12月底,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將基因測序(檢測)技術納入國家的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在三年內支持30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2016年,精準醫學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作為精準醫學的排頭兵——基因組學也被納入「十三五」百大項目名單,要「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於第一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建設方案的復函》(發改辦高技〔2016〕534號),27個基因測序(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得到正式批覆。目前,各省市的國家基因測序(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先後開始建設或啟動。另外,經過近五年建設,位於深圳大鵬新區的我國首座國家基因庫目前已啟動試運行。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使得基因測序產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為了解掌握我國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現狀,本文從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入手,研究分析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發展趨勢、重要研發機構、主要創新人才、重點發展區域等相關信息,以期為我國基因測序(檢測)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的相關專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基因測序專利技術發展較晚, 2000年之前,中國基因測序專利技術基本處於孕育期(圖1、圖2),隨著國際第二代技術的興起,2001年中國基因測序專利技術也實現了一定突破,之後由於基因測序技術發展遇到障礙,中國相關專利申請/公開呈現微量下降,一致持續到2007年。2008年後,隨著國際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的出現,中國基因測序專利技術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技術生命周期進入成長期。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擁有量排名前20的申請人排名見圖3。華大基因以827件基因測序專利遙遙領先,益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分別以206件、189件基因測序專利位列第二、第三位,超過60件基因測序專利的申請人還有上海交通大學(152件)、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96件)、東南大學(81件)、江漢大學(66件)。排名第10名(並列)的申請人為個人——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人及首席技術官盛司潼(49件)。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十名申請人申請趨勢見圖4。雖然中國從1989年就有了基因測序專利,但排名前十名的申請人中最早開始基因測序專利申請的也是在2000年,表明中國的相關基因測序申請人雖然起步較晚,但卻迅速發展壯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華大基因、浙江大學、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華大基因和浙江大學處於連續發展態勢。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儀、相關試劑和生物信息系統的研發、相關技術服務等業務,其申請的相關專利全部集中在2015年。


解碼(上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自2012之後均未再申請基因測序相關專利,基因測序技術發展停滯。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十名申請人在前十項IPC小組技術(見表1)的布局見圖5。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前十名申請人均高度關注了C12Q1/68,華大基因和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視此技術,分別申請了199件和172件專利。C12N15/11、C12N15/10是各申請人關注度較高的2項技術,其中上海交通大學、華大基因、華中農業大學、江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注了C12N15/11;除中山大學、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解碼(上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外,其他申請人均關注了C12N15/10。


華大基因研發方向涉及前十項IPC小組技術,且每項技術專利數量均領先於其他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未關注C12N15/113技術;其他申請人則在其他技術領域涉及較少。


我國基因測序專利中,機構/個人等共申請5111件專利,占專利總數量的92%,國外機構/個人等共申請448件專利,占專利總數量的8%(圖6)。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我國基因測序專利申請量前十名區域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湖北、山東、湖南、福建、雲南,其中廣東基因測序專利數量超過1千件,北京、上海的相關專利申請超過600件,浙江、江蘇則超過400件。


世界各國非常重視中國,共25個國家/地區紛紛進行了448件基因測序專利布局,其中以美國最為強勁,共在中國申請了249件基因測序專利;之後依次有日本(48)、荷蘭(28)、英國(22)、瑞士(18)、德國(13)、韓國(12)等國。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二十名發明人排序見圖7。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二十名發明人中,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人,華大基因7,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7,江漢大學1人,浙江大學2人,東南大學1人。具體為: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徐嘉森名列第一位;華大基因的王俊、汪建、楊煥明等團隊人員位居其後;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任魯風、殷金龍、王緒敏、張睿、王者馥等團隊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有華大基因的張耕耘、盛司潼,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吳詩揚,江漢大學的彭海,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高靜、蔡亦梅,浙江大學的董海濤,華大基因的倪雪梅,東南大學的陸祖宏,浙江大學的李德葆,華大基因的李寧等。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十名發明人在前十項IPC小組技術(見表2)的布局見圖8。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徐嘉森僅關注了C12Q1/68技術,未涉及其他九項技術。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任魯風、王緒敏、殷金龍、張睿、王者馥共同開發C12Q1/68、C12M1/00、C12M1/38、C12M1/34、C12N15/10、C12M1/36、C08F112/08等七項技術,未對C12N15/113、C12N15/12、C12N15/11三項技術進行研發。華大基因的楊煥明、汪建主要研發方向為C12N15/10、C12N15/11,王俊的研發方向為C12M1/00、C12N15/11,張耕耘則重點研發了C12N15/11、C12N15/113兩項技術。


按照「IPC部」分類,中國基因測序專利「IPC大類」技術(相關IPC大類釋義見表3)主要涉及「C部」(化學;冶金)的C01、C05、C07、C08、C09、C12、C25、C40等4842件專利;其次為「G部」(物理)的G01、G02、G03、G05、G06、G11等423件專利;第三大類技術為「A部」(人類生活必須)179件專利的A01、A21、A23、A45、A47、A61等技術。「B部」(作業;運輸)、「H部」(電學)、「F部」(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爆破)、「E部」(固定建築物)涉及的專利較少,共計68件專利(圖9)。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前十項具體的IPC小組技術見表4。C12Q1/68技術專利數量高達2463件,這是與分析對象-基因測序相關,其他九項技術發展相對緩慢(圖10)。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地區共申請PCT專利85件(圖11,圖中數據為申請人拆分專利數量,總和大於85件),相對於中國龐大的基因測序專利數量以及外國共申請的357件PCT專利(圖12),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在國際布局上略顯不足。

中國基因測序專利分析



結論


我國基因測序專利技術發展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技術生命周期已進入成長期;華大基因是我國基因測序專利領軍企業,益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具有一定的研發實力,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迅猛;基因測序專利技術優勢明顯的省市有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重要的創新人才主要有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許嘉森,華大基因的王俊、汪建、楊煥明以及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任魯風、殷金龍、王緒敏、張睿、王者馥等創新團隊;相對於各國在中國進行的專利布局,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的相關機構/個人對基因測序技術的國際保護及重視度還不夠。鑒於基因測序關鍵技術、設備被國外企業壟斷,我國科研機構和企業應加強合作、抱團發展,多角度改進現有基因測序技術、測序平台,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文 | 高科技與產業化


醫谷:擁有最全醫學大健康產業信息來源渠道,緊跟政策風向,傳播最新行業資訊;聚集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人,挖掘跟蹤創新項目,實現項目資本快速對接;網羅大量會展信息及展後報道,聚焦熱門產品技術,闡述專家大咖獨到見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谷 的精彩文章:

融資七輪還要轉型,大姨嗎該不該進軍醫療領域?
中國醫藥互聯網+:八大未來趨勢預測
印度醫生首次將3D列印技術用於舌癌手術
14部門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葯國家行動計劃
中日友好等11家醫院通過「四級甲等」測評!

TAG:醫谷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小目標!國內基因測序研究計劃進行全球生物基因組測序
人類基因組分析技術 可加速進行基因測序
芥菜基因組測序分析 挖掘優異基因
12項專利自動化檢測 這家分子診斷公司深受基因測序龍頭追捧
法國推動基因組計劃 啟動建設兩個高速基因組測序分析平台
華大基因測序落戶澳大利亞
PNAS:科學家成功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對人群進行鑒別
基於第三代測序的16S rRNA基因測序
第三代測序重大突破!首次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
砂鼠的基因組測序與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分析
PNAS:重磅!科學家成功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對人群進行鑒別
專訪北京大學陸祖宏教授:國內外基因測序進展情況
嬰兒基因組測序已進入中國市場
《轉》享 · 沙龍:基因檢測新技術-基因圖譜技術VS第三代測序技術
專訪華大基因蔣慧:測序儀「規模化量產」是順應市場需求
為診斷罕見基因疾病 澳將提供全基因測序技術
單分子測序技術助力提升玉米基因組
基因測序免費將成市場趨勢 純測序公司面臨嚴峻挑戰
「《轉》享·沙龍第四期」基因檢測新技術——基因圖譜技術VS第三代測序技術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