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這個教師節,我們來聊聊一個在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國人才擁有並將之視如神明的概念——祖師爺。(當然,外國人民可能不叫這個名字,這就不歸我們管了……)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今天的我們大概已經很少想起或提及,但在過去,「祖師爺」在各行各業都很受重視。民間有「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的說法。祖師爺們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間接地開創或扶持過本行業,在心傳口授、視師如父的時代,祖師爺的地位絕不亞於一個輝煌家族的始祖,在徒子徒孫們心中的地位極其獨特。


若是哪一年神仙們想集聚三百六十行的教師們一起過節,那麼,各行出席的代表們一定就是祖師爺了。可是如果每個行業只有一個席位,那有那麼幾行的坐席前大概就要上演「搶座位」遊戲——比如,梨園行。

沒辦法,梨園一行里,就有好多位祖師爺呀!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點擊播放 GIF/261K



一行一座怎麼夠?搶!


傾情獻聲

贛劇 吳婷;西秦戲 餘澤鋒;


閩劇 黃碧洪。


祖師爺們,作為「師道」的象徵和最高代表,受到的尊重絕對是空前的。而戲曲的種類不同,信奉的梨園神也各不相同。李漁、唐明皇、老狼神、田公元帥、太子菩薩……要不,我們今天聊聊這些神仙祖師爺們的履歷?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點擊播放 GIF/974K


唐明皇


誰說勵精圖治的皇帝不能是梨園祖師爺?


說到「梨園」的祖師爺,首當其衝的該是我們的唐明皇先森~這個前期勵精圖治的皇帝最終因為在娛樂界投入太多精力引發了安史之亂。


不過我們還得感謝他留下了「梨園」。

據《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


大意是說,熱愛音律的唐玄宗同學選拔了一個三百人的天團,在叫做「梨園」的地方教他們歌唱舞蹈,萬一有人錯了唐玄宗馬上能夠發現,這些人被稱為唐玄宗的「梨園弟子」。這個稱呼從此流傳了下來。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朕朝堂是皇帝,梨園是祖師。哦耶~


京劇界傳說,唐明皇自己是唱丑這一行的。所以舊時醜行演員在後台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化妝時醜行演員要開頭一筆,後台的大衣箱也只有他們能坐。


據說有一次「唐明皇三百人天團」缺一名丑角演員,唐明皇一時技癢,但又怕被文武百官發覺難堪,用一塊玉佩從帽子上垂下來遮住臉,這塊玉佩後來演化成了丑角演員臉上的豆腐塊。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進安(張前倉飾)、潘必正(倪徐浩飾)


老狼神


不要小看了狼的嗓子~


清乾隆時的進士孫星衍於嘉慶九年(1804年)所撰寫的《吳郡老郎廟之記》,可以證明很多地方的人民都稱呼唐明皇為「老郎神」。


但是注意,這裡是「老郎神」,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叫「老狼神」。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這裡說的狼是一隻真正的狼(所以上面那隻請走開),它成精了。不要緊張,那是在唐朝,成精這事兒開放申請。


京劇曾經有劇目《老狼討封》,講唐王夜夢與魏徵同游月宮,魏徵以為吉兆,請於八月中秋與王同游月宮。介期狼神也往月宮叩拜。玉帝攜眾仙女載歌載舞,為唐王看見,回宮使百官子弟在御花園中演習仙女歌舞。魏徵與徐茂公商議十家國公之後前去學習。狼神聞之因往自薦教唱。唐王出獵回朝十分欣喜,俱有封贈。又命魏徵演唱,魏徵推說得子。次日魏徵進宮,將子藏在大衣箱內,魏子悶死箱內,唐王封為喜神,此時狼神亦來討封,唐王傳見,封為老狼神。


好吧,這是一隻會歌唱的狼。


贛劇的祖師爺也供奉老狼神。故老相傳杭州鐵板橋下有二十四位老狼仙師,贛劇以這二十四位老狼仙師為祖師。


這是一樂隊會唱歌的狼……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點擊播放 GIF/1323K



田公元帥


不管是不是玉帝的兒子咱都被人紀念!


沿海地區很多戲曲劇種供奉的祖師是田公元帥。戲曲祖師的故事大部分出在唐朝,這一個也不例外。傳說田公元帥是玉帝的三太子,因為酷愛音樂來到人間,成為唐明皇的樂師雷海青。


真實歷史上的雷海青擔任過「樂營將」的職務,既是演員,又是老師——「樂營將」大概等於唐明皇藝術學院的演藝部門,這個學院還有編輯部門。校長呢?當然是唐明皇自己了。


太平當然是好的。


安史之亂爆發,唐明皇倉皇逃亡西蜀,雷海青與梨園舊人、文武公卿被安祿山擄至洛陽。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雷海青(張衛東飾)


雷海青不肯為安祿山歌功頌德,以琵琶擲向安祿山,被割唇割舌,凌遲處死。


《長生殿》里的文武百官目睹這件事以後的台詞是:「大家都是花花面,一個忠臣值甚錢?雷海青,雷海青,畢竟你未戴烏紗識見淺!」


不管雷海青是不是玉帝的三太子,他的事迹稱為「節烈」大概並不過分。唐玄宗封他為「唐忠烈樂官」、「天下梨園都總管」。


有傳說他後來顯靈帶兵相救宋端宗皇帝,但見雲端有天兵天將,帥旗上的「雷」字上部被雲彩遮蔽,只看得見「田」字,因此被封為田公元帥。


他是福建莆田人,不知道這是否是沿海地區劇種多供雷海青為祖師的原因。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木雕田都元帥


太子菩薩


祖師爺也可以萌萌噠~


川劇所供奉的祖師稱為「太子菩薩」,是端坐在神龕或畫像上一個粉白瑩瑩的胖娃娃或兒童。


有關太子菩薩的傳說也很多,一說他是唐明皇的化身。也有人說他是上面《老狼討封》里死去的魏徵幼子。


二人轉里也有類似習俗,他們將一個洋娃娃額頭、臉上點起紅點。供奉在演出場所,新到的演員與男演員上台之前要去敬香,表示大家同敬一位祖師、同吃一鍋飯、同心同德。這個娃娃有個十分江湖氣的名字,叫做「大師哥」。有些像其他劇種有特殊地位的「喜神」。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大家也許心裡虔誠地相信這個胖娃娃能夠保佑他們自己平安,戲班日進斗金。但這尊神祇更多的是在藝人心裡,表示著他們對自己的事業、這方舞台的尊重,藝人間精誠合作的血脈聯繫,和一種恆久的神聖儀式感。


就像一位川劇老前輩說的:「唱到哪一天?唱到見『太子菩薩』方罷休!」


有師有徒,繼往開來,淵源流傳,這也是後台供奉祖師或者在心中供奉祖師的意義之一吧。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點擊播放 GIF/1582K



除去這些,還有一些劇種更多的說法,比如婺劇尊李漁為祖師,再比如泉州北管尊西秦王爺為祖師,還有梨園戲曲業保護神北斗星君,戲曲、雜技業祖師二郎神(蜀郡太守李冰之子,灌口二郎真君),梨園戲曲界祖師喜神、櫃神,皮影戲、木偶戲保護神金花夫人……


那是另外一些很古老的故事了。

梨園祖師排排坐,記得給他們過節哦!



祝天下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特別鳴謝


為小編做科普以及為文章獻聲的:


贛劇青年演員吳婷 西秦戲青年演員餘澤鋒


閩劇青年演員黃碧洪 婺劇青年演員季靈萃


撰文:筱聽芳、雪霽


編輯:雲南白藥



火熱進行中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嬉習喜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華戲曲微信公眾號)、中國文化報社品牌活動部聯合主辦,意在為青年戲曲演員創造向名師學戲的機會,同時,化傳承為傳播,讓更多年輕人領略到戲曲之美,尋求在互聯網時代推動傳統戲曲藝術發展的道路。本活動分為網路票選、名師傳承訓練營和彙報演出總決選三個環節。


具體怎麼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戲曲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名伶一世長情,顧正秋先生仙逝

TAG:中華戲曲 |

您可能感興趣

你們忘了我記得 醫師節滿滿祝福之外還有……
嗨,朋友!你還記得小時候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嗎?
媽媽不記得母親節,你回家的日子就是過節
教師節來了,還記得老師那句話嗎?
還記得嗎,我們的祖先叫炎黃!
你還記得班裡你們一起排擠過的那個女生嗎?
孩提時代,農村母親給咱們做過的經典吃食,你還記得嗎?
裝修遇到師傅這樣鋪磚,完工後記得給朋友推薦,他們會感謝你的!
寫給寶寶,請記得我曾這樣手忙腳亂的愛過你!看了不要哭哦!
痘痘你走開,你們叫我寫的記得看
我們小時候吃過的野果子,你還記得不?
你老家管知了叫啥,還記得它帶給你的歡樂嗎?
豆瓣日記:我們幫助最心愛的酒吧搬了次家,但我們永遠記得它
還未當爸爸狗哥已經惦記要三胎,萌萌午夜來詢問,師傅喝多了記不記得做過什麼?
逗比的假草帽一夥,還記得他們嗎?來給大家送歡樂了
哥們兒,投籃要記得看球筐,否則……
大明湖畔的舅母,你們還記得嗎?
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記得嗎?
父親節到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為什麼被爸爸打屁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