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國棟解傷寒:厥陰病之典型證為脈浮弱及消渴

國棟解傷寒:厥陰病之典型證為脈浮弱及消渴

國棟解傷寒:厥陰病之典型證為脈浮弱及消渴



《金匱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篇曰:

「1.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血虛而生風熱,風熱則陽浮,血虛則陰弱,陽浮則熱,陰弱則燥,熱燥相搏,即為消渴。氣上衝心者,必胃中有水氣,水為寒,不化飲食,故不欲食。心中疼熱,為虛熱客於胸中,虛熱擾胃故飢。心中熱,熱則知飢,胃中寒,水氣不行故不欲食,上熱下寒,故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者,乃胃中冷,胸中熱,蛔向上爬,食則氣逆而吐,故食則吐蛔。若誤以里實而下之,以寒治寒,更徹其胃中之熱,必陰盛陽虛而下利不止。


「2.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


寸口脈浮而遲,脈浮主氣盛,也主氣虛。脈遲主血虛,因勞而傷精耗血,故曰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此謂營血之內竭,衛陽之外浮,營衛俱不足,其人則消渴。蓋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陰陽互根,氣血互化。脈內之營血虧竭,則脈外之衛氣不足,其脈必浮而遲、或浮而弱、或浮而緩。衛陽浮則熱,營陰虛則燥,熱燥相搏,即為消渴。

厥陰病證之代表方是桂枝湯方。芍藥甘草益血氣以滋營陰而息燥熱,桂枝甘草通陽氣以平浮陽而祛水氣。營衛和則消渴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客 的精彩文章:

國棟解傷寒:手足厥逆的病理機制暨太陰病特點
國棟解傷寒:薯蕷丸方證用藥概析
治療紫癜妙方——茵陳五苓散
國棟解傷寒:「六經」與「六病」是兩種不同的辨證論治體系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TAG:中醫客 |

您可能感興趣

國棟解傷寒:手足厥逆的病理機制暨太陰病特點
國棟解傷寒:「少陰病,以二三日無證」,是無何證?
五味學苑: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一)
老中醫趙芝齡醫話:論治太陰病和厥陰病
郝萬山講傷寒論:講厥陰病提綱、上熱下寒證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2講—少陰咽痛證(2)、少陰病篇小結、辨厥陰病證並治概說
「四逆輩」治療太陰病,其用意深遠
厥陰病主方:烏梅丸的臨床應用
國醫大師方和謙:論少陰病治法!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6講—少陰病概要、少陰病綱要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7講—辨嘔吐、辨預後、厥陰病篇小結
厥陰病症治醫案338期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5講—辨太陰病證並治(2)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63講—厥陰病提綱、上熱下寒證(1)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4講—辯太陰病證並治(1)
少陰病96期
本想救人反招鬼,說說我得陰病的一次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