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中國茶與中國畫一樣,極佳的狀態,不是獵奇五光十色的萬千滋味,而是收心在一杯中,發現自己的真實性情。


文/姚華


每歲中秋,總喜歡將圓形茶一一搗騰一通。就著月光將唐宋元明清的茶法要領演變成煎茶、點茶、泡茶,一一鼓搗一圈,然後一一喝個遍。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茶(資料圖)


中秋古法煎茶,美不勝收

煎茶《因話錄·商部》說:陸羽始創煎茶法。又稱煮茶、烹茶、煮茗。《茶經·五之煮》的程序是:灸茶、碾茶、篩茶、煮水、投茶(在此要特別說說「育華」,以稍涼的開水止沸,以合適溫度煎茶,勿使太過,過則會熬出茶的澀味來,掌握得當便會煎出茶的精華)、酌茶、吃茶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茶聖陸羽(資料圖)


經過這一二三沸後,手中茶湯已同天上的月亮一起升格為文化產品,看似繁複的茶多事的秋在此已是充滿詩意的靈感。

儒家「中正守和」聚集了太多的人氣。「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蹭著月光不宿了,再取一塊茶餅灸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敷』,有之」。於是就著月亮「啜苦咽甘」,美不勝收。


文人騷客,飲茶悟道


難怪蘇東坡被再貶到海南島時,耳聞松濤,茶煎的波瀾壯闊順著茶煙竟發出「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的豪言壯句,傲世不如意的江湖,潤沁著世世代代的中國的茶香心道,大有李紳的「三禪不要問,孤月在中央」的味道。


於是東南西北風各有四方事,白雲處處通」,人人在月亮中飲茶得道開心,和王昌齡一起「豁然神機空」,一汪秋月高空「得與幽人言」。那個「言外之意,韻外之旨」的司空圖最得此境,「茶爽添詩句,天清瑩道心;只留鶴一隻,此外是空林」。看來把盞賞月即可穿越,又可當下,一樣的道心,一樣的境地,一樣的和合。


喝茶不僅是日常,更是藝術

蘇軾《荔枝嘆》一句「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請出了丁渭和蔡襄。前者始為北苑貢茶龍團鳳餅的公務員。將此茶向前推一步的蔡襄,創製出小巧玲瓏,餅面奢華,品質上乘的小龍鳳團。從而「龍團鳳餅,名冠天下」。我等平民,用王安石的話說:「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


看看書上的美圖還是取一塊老陝青磚折騰一下撩撩古風,瓦片置爐上灸茶、碾茶、篩茶,風向一轉,「投茶入瓶,以湯沃之」,沿著痷茶的方法向前走一小步,煎水不煎茶,多了「調膏」和「擊拂」兩個步驟,不僅有更貼心的茶味,還有幻化的「茶百戲」供人賞析,技巧升騰到藝術。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取一塊老陝青磚撩撩古風


藝術皇帝宋徽宗七湯點茶


讓我們醉倒的精緻的大宋時代,竟然出現了宋徽宗七湯點茶法「乳霧洶湧,溢盞而起」的盛景。真是心中有圓世界圓。欣賞精美絕倫的龍團鳳餅圖模,喝著盞中的「乳湯」,天地一片清潔。「一溪月色非塵世」,與那個美崙美奐的宋代帝王將相,逸士閑人一起把茶飲成一種文化圖騰,物質功能、精神內涵、靈性生命統統一盞茶,如黃庭堅的「碎身粉骨方餘味,莫厭聲喧萬壑雷」般讓世界颳起中國茶風,至此茶湯和月已共圓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喝著盞中的「乳湯」,天地一片清潔


明代以來盛行撮泡法


世上萬物沒有壓不出的普洱茶模型圖案,無論生熟。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停止生產用以點茶的龍鳳團茶之後,民間便時興用散裝茶葉泡茶並延續至今,是為撮泡法。


如明代陳師《茶考》載:「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雖是「殊失古人蟹眼、鷓鴣斑之意」,終是可以隨性泡茶喝了。來一泡古樹普洱,干茶色澤墨綠,芽葉顯毫,條索緊結,肥碩粗壯。湯色金黃透亮,綿滑順口,濃稠醇厚。蘭香馥郁,滿口環繞,山野氣韻突出且持久。口感微澀,勁道十足,味正而純,喉韻飽滿,回甘漸強,生津悠遠。葉底完整,嫩勻鮮亮,茶香繚繞,經久耐泡。單是這直爽的茶湯「四相」已和現代人融為一體了。忙忙碌碌中「偷閑」怡情,不失幸福。


收心於一盞茶,發現真性情


中國茶與中國畫一樣,極佳的狀態,不是獵奇五光十色的萬千滋味,而是收心在一杯中,發現自己的真實性情。與英國哲學家羅素說的「所謂幸福,就是身體的平安和靈魂的寧靜」是一回事。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發現自己的真實性情


「更吃一碗茶」,一輪圓月,「一藏圓光」,一次穿越,一次回歸。(編輯:若水)

其實中秋不只有月餅 還要用古法煎煮一杯好茶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安康姚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二十八回金母寶船渡高祖
很多人煉丹走火入魔 竟然只因誤解了它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熬煮還有這些方法 煎煮時注意五要點
雖然有了煎藥機,但這些傳統中藥煎煮法可不能丟!
煎煮中藥有講究 用哪種鍋比較好?
美好的一天,煎煮中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煎煮和服用中藥不是煎兩遍混合後再服下這麼簡單
煎煮中藥的正確方法,要注意這三點
煎煮中藥沒那麼難
煎煮中藥,你不得不知道的幾個常識
煎煮中藥到底洗不洗 中藥必須要了解的幾個事項
腸胃炎久病治不好,食欲不振,紅糖加上這個草煎煮,太有效!
中藥煎煮,你真的煎煮對了嗎?
細數幾種,不宜煎煮的中藥
如何有效煎煮中藥
中藥煎煮前要泡水嗎 專家這麼說
中藥不宜用沸水泡 怎麼煎煮中藥才對
煎煮中藥的常識,你肯定用得上
中藥煎煮真的那麼重要?!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別忽視這幾個細節
好藥師說葯|中藥煎煮學問多,注意事項都在這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