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越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5項準備

越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5項準備

隨著進入懷孕後期、甚至預產期前最後一個月,孕婦的心裡難免期待中帶著些許緊張;尤其是第一胎的准媽咪,感受更是強烈。雖然即將「卸貨」,但為了母體健康、胎兒能平安出生,仍建議和醫師、家人保持密切溝通,隨時做好準備較佳!



越接近預產期,你應該做的5項準備


從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的那一刻起,女性的體內便產生一連串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胎兒的成長、子宮變大變重等,初期到產前,都會對孕婦造成極大的身心影響。


盤點懷孕後期的不適狀況


醫師表示,到了懷孕後期,幾乎是許多准媽咪不舒服程度最嚴重的時期。


生理

從懷孕初期開始,黃體素的分泌讓腸胃道蠕動變慢;加上到了後期,子宮迅速擴大,往上頂到腸胃道、往下壓迫到大腸和膀胱等,因此更容易出現反胃、脹氣、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痔瘡、頻尿等癥狀。


沉重的子宮,也會造成下肢的血液循環變差,導致水腫、靜脈曲張等徵狀;更會壓迫到骨盆腔的肌肉與韌帶,出現拉扯、無力般的酸痛感。


心理


尤其是新手媽媽,愈接近預產期,心裡的期待與害怕也同時加深;期待的是新生命降臨,害怕的是自己能否撐過陣痛、生產等過程。


醫師補充,家庭成員數目的變化、長輩的壓力等等,這些焦慮、緊張的情緒交錯之下,往往讓許多孕婦萌生「早點卸貨」的想法;如果無法轉移注意力、持續鑽牛角尖,更嚴重者還會產生憂鬱的傾向。

減緩不適小訣竅


醫師表示,少量多餐仍是孕期的最重要飲食原則;用餐後,不妨外出散步,稍微活動筋骨,不但有助於消化,也能適當延展肌肉、減緩酸痛,還能讓心情平靜。平日坐著或躺著,記得在腰背處墊枕頭,給予支撐,減少不適。


更重要的是,有問題可主動諮詢專業醫護人員,切勿自行聽信網路傳言;正確的知識,可以讓自己的心比較篤定,不安和焦慮的感覺也能降低。


產前1 個月準備.從容迎接新生命


預產期前1個月,由於已經足月(37周),孕婦隨時都可能面臨生產的狀況。除了定期產檢之外,平日應多留意自身生理變化,如宮縮、出血、下墜感、破水等,尤其若發生早期破水、出血,就應儘快就醫;此外,也要關注胎動的頻率,若當天次數驟降,也應儘快就診檢查較佳。

除了上述的特殊狀況,基本上,大多數健康的孕婦都能夠在預產期順產;為了能更從容地迎接新生命的誕生,醫師建議,孕婦可提前1個月開始準備以下六件事情。


準備1 :家人陪伴支持


懷孕後期,孕婦的行動比較不靈活,建議至少有一位家人陪同產檢,不但比較安全,也會讓孕婦安心。


醫師更表示,若屬於高危險妊娠的孕婦,務必請家中長輩或先生一起陪同產檢(尤其建議先生每次都來),醫師會告知未來可能面臨的生產突髮狀況(例如生產時大出血),聆聽家屬想法、討論相關緊急處置並徵求同意等。

準備2 :評估生產方式


一般而言,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孕婦採取自然生產方式;然而,若經產檢確認孕婦有剖腹產的適應症(如胎位不正、子癇前症、前置胎盤、曾做過子宮相關手術、前胎剖腹產等),才會將剖腹生產的方式納入考量;當然也有少數特例,例如看時辰生產。事實上,絕大多數的醫師和孕婦,在產檢約32~33周,就能討論並確定生產方式(因為胎位不正或前置胎盤的情況,一般是在32周左右才能確定)。


醫師表示,每家醫院做法不同,但大部分醫師都能尊重孕婦的意願,只要提早且主動找醫師討論,在合理範圍內(且非面臨緊急狀況),可依照計劃書的內容執行想要的生產方式。


準備3 :待產場所選擇


無論選擇診所或醫院,醫師建議,最理想的狀況為「從產檢到生產都在同一個地方」,醫護人員才能完整掌握孕婦的狀況,給予最適當的協助;如果就近在診所產檢、但打算之後到醫院生產,仍建議提早到醫院產檢,千萬不要預產期前才到醫院報到。


不過,他表示,「若是高危險妊娠的孕婦,則建議儘早到醫學中心進行產檢、追蹤較佳」,醫學中心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並擁有相對充足且專業的醫護人員,能在緊急狀況給予及時的醫療照護,降低危及性命的風險。


準備4 :採購寶寶用品


大部分的孕婦,最晚都會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備好「待產包」,裡面包含媽媽用品(免洗褲、產褥墊、盥洗用具、衛生紙等)和寶寶用品(包巾、紗布衣、紙尿褲、毛巾等),以便於在醫院生產後使用。醫師表示,大多數的醫療院所都有推出待產包套組供孕婦購買,相當方便。


另外,考量到往後的生活需求,父母還可提前準備嬰兒床、兔裝、哺乳用品(吸乳器、儲乳袋、奶瓶、溫奶器、消毒鍋)、安全汽座、手推車等,讓寶寶從出院的那一刻(使用安全座椅)起,乃至於回到家中,都能享受家庭的呵護。


準備5 :孕期適當運動


基本上,整個孕期都可以運動,量力而為,以較輕緩的動作為主,如走路、抬腿、下肢延展(例如生產球)、游泳等,有助於強化肌肉力量,降低酸痛不適,之後生產也會比較順利。


醫師另建議,產前1~2個月,孕婦可嘗試練習「凱格爾運動」,有助於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不但能改善子宮壓迫造成的癥狀(便秘、頻尿等),還能讓自然生產的孕婦產程更順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新觀念 的精彩文章:

你肚子里的寶寶是男是女,你造嗎?
孩子爭搶玩具場面失控,她用一招就解決了,而且大家都很滿意
懷孕期間吃這個,寶寶健康狀況可提高30%

TAG:育兒新觀念 |

您可能感興趣

到了預產期還沒有反應,是過期妊娠嗎?
預產期快到了,孕媽你還在準備這不用準備的6件事嗎?
預產期越來越近,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待產?
即使沒到預產期,這三種孕媽也必須提前分娩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准媽媽都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預產期是怎麼推算出來的,預產期準確嗎?
到了預產期,要不要提前給醫生準備紅包,你是怎麼看待的?
預產期將近,這5件事要注意,堅持就是勝利!
預產期到了還沒有反應,腿都腫了,趕緊卸貨!
切記:就算還沒到預產期,有這3種特徵就要選擇提前生產!
快到預產期的產前恐懼?這樣做就OK了!
預產期到了還不生,孕媽你可以做點什麼?
這5種方法計算預產期更精準,相差還不到1天!
預產期真的准嗎?過了預產期還沒生該如何是好
急,急,急,預產期到了40周過了預產期寶寶卻未發動,等剖?
預產期到了,准爸爸應該做些什麼呢?
就快到預產期了,但我卻越來越後悔生二胎了!
預產期快到了,這些你真的都準備好了?產前吃什麼有助分娩?
孕晚期這些表現就是要生了,臨近預產期孕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