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看病小竅門
關注100歲,我的健康我做主
「看病難」是大家一直抱怨的問題。至於為什麼「難」,原因很複雜。既有客觀存在的「難」,也有我們給自己製造的「難」。醫療資源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等客觀存在的困難,並不是個人能解決的,也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但是,對就醫流程不了解而出現的看病困難,卻是我們可以避免的。
看病,要過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挂號。起大早、排長隊,在擁擠喧囂的挂號大廳苦等數小時,苦不堪言。為緩解「看病難」,各大醫院在窗口挂號之外,相繼推出了電話、網路、現場預約等多種挂號方式,卻常常被人們忽視。其實,只要找到技巧,照樣能成功掛上專家號。
身體不適,不要直奔大醫院
有的朋友,身體一不舒服就想著直奔大醫院,到大醫院經過半天的排隊、挂號,最後被醫生兩三句話就「打發」了。為什麼?因為小病、常見病在社區醫院就可以看。大醫院的專家是把一類疾病弄懂看透,而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對浩若煙海的醫學知識都有所了解,在常見病的治療上不一定比專家差。而我們的大多數疾病都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基本都能在全科醫生那裡得到診斷和治療。
如果社區醫院不能解決,也會向大醫院進行轉診。通常,很多大醫院會為社區醫院轉診來的病人開通綠色通道,免去自己挂號、找床位的麻煩。
隨著私有資本進入醫療行業,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私營醫院、診所也是不錯的選擇。相比公立醫院,一些私營醫院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讓看病更舒服。
不是所有疾病都得掛專家號
大醫院也分專家號和普通號。有的朋友會覺得「當然要看專家啊!普通號的醫生太年輕了,看不好病」。這句話雖然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對。
1.初次看病,掛普通號: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年輕醫生,在病人第一次就診時都需要做檢查、了解疾病情況。而這些檢查不管是誰開,結果都沒太大差別。第一次就診時,最好能選擇普通號,做好檢查和初步病情判斷。如果普通門診醫生覺得自己不能解決的,也會聯繫上級專家來查看。
2.疑難雜症,掛專家號:對於一些患有疑難雜症,已經去過了很多醫院,各種抽血化驗單、X 片、CT 等都是一堆,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明確診斷的。這時才需要掛專家號。
3.做好準備,把時間用在刀刃上:目前醫療資源不足是事實,通常門診看病也就 10 分鐘左右,因此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找病例、翻檢查報告上。不管是初次就診,還是複診,都需要準備好病例、就醫卡、醫保卡、身份證。對於在就診前已經做過很多檢查的,應該帶上檢查報告,並按時間排序,方便門診醫生翻閱。
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可點文章底部的「寫留言」
說出想說的話,小編會看到哦,

※愛吃棗的人,請注意!
※鍾南山院士:生病的一半問題都出在心理上
※3分鐘測試出你的關節是否健康
※小寒到了,「三九天」這些養生知識必須知道
※健康的答案,在於你的筷子夾起了什麼
TAG:康頤活過100歲 |
※看病要不要找老醫生?
※醫生看病也會遭遇無奈
※未來大家會怎麼看病?告訴你些醫療「黑科技」
※看病這件小事兒:醫生和患者都不容易
※一哥們去醫院看病,醫生告訴他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
※小媳婦看病,笑壞了醫生!
※知情權幫孩子輕鬆看病,吃藥打針看醫生不發愁
※醫生看病的對不容褻瀆
※看病的時候不要和醫生躲貓貓,坑死你
※醫生看病常常會看病人的舌頭?
※醫生給女性看病打麻醉:醫生給女性看病佔便宜
※我以為生了一個沒有睾丸的寶寶,去他醫院看病卻被醫生笑話我
※別讓醫生老了沒地方看病
※帶寶寶去醫院看病絕對不要對醫生說這3句話,否則受罪的是孩子
※林心如看病霍建華當主治醫生,親自給老婆看病,一臉認真都不想拆穿了
※震驚了!男子醫院看病 誰知醫生卻說這樣的話 竟讓男子當場暴走
※沒看病就讓醫生開「病假條」,醫生拒絕後竟遭掐脖子暴打!
※醫生生病了,是這樣看病的?
※女孩身體不適回家看病,爸爸卻給醫生說不用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