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理脾胃 脾胃養生有十個方法
1.饑飽要適度
宋代的蘇東認為,飲食適度是長壽的最基本條件。經常是「已飢方食,未保先止」,他認為這樣能夠「寬胃以養氣」。清代的尤乘認為:「飲不可過,過則濕而不健;食不可過,過則臃滯而難化」。所以很多的養生學家,都提倡在飲食方面要節制。
2.飲食速度要慢
在《養病庸言》中有提到:「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醫說》表示:「食不欲急,急則損脾,法當熟嚼令細。」咀嚼是食物消化的開始,是胃腸消化的根本基礎。因此,在飲食方面,講究細嚼慢咽。
3.飲食時間要定時規律
在《千金要方》中表示「飲食以時。」就是說飲食必須要定時,要有規律,才能夠使身體及時獲得維持生命的營養要素。
4.生氣後不要進食
僱人說:「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這說明了,在進食的時候要心平氣和,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都會影響到消化問題,應當儘力排除,這樣才有利於胃的消化。
5.進食謹和五味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從流,腠理以密。表示了主食和副食要多樣化的重要意義,食物要雜,並且多樣化,這樣才有利於健康,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6.飲食清淡為主
唐代藥王孫思邈提倡飲食要清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勿進肥濃、羹膚、酥油酪飲」等。他還主張「善養性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
7.飲食的甜和咸不要過度
《素問·奇病篇》中表示:「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吃糖過多的話會傷害到脾胃,並且生痰損害牙齒,容易患上消渴,也就是糖尿病。《千金要方》中說:「咸者傷筋,多食咸則筋脈傷。」現代的研究證明,鹽吃多了,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尤其是容易讓人患上高血壓,可以使人減少壽命。
8.食物溫度要適中
「適溫而食」,「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這是《內徑》中關於飲食寒熱要適中的忠告。食物過熱過燙過冷過冰,都會對消化道造成一定的傷害,過寒則會傷害脾胃,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要任意吃冷飲。
9.飲食要乾淨清潔
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禽獸魚蟲禁忌》中說:「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10.餐後養生很關鍵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食畢當漱口數次,令人牙齒不敗,口香。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則食易消化,益人無百病。飽食則卧,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99健康網(www.99.com.cn)

※脾胃虛,百病叢生!8種調理脾胃的方法
※脾胃虛弱有哪些癥狀 脾胃不和最佳調理方法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 六個按摩手法健脾胃,中醫養生
※如何調理脾胃 中醫調理脾胃的方法
※脾胃調理食療粥有哪些
※脾胃不好百病生,這些調理脾胃的方法你想不到!
※脾虛傷氣血老的快!調脾重在日常,5種調理方法養好脾胃
※脾胃虛寒如何調理 六種食物能調理脾胃
※養脾胃就是養元氣 中醫四個妙方調理腸胃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 按摩這些穴位可調理脾胃
※脾胃不好怎麼辦 調理脾胃的中藥有哪些
※如何給孩子調理脾胃
※脾胃老不好,到底應該怎麼調?國醫治療小驗方,四種方法調理脾胃
※脾胃的四種死法,喝茶摳腳補脾虛,你沒看過的中醫脾胃調理大法
※老人保養脾胃的4個方法,按這幾個穴位緩解脾胃虛弱
※脾胃失調養生法:多喝3種粥
※小兒脾胃虛弱的調理法
※養肝也要潤脾,「脾氣」不好,吃點身邊這些食物,調理脾胃肝凈生活
※食療養生調理脾胃虛 一月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