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持續火熱進行中,我們已經與大家分享了很多參賽作品,猶豫的小夥伴趕快來投稿吧!切記要未經任何發表的原創稿件,而且我們會保留修改權哦!


詳情點擊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學全球有獎徵文活動通啟。


作者簡介

魏明慧,女,1989年生人,祖籍黑龍江。現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道家之道若用於政治治道之上,有其獨有的作用和境界。統治者回歸於自適自化而讓一步,使人人各適其性,從而達到「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的境界。


文/魏明慧


摘 要

本文就道家的治道思想進行簡單的解釋,分析道家的老子、莊子和黃老學派在治道之學上的差異與關係,並舉例道家治道思想在歷史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治道」是什麼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儒家經典《易經·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傳統中,陰陽是不同的兩極,又相輔相成,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朗朗晴空之中,是交相輝映的日月。中國傳統的治道思想主要分為注重德化的儒家、注重道化的道家和注重物化的法家三大系統。這三套思想模式都產生髮展於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並完成其在義理層面上建構,其現實上的實際運用是在戰國及秦漢統一之後的政治制度形態上完成的。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牟宗三先生(資料圖)


「治道」究竟是什麼?牟宗三先生曾解釋說:「治道就是治理天下之道,或處理人間共同事務之道。其本質就是『自上而下』的。」所以說,治道者的格局越廣闊,則人們亦會隨之變得越廣大精深。雖說中國的治道之法分德化、道化、物化,其內涵長短不齊,偏全不一,然而其中皆有深遠之義。


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指》中把治道德之學的一派命名為道家,後人沿用了這一稱謂。道家的社會化思想是順乎自然,無為而治。道家以「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本,強調要把人和社會納入到自然運行的循環之中。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這個大集合的一個子集。老子認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失去了本身的自然本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解救的辦法唯是: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人性的異化和扭曲是違反自然的,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物質化的社會風氣,所以說老子所提倡的「不尚賢」,並不是不崇尚聖賢智士,而是不要將崇尚聖賢作為人「尚賢」的主要目的。同時,不要將金錢、爵位作為聖賢人的獎勵品。人性是如此,社會作為自然的組成部分,亦是如此,社會的自然狀態就是保持著合於道,治理社會的治道思想同樣沿襲了老子的「不尚賢」意志。

儒道哲學之間的差別


道家所批判的是,社會發展帶來人的自然性泯滅。《莊子·庚桑楚》:「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這裡的「性」是指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依照本性而動,就是「為」,如果添加了自然本性之外的東西,就是不真實、虛偽的了,這種「偽」會「侵其德」、「削其性」。


所以,將仁、義、禮、智、信作為規範人性標準的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是截然相反的。道家認為禮法是不合人情人性的,是多餘的東西。


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屈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虧也,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索而游乎道德之間為哉?使天下惑也!

「常然」是自然的狀態,是剔除人為因素的。世間的標準是非一定的、非恆久的,所以對於彼來說合適的,對於此來說未必一定合適。所以,人應該充分了解自己適合怎樣的狀態,而不能削足適履。「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而得,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混沌原本是沒有面貌的,北海之帝和南海之帝為了報答他,為他鑿了七竅,然而混沌卻死了。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往往是在他人的評價中進行改變的,他人意見構成了一個所謂的成功的模版、完美的模型,干擾了人們主觀的判斷和價值觀的形成,成長為合乎社會價值觀念的社會人。道家思想顯然並不追求這個,而是主張不受他人意見影響,不為社會價值觀所左右。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梁啟超先生(資料圖)


梁啟超先生曾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說道:「道家哲學,有與儒家根本不同之處。儒家以人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類心力為萬能,以道為人類不斷努力所創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為萬能,以道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變。」道家是追求自行、自信、自醒的,追求道的絕對渾圓,自然自足,這就是「道法自然」。個人對自性的追求是脫離形式的枷鎖,達到「自適其性」。這個「性」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的德性,而是自然之性,是超乎自覺的神隱。這種「自適其性」是「無為而治」成為可能的群眾基礎。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


就歷史實踐而言,道家無為的要義,首先在於不先入為主,不預設某個固定的治理模式、治理目標以為『本』,也就是不搞教條主義、本本主義那一套;其次在於以因循為用,也就是因應萬物之情、遵循萬物之勢,法度的運用以適應時代和物理為準,所以機動靈活,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老子的「無為而治」就是不要自作聰明地去制定什麼規則制度,創造輕鬆的社會環境,讓社會自然發展,奉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提倡「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反對「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所以,道家的治道思想認為:管理社會的政令越寬鬆,民風就會越淳樸。如果國家的法令制定的過於精細,人們就會更加精細,盡全力去鑽研法律的縫隙,那樣的話,社會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理。


老子似乎早已看清這一點,所以,他認為統治者應該不要有為,社會管理越簡化越好,「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此「一」就是「道」 ,就是「無為」,就是解答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公式,自然也是治道最便捷的路徑。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貞觀之治(資料圖)


唐太宗取得「貞觀之治」的成績,並非全部是因為他的文韜武略,他自己曾說:「以天下之廣,安可獨斷一人之慮?」高宗、睿宗、玄宗都推崇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司馬承禎在勸誡睿宗無為無事養身時,說:「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信無所私,則天下理矣。」還說:「無為之旨,理國之道也。」


黃老學派對「無為」的闡釋


道家最重要思想流派之一——黃老學派,則吸收了老子的入世治世的思想,把老子的思想作為其方法論依據,對老子的「無為而治」進行了「有為」的闡釋,吸收老子的道德思想,認為天道是深奧的,其表現出的特徵和現象對治理國家社會有極大的指示作用,人們不能違背,應該順應天道的發展來治理國家,得之則生,失之則亡。


聖人裁物,不為物使。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民,故功作而民從,則百姓治矣。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無,非所人而亂。凡在有司執制者之利,非道也。聖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歿世不亡。與時變而不化,應物而不移,日用之而不化。


根據《管子·心術》記載,黃老學派講道和聖人,最後都要落實在一個「治」上,並不都是務虛的。儒家所提倡的治國、平天下,通常是用治家來比附治國;而黃老學派講無為,則常用人的身體來比附治國、平天下,認為人身上最重要的器官是心臟,其它的器官相對是次要的。心要靜不要亂,各個器官的功能不能亂;統治者講相當於人體的心臟,是十分緊要關鍵的元素。各級官員相當於器官,各自執行自己的功能。黃老道家的「無為而治」是作為控制手段而使用的。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靜能制動(資料圖)


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耳目者。視聽之官也,心而無與於視聽之事,則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術者,無為而制竅者也。故曰君,毋代馬走,毋代鳥飛,此言不奪能能,不與下誠也。毋先物動者,搖者不走,趮者不靜,言動之不可以觀也。位者,謂其所立也。人主者立於陰,陰者靜,故曰動則失位。陰則能制陽矣,靜則能制動矣。


這段主要講了三個治道之理:一是統治者不要自矜己能,做原本應該下面官員應該做的事情,不胡亂干涉事物;二是要遵循「靜因之道也」,「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其意在不要人為的改造事物,順其自然,不要在事物來到之前就急忙反映,應該是物至而後動,因勢利導之,避免主觀性錯誤。這一觀點與儒家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觀念相反,黃老道家的觀點也不是完全的被動,而是要人們認真的觀察,對事物有了深入了解之後再採取行動。三是「無為而制竅」,是指用「無為」控制「有為」,以「動」制「靜」,以「心」制「竅」,以君制臣,以宏觀調控的方式控制。


道家之道若用於政治治道之上,有其獨有的作用和境界。統治者回歸於自適自化而讓一步,使人人各適其性,從而達到「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的境界。在具體實施上,雖然會有打折扣,然而人們在觀念上德化、道化意識很清晰,肯定這種治道的精神境界,在其生命中亦會起到指導性作用。道化的治道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只是取其義而用之,因為道家治道方針缺乏獨立自足點,它與德化的治道不同。


德化的治道是根植於倫理和性情的,禮樂制度為其外在形式,尊尊親親為其內在動力,組成維繫社會運轉的不可卻少的基礎。秦始皇主張嚴刑峻法;元豐年間宋神宗的「干剛獨斷」,印證了權力的高度集中和簡單粗暴的用權是會受到社會的強烈反擊的,單純使用法家的方法並不能到達治道治國的目的,所以,法家都是以「內法外儒」、「陽儒陰法」的方式參預政治。儒家作為古代統治者政治統治的外衣,為其統治增添了許多溫柔的色彩。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老子對於引導社會的方法,是不教民眾複雜的社會觀念,人們自身會用行動來引導人們的生活。道家思想認為社會的進化過程中附加了許多人為的價值觀念和制度規範,人們在推崇這些價值觀念和制度的同時,也模糊了自身的天然屬性,破壞了社會的自然屬性,同時,社會的文明進步也伴隨著各種欺騙、犯罪一同出現了。


儒道兩家的治道思想看似有千差萬別,但是在某些的方面是一致的,有些理論甚至有異曲同工之妙。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能體會到道家的「以百姓心為心」與儒家「以己心體民心」、「推己及民」的理論是有相通之處的。另外,老子主張重視德、信,從自身做起,將自己的德行向外擴展,影響周圍的人,以至惠及四海。

無為而治:道家的道化治道思想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資料圖)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這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內聖外王」理論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老子在具體操作上是按照道家的方式進行的,「以聖人慾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並不大張旗鼓地推崇人們遵從自己,而是採取欲先必後的方法,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使人們不感到逼迫、強制,移風易俗,自然而然。


小 結


道家的思想流派主要分為老莊派和黃老派。老子的思想主要是作為一種統治的方法論來使用,其核心的「無為而治」是其思想邏輯的主體。老子之於莊子、黃老派,就好比孔子之於孟子、荀子;莊子沿襲老子反對社會制度規範對人性的限制一面,走向對社會文明的全盤否定;黃老學派則根據老子無為的思想,作出方法論,成為治理國家的社會思想和政治手段。


黃老學派的理論則在西漢前期大放異彩,在漢朝初期的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司馬遷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提到過這種理論。在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指》中,對道家理論的社會功能評價最高也最多;其它各家,司馬談都在肯定其優點的同時指出了缺點,唯獨道家,司馬談褒美不絕、不貶一詞。(編輯:憶慈)


溫馨提示


「道化天下 世界玄同」有獎徵文活動投票環節開始啦!歡迎投下您尊貴的一票。投票以後,移步評論區留言,就有機會在投票結束後獲得精裝版《白玉蟾真人全集》一套哦,快來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第五十九回救性命道人饋魚
道在目前:初入道門的居士如何修道?
小年日要祭灶神 你真的了解這個習俗嗎?
世界和·同相聚」:邀您共賞2017南宗道教春晚
回家:返鄉路上搭車的神秘男子 竟已離開人世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文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無為而治 這是道家思想治國的完美範本
道家文化之道家和道学
道家「天人合一」的茶道思想
道家和道教的性觀念
《道德經》與道治天下——道家和道教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功用
《紅樓夢》中的道教人物、道教活動與道家思想
道家的無為與逍遙
必讀!《道家文化與道教的差異》-游鳯道人
從道家到道教的人學思想演變
道家經典名言名句,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學、道家及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談起百善為先,怎能不提道家、道教與孝道呢?
文景之治與道家有什麼關係?
道家處世之道
道家思想的十大精髓!
道士口中慈悲蘊含了三種道家思想
道袍:穿在身上的道家文化
道家、道教,道醫、中醫,一次把它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