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的唐代就有地稅了,是為了應對災荒年徵稅的

在中國的唐代就有地稅了,是為了應對災荒年徵稅的

在說唐代的地稅形成的之前,先說下唐朝的賦稅制度。 在唐朝初年實行的是租庸調徵稅方式,但是在安史之亂後,均田制瓦解,租庸調的徵稅方式難以彌補國家虧空,國家就廢止已經陷入困境的租庸調製度,統一按照每戶的實有田畝和資產徵稅。每年分夏秋兩次納稅,是為兩稅法。

在中國的唐代就有地稅了,是為了應對災荒年徵稅的

網路配圖

一、 在唐朝前期,戶稅和地稅自出現後,始終是與租庸調並行的。

二者須然同屬國家稅收,卻有著兩根本不同:第租就庸調是「以丁身為本」,按丁口徵發賦役;戶、地稅是以「資產為宗」,按資產、田地的多少納稅。第二,租庸制度規定王公貴戚、品官勛爵和不定居的商賈等都有一定的免除特權;戶、地稅確是王公以下,一律交納。無田商戶也要按資產分戶等,交納戶稅,這些區別,決定兩者不同的命運。

二、戶稅和地稅是唐代兩項重要的稅收。

戶稅是按資產分等,依戶納稅。就現有的史料而言,關於戶稅的最早記載見於《唐會要》卷九一:「(高宗)儀鳳三年八月二日詔:『……宜令王公巳下,百性巳上,率口出錢,以允防閣、庶仆、胥士、白直、折衝府仗身並封戶內官人俸食等料。即依戶次,貧富有殊,載詳職務,繁簡不類。率錢給用,須有等差。」這種「依戶次」「率口出錢」的作法,顯然巳是交納戶稅了。

在中國的唐代就有地稅了,是為了應對災荒年徵稅的

地稅是按田畝納稅糧,系由義倉稅演變而來,。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唐朝政府令天下建立義倉,規定王公一下皆是畝稅二升,義備凶年。大約從高宗時起,因財政拮据,開始用義倉粟彌補虧空,義倉逐步向國家政規稅演變、「地稅」一詞也正式出現。至遲在唐中宗時,地稅以齊身於國家財政收入體系。

在中國的唐代就有地稅了,是為了應對災荒年徵稅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魏安釐王為何討厭自己的兄弟信陵君?
消失的文明:揭謎失千年的神秘古國
古代那些被稱為「千金」的「極品帥哥」們

TAG:趣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已經脫離了饑荒年代,卻把腦子留在那裡
故事:老爹曾經救了只狼,饑荒年代,餓殍遍野,我家卻每餐有肉
在饑荒年代,人們也用它來充饑
沒想到一種荒年可以充饑的植物,居然會有這麼多養生奧秘!
農村饑荒年代的「救命娘」,味道香甜是很多人兒時的留戀
竹子開花百年難遇一次,曾經在饑荒年代幫助了許多人!
農村裡須受到「虐待」才長高的蔬菜,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
農村的常見「殺手」,卻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農民靠它致富
災荒年,糧食缺乏,女子在家偷吃,丈夫打罵,兄弟卻說好
農村裡菜園裡的「紅色鞭炮」,在饑荒年代可是救命糧
故事:捨身救下受傷母狼,豈料饑荒年代,總有野雞野兔死在家門口
荒年用來充饑的野菜,原來是1味止痢止血消腫的中藥
古代荒年吃什麼?易子而食、吃腐肉都是真的!殘忍至極
故事:饑荒年代,母親捨命相救一隻獾,哪曾想它竟會如此報恩
饑荒年代,老一輩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為什麼呢?
饑荒年代人吃人,一意孤行要娶親,道士勸阻無人聽,終招滅門之災
古人為什麼不「待見」蛇?蛇年災害多荒年多
財主荒年本想屯糧賺昧心錢卻忽然放糧後來才知是狐精替他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