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互聯網+科普」需多元主體參與 讓科學「跑」在謠言前

「互聯網+科普」需多元主體參與 讓科學「跑」在謠言前

呼喚互聯網時代的科學精神——


讓科學「跑」在謠言前面(深聚焦·科學素養培育②)


●讓更多的人成為網路謠言的「絕緣體」,將謠言消滅於萌芽之中,謠言的廣泛傳播就會有難度。

●現實中,有些科學家在心態上對科學普及存在「彆扭」情緒,帶有長久以來的偏見與誤解,因而致力於科普教育的科學家並不多。


●踏踏實實做科普、認認真真傳播科學精神,是微時代逐漸稀少的堅守與純粹,是在充滿了噱頭、標題黨、博眼球的海量文章之外的一眼清泉。


「蘇打水能防癌」「吃素有利於身體健康」「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很大傷害」……近日,中國科協發布的2016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引發了不少公眾的關注與討論。


人們一方面感嘆謠言的以假亂真,一方面深感無奈,身邊不少朋友一不小心就成為謠言的轉發者和受害者。

相比多年前,我國公民的整體科學素質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根據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的調查,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6.2%,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但這仍與西方主要創新型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在10%以上的水平有差距。2008年,美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就已經達到28%,2005年瑞典公民中這一比例已達到35%。


提升公眾的科學素質,呼喚互聯網時代的科學精神,讓科學「跑」在謠言前面,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互聯網是一柄「雙刃劍」


隨著2016年我國網民數量和微信月度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突破7.1億和8.5億,「互聯網」已經成為公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與傳統媒介相比,互聯網正以更迅疾的速度普惠更廣闊的人群。


但是互聯網是一柄「雙刃劍」。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就曾直言,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信息良莠不齊,不科學不「靠譜」的「心靈雞湯」、八卦謠言誤導公眾、危害社會。

回想幾年前,2011年,日本發生的9.0級強地震引發核泄漏事故,在我國不少地區曾掀起一場搶購食鹽風波,2007年廣東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黃葉病的香蕉會得癌症」的謠言致使香蕉價格大幅下跌,蕉農損失慘重。這些現象一方面折射出網路已成謠言集散地,一方面也凸顯了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緊迫性。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謝燦研究員說:「科學本質是滿足人類的好奇心,包括對自然界的好奇心或者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但互聯網在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的同時,卻也利用了這一心理,讓謠言得以快速發酵和傳播。


每每收到長輩和朋友們用微信發來的類似《注意,空腹喝牛奶等於慢性自殺!》《冬天,這些水果不能吃》之類的文章,許多科研工作者都會深感無奈,在他們看來,迅猛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給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載體和渠道的同時,也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許多專家曾呼籲,在謠言已經廣泛傳播之後,再去糾正和挽回,效果往往不理想,補救的成本也會相當高。而如果能在謠言產生之前就提前做好相關的科學普及工作,讓每一個人、每一位網民都能成為網路謠言的「絕緣體」,將謠言消滅於萌芽之中,謠言的廣泛傳播就會有難度。因此,科學素養的提升,科學知識的普及,在互聯網已經廣泛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當下,至關重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新疆先民種植粟黍約始於3500年前
全球化進程中的時間標準化
《科學》雜誌選出十大科學趣聞:你可以比霸王龍跑得更快
中國出版:文化與科技融合前行
日太空探測器首破解金星微笑 由山脈高地造成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科普創作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結合——「科學+」創作主題沙龍
吉森宣言——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
為純科學呼籲
「科學與技術」,不完全是「科技」
投資是藝術還是科學
交互隱喻與涉身哲學 ——認知科學新進路的哲學基礎
科學與基督信仰
炫酷科普通過「科學之夜」走進申城 擴大市民接觸科學的「表面積」
達芬奇與魯班對話 藝術與科學融合
自然藝術的科學與色彩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到訪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並舉行學術討論會
通聯數據首席科學家蔣龍:以人工智慧助力科學投資
NSR專欄:「科學與技術」,不完全是「科技」
俗語與科學的有趣聯繫:論專註力
通聯數據首席科學家蔣龍:人工智慧、大數據助力科學投資
劉鵬教授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教學研討會作主題報告
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發表演講
達·芬奇與魯班藝術科學展舉行
海洋基礎科學問題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學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二級學科有哪些?
中國需要「求真」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