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摒棄開放手術和腔內修復等傳統方法的劣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專家另闢蹊徑,在春節前夕採用雜交技術重建全腹腔內臟分支血管,治癒了一名即將破裂的胸腹主動脈瘤患者。


經檢索,該手術在全國範圍內較少開展,在湖南省內更是開創了相關技術領域的先河,充分標誌了湘雅醫院血管外科在大動脈微創治療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專家組進行第一期開放手術重建全腹腔內臟分支)


今年71歲的歐嗲嗲是婁底市新化縣的一名退休醫生,也是原湖南醫學院65級的校友。前不久,歐嗲嗲自己摸到腹部有一個搏動性包塊。CT檢查顯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最大直徑達到7厘米,隨時有破裂的風險。


不甘心放棄治療的歐嗲嗲帶著CT片來到湘雅醫院血管外科門診找到王偉副教授。王偉副教授發現歐嗲嗲的腹主動脈瘤已經累及了包括雙側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腔干動脈幾乎所有的腹腔內臟分支,屬於處理非常棘手的胸腹主動脈瘤。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專家組進行第二期微創手術腔內隔絕胸腹主動脈瘤)


據悉,如果採用傳統的胸腹聯合切口行手術切除,患者創傷大、死亡率高;而全腔內的方法重建所有內臟分支,則技術要求高,手術費用更是天文數字,且國內鮮有開展。為此,王偉副教授提出,是否可以採用雜交技術治療歐嗲嗲的胸腹主動脈瘤。


雜交技術,就是結合開放手術和腔內修復各自的優勢,先行內臟血管轉流術,再行微創腔內隔絕術。儘管湘雅醫院血管外科先前已經成功開展過雜交手術治療腹主動脈瘤,但是重建全腹腔內髒的四根分支血管,省內還沒有先例。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造影顯示瘤體成功隔絕,重建內臟分支血管通暢)


為此,血管外科主任黃建華教授組織全科病例討論,評估了手術的可行性及手術風險,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1月16日,由黃建華主任、王偉副教授、蔡舟博士和周峰醫師組成的手術組為歐嗲嗲實施了第一期開放手術,從雙側髂動脈行人工血管搭橋,重建了雙側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腹腔干動脈。


1月24日在DSA手術室,由黃建華主任、李剛教授、王偉副教授和周峰醫師給歐嗲嗲成功開展了第二期的微創腔內隔絕術。術後恢復良好的歐嗲嗲第二天即下床活動了。


婁底七旬老人患腹主動脈瘤,瘤體直徑7厘米隨時破裂!



(術後歐嗲嗲順利康復)


據黃建華教授介紹,腹主動脈瘤在老齡化社會並不少見,被稱為埋藏在老年人體內的定時炸彈。近年來,湘雅醫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腹主動脈瘤以及破裂型的腹主動脈瘤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科在大動脈分支重建方法開展了一系列的新技術,如煙囪技術、開窗技術重建內臟分支,吸引了省內外患者慕名前來就診。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血管外科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讀懂人體器官的「自白」 遠離節日病
大學生患上病理性賭博,輸了借網貸1年欠賬30萬!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長沙女孩自稱公司董事長瘋狂購物!
春節期間不宜懷孕說得太對啦,速來圍觀理由!
一個寒假,孩子這個部位最易受傷害!家長知道嗎?

TAG:湖南醫聊 |

您可能感興趣

腎動脈瘤破裂險丟命!4個彈簧圈解危難!
中年女子眼瞼下垂還頭痛,醫生說,顱內動脈瘤破裂前兆!
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隨時沒命,醫生做手術像「拆彈」
47歲女子突然昏迷呼吸停止,動脈瘤三次出血急送醫
動脈瘤樣骨囊腫
湘鄉男子動脈瘤破裂失掉全身三分之二血,兩次「換血」撿回一條命
衡陽47歲女子突然昏迷呼吸停止,動脈瘤三次出血急送醫
奶茶這麼致命嗎?女子就吸了一口,結果顱內動脈瘤破裂了
丈夫突發主動脈瘤破裂,搶救後仍未脫離危險!求好心人救救我的丈夫!
50歲以上應定期篩查腹主動脈瘤
警告:這種頭痛可能是腦動脈瘤破裂,小心中風
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需要檢查什麼?什麼情況下顱內動脈瘤會破裂
繼發性腦損傷對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的影響
中風、心梗、間歇性跛行突襲 胸、腹主動脈瘤如定時炸彈
周末急診:一次與顱內動脈瘤手術的「零距離」接觸
腹腔鏡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盲腸癌和中結腸動脈瘤
預防性治療未破裂動脈瘤
識別「腦動脈瘤」,遠離腦出血
喝奶茶導致顱內動脈瘤破裂?專家:這種「不定時炸彈」不能等
家族性與散發性顱內動脈瘤破裂風險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