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書房,中國意蘊集聚之處;文具,文人雅士揮毫潑墨、行文作畫之用具。自古起,文房用具便為文人雅士探索藝術、追求悠閑雅趣生活的必備之物,不但要求用具實用,更要注重藝術雅緻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而最具代表性的,則莫過於,被譽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這是中國文人對文房用具的追求。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四寶中,筆為首。作為舉世無雙的書寫工具,中國的毛筆寫出的線條,可柔可剛、可粗可細、可潤可枯,變化之多,為任何硬筆所不及。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一個好的毛筆要合乎四個標準,號稱「毛筆四德」,就像君子有「仁義禮智」四德一樣。尖: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齊: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圓:毫毛充足,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健:筆有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我國最有名的毛筆是出自浙江湖州的湖筆,被譽為「筆中之冠」。《湖州府志》載:「湖州出筆,工遍海內,制筆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璉村」。湖州的善璉鎮,也被稱為湖筆之鄉。湖筆選料精細,製作精湛,「尖、齊、圓、健」四德齊備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以羊毫筆為例。善璉制筆匠人從身體健壯的育齡公羊身上選取具有鋒穎的毛料,筆料、水盆、結頭、裝套、鑲嵌、蒲墩、擇筆、刻字等十二道流程120道工序,最終製作出縱筆順利、運轉圓潤、用鋒中正、能提能按的極致羊毫筆。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墨,給人的印象似稍顯單一,卻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效果。藉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且歷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滄桑歲月,仍然字跡清晰、神采奕奕。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墨可分為實用墨和觀賞墨。實用墨主要用於書法和繪畫及醫藥等,講究內在質量和實用效果;觀賞墨也稱珍玩墨,主要為欣賞珍玩,不為書法之用。其形狀多小巧玲瓏,大不盈寸。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中國墨以徽墨最富盛譽,歷千年而聲名不減。徽墨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舔筆不膠、經久不褪、馨香濃郁、防蛀等特點。不過因研墨頗費時間,目前文房中用的墨多是墨汁了。墨的地位也基本已被墨汁所代替。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紙,是傳遞人文與情懷的載體。或豪情萬丈,或憂國憂民,或感慨江山,或情信家書,皆透過這薄薄的紙張,準確地把這些情感傳達出去,併流傳下來。我國現存的古書畫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宣紙創作並裱裝的,有的已歷上千年,仍然色澤清高,質地完好。宣紙也因此有「紙壽千年」之譽。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文房四寶,最後為硯。書法創作中,硯的作用不如筆、紙、墨那樣直接,它的優劣,都要通過墨才體現出來。然而,文房四寶中,卻數其最為貴重。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書畫之道,不全在於作品的成敗,還有怡情養性,這方面數硯為上。它是文房中是實用與鑒賞,結合得最好和最理想的,所以歷來選硯都以品味為先,實用尚在其次。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硯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種類之分,最負盛名的屬廣東產的端硯和安徽產的歙[shè]硯。其中歙硯有寒冬儲水不凍、盛夏儲水不腐,洗濯蕩滌即清,擺設雅緻得用等特點,蘇東坡稱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除文房四寶外,其實還有樣文房用品,同樣不可或缺。它就是筆擱,或稱筆格。筆擱是擱筆之物。根據不同形狀,亦稱筆枕、筆山,也有稱筆床。民國年間的古玩家趙汝珍在他《古玩指南》中如此描述:「架筆之物,作書畫時在構思或暫息時借筆格以置筆,免致畫筆環轉污他物,它為古人書案上最不可缺少的文具。」



文房雅器 載道千年



書家畫者筆下的墨色淺淡變化,水墨之間深邃、空靈,書畫世界的層次與秩序……這些都需要一套好的文房用具來實現揮灑自如的效果。文房之美,應世人共賞。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拾遺 的精彩文章:

支付寶搞了一個年度賬單,網友各種神P圖,杜蕾斯最牛
北京保利拍賣這些年來天價成交的中國古代書畫
湖山隱跡——林海鍾國畫作品展
「翠色天青」 ,龍泉古瓷

TAG:左右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言語斷道?文以載道?
青銅器:「器以藏禮」,「物以載道」
帶你走進文房的世界 閑情雅趣,器物載道
【室以載道】朗讀者1
書以載道
文以載道,東方風骨
器以載道 物以養心
文以載道:文學創作的最高境界
物以載道,中國傳統器物之美!
1901年的慈禧迴鑾:沿途官員鋪張獻媚,當地百姓怨聲載道
16字口訣:以詩化武 以文化人 以演載道 以修養心
垃圾車經過周圍村莊臭氣熏天老百姓怨聲載道
「文以載道」紀念「四一二」事件
顧景舟瓜梨壺350萬落錘領跑保利「紫泥載道——紫砂壺」專場
焦點人物//阿米爾·汗 印度電影史上的「影以載道者」
壺以載道 銘以教子——西泠八家陳曼生父子傳唱經典 西泠春拍
以藝載道——天應書院書法班剪影
宗經載道「深亦活」
書畫家李俊邑:詩書畫印,皆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