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晝夜溫差大 倒春寒如何養生
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經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這種使人難以適應的「善變」天氣,就是通常所說的「倒春寒」。
俗語「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說的就是這初春的天氣。最近兩天,全國有地方連續數日的降雨,使得氣溫驟降。
倒春寒常擊倒三種人
「倒春寒」天氣容易誘發多種疾病,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會乘虛而入,導致多種疾病流行、複發與加重。以下三類人常會被「倒春寒」擊倒。
一是老年人。由於老年人熱平衡能力較差,抗病能力下降,且循環系統功能減弱,所以最易受到「倒春寒」危害。一些慢性病患者血壓波動增大,最易誘發中風、心肌梗死等,高血壓、腦出血發病率明顯增高,這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寒冷刺激興奮度增高,全身皮膚表層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阻力增大,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二是兒童。由於其免疫功能相對較弱,兒童對「倒春寒」難以適應,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
三是「時髦」的女性。她們往往要風度不要溫度,過早地減少著裝,因為女性膝關節對冷空氣的刺激較男人更敏感,遭受冷空氣侵襲後,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之,易引起風濕性關節炎。
倒春寒如何健康養生
一、不要認為氣溫暫時升高就馬上脫掉冬裝,早晚的氣溫比較低,因而要注意保暖。
二、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雞、鴨、瘦肉、蛋類、蔬菜、水果等。
三、保證室內及時除塵通風,從而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四、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多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從而改善心肺功能,讓身體更好地進行調節,適應春季多變的氣候。
五、多喝水,不僅有利於保持血流暢通,而且可以預防呼吸道疾病。
六、慢性咽炎的患者不要亂用抗生素 。早春時節,不少人的慢性咽炎又開始發作。很多人以為,慢性咽炎既然是炎症,就需要用抗生素治療。這是一種常見的認識誤區。慢性咽炎並不一定是細菌感染造成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濫服抗生素反而可能會導致咽喉部正常菌群的失調,引起雙重感染。
七、吃水果也要因「病」而異。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宜吃柑橘、柚子、草莓,但冠心病患者不宜吃含水量較多的西瓜、椰子等,以防增加心臟的負擔、加重水腫。腸道疾病患者宜吃荔枝、紅果、石榴、蘋果、柿餅,忌食生棗。 肝炎患者宜吃橘子和鮮棗等含維生素C較多的水果,有利於肝炎的治療和恢復。經常便秘的人可多吃桃子、獼猴桃、香蕉、橘子、西瓜等「解秘」水果。肺氣腫患者宜吃枇杷,因為枇杷有降氣化痰、清肺和胃的功能;哮喘病患者宜吃梨和荔枝。貧血、低血壓患者宜多吃梨和草莓。
八、春季養肝忌酸澀、油膩和酒。春季為肝火旺的季節,春季養生重點在於養肝。肝火旺,則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中醫認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也就是說,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會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調節肝火。如果多吃些山藥、蓬蒿、馬蘭頭、韭菜、雞肝等,對於清肝可起到恰到好處的作用。而肉類等油膩食物在春季不宜過多進食。酒精是肝的頭號大敵。飲酒過度也會使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脂肪肝。建議春季養肝要做到忌酸澀、忌油膩和忌酒。值得提醒的還包括,春季的新鮮水果一定要等它熟透轉甜才能食用,不熟的水果太酸,吃多了也易傷肝。除此之外,春季還應忌吃羊肉、海魚、蝦等好發食物,注意攝取維生素、無機鹽和優質蛋白質。醫學研究還表明,缺乏足夠的維生素B容易引起春困,維生素同時也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秋天晝夜溫差大 秋季高血壓的五大保健法
※晝夜溫差大該怎麼養生
※春分晝夜溫差大,高血壓患者當心了!來碗陰陽調和湯,幫你防春病
※節氣養生: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養生法
※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養生從爭「蜂」吃「醋」開始!
※晝夜均而寒暑平,滋陰潤燥別貪涼
※秋分將至,晝夜等長,天氣漸涼,養生需「三防」
※梅雨季節如何跑步?晝夜交差之時最合適!
※「今日處暑」晝夜溫差大,防燥要及時
※秋季晝夜溫差大?不好釣魚?老釣手教你秋天的魚該怎麼釣
※秋分至,晝夜均而寒暑平
※今日秋分 | 晝夜均而寒暑平,滋陰潤燥別貪涼
※秋季晝夜溫差大,皮膚的抵抗力也就開始下降,教你一些常用的護膚小常識
※秋天晝夜溫差大?一件皮衣讓你美麗氣質還帥氣
※晝夜均,寒暑分
※春分:晝夜均而寒暑平,有風邪要當心
※百變換季穿搭攻略,教你告別晝夜溫差
※晝夜均分寒暑兩半 秋分之後夜漫長
※秋分:晝夜均寒暑平 調精養神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