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導讀:擁有學習力的人,才擁有這個時代的終極競爭力,只有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才不至於被淘汰。但是,如果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你的學習將是無效的。

一個沒彈過鋼琴的小白,到一名合格的鋼琴音樂家,需要經過哪些挑戰?


很明顯,沒有人是通過看鋼琴譜就成為了鋼琴大師的。你必須要把手指放在鋼琴上,按出第一個音符,才開始你的鋼琴之路。


1


把「想學」變成「開始學」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最重要的是你要確定下來,開始學鋼琴。而不是早上起來,選衣服好睏難,我要學形象管理。到了中午,中午吃什麼好難選,我要研究一下料理。


這樣永遠不會開始。只有先有了「抽屜」,把一個想法具象化,你才能往裡面放東西。


想法是很容易消散的,我們每天都會產生成百上千個念頭,而位於緩存區的想法,很快就會被刷新掉。

2


聚焦學習,完成原始積累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有抽屜,要開始往裡面放東西了。

最開始的時候,老師會教一些簡短的小片段,每個小片段都要彈上百遍,老師才會開始教第二段。


當練習到一定程度時,只要給出一個小的指令,就能馬上順著把這個片段所有的內容彈奏出來。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英語一樣,學習認識所有的字母,就要花半學期的時間,直到我們能毫無障礙的聽說讀寫。


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聚焦學習。

通過不斷的、刻意的積累或訓練某一個領域內的知識或技能,不斷充實這個領域的知識儲備,讓抽屜慢慢變「滿」。


這個過程,是我們大多數學習最基礎也十分重要的一步,是學習的投資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給自己打造一個可見的計劃,以看得見的速度去積累,去夠到那個目標。對於大部分的學習者而言,組塊的積累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3


從碎片到系統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當小片段積累得越來越多,你就可以把這些小片段連接在一起,組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了。這個過程中,抽屜起到了重要的聚合作用。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空間,如果知識進來,毫無規律的隨便亂放,那麼很容易就會被你遺忘在角落。


要用的時候找不到,還把大腦搞得亂糟糟的,佔用我們的認知資源。


只有放在一起的關聯知識,才會產生積累效應。


積累到一定程度,抽屜會滿滿被裝滿,這些知識在共振的過程中也會產生連接,獨立的組塊變成組塊群,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也就很難被打散了。


當我們能夠完整的彈奏一首歡樂頌的時候,就很難遺忘其中的某一個小片段了。


組塊群是否形成,標誌是能否產生盈利能力。


比如說,你能夠完整的彈奏歡樂頌了,那麼你就可以靠彈奏這首曲子賺到錢獲得經濟收益,也可以靠對於樂感的提升獲得跨界成長收益。


這是知識消費者和知識投資者的重要界限。


3


發散學習,完成質的蛻變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經濟學家查理芒格曾提出過一個概念,當你對某幾個領域的知識進行深度鑽研,那這些知識就會在你的腦海中開始形成溢出效應。


這個過程,是發散學習的過程。


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在抽屜裝滿之前就止步不前了。


想想那些去過兩次就放棄了的插畫課,玩過半個月就不喜歡的樂器,和畫過三幅就覺得無趣的思維導圖吧。


好一點的情況是,完成了價值兌現——


三個月的複習通過了的一場考試,只是現在已經忘了考了什麼了;


一個周末畫完了一幅零基礎油畫,拍照發朋友圈秀藝術天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21天閱讀訓練營,組長給我發了一張榮譽證書,好像我真的就成為了閱讀高手……


活生生就這麼錯過了,學習最迷人的部分。


還是說回鋼琴的例子,開始彈奏的是歡樂頌,彈著彈著,你開始對旋律產生自己的感覺,這個地方可以再婉轉些,那個地方可以更有力量感。


於是有了改編版的歡樂頌,再後來有了悲傷頌,你的創造力不斷被激發,基礎組塊群不斷積累和碰撞。


當你可以用來創造的原料越來越多,你開始嘗試著不同音樂片段之間的關聯和互動,從而創造出全新的作品來。


隨著創造力的井噴,你就從一個鋼琴練習者,變成了鋼琴師。


你還會發現,當組塊群不斷的完善和豐富的時候,輸出就是一道排列組合題,並且在每次排列組合的過程中,還會發生新的化學反應,創造出更多的新元素出來。


5


組塊生態系統,進入躺賺模式

為什麼你的學習總是無效?



發散學習會對原來的組塊群進行重構,加強知識連接和遷移,不斷強化神經網路,這個時候,組塊群就變成了組塊生態系統。


如果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你就多了一個斜杠身份。


這個組塊生態系統你可以直接放到後台,這時候它已經不佔用你的學習時間和認知資源了,成為了你的被動技能。


彈過一千遍歡樂頌的人,永遠不會忘記歡樂頌怎麼彈,就像你永遠不會忘記怎麼走路一樣。


但如果你要讓這個組塊更強大,你仍然可以把它放在大腦前台的位置,加強它的敏感度。


可能在後台,這個被動技能的觸發概率是30%,到前台一些,可能達到70%甚至90%。


比如說,在你完全掌握了彈鋼琴的技能,也擁有比較龐大的曲庫時,你仍然每天都彈上幾個小時。


在不斷的創造力溢出和神經連接強化過程中,你的創造能力越來越強,你就能從鋼琴師到了音樂家的狀態,組塊群變成更為強大的組塊生態系統。


這時你不僅有了盈利能力,你還有了議價權。


到此,你就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輸出系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大學 的精彩文章:

高情商的人如何選擇情人節禮物?
要成功,不得不放棄的 13 個東西
總是這樣比來比去的,有意思嗎?
你的愛情像蝸牛一樣慢熱嗎?

TAG:in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孩紙,你為什麼不學習?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學習好說明什麼?
你為什麼要學習褚時健?
為什麼說學會心理學你也能算命?
她的錯,為什麼總是怪我?
為什麼你的愛情總是沒有好結果?
如果說文憑無用,為什麼還要上大學?
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沒有什麼不可能,讓你直呼「這也行」的科技新材料!
你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如意?
為什麼要做沒用的事?
為什麼女性總會「嘴上說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擺脫痛苦?
「沒什麼感覺,怎麼就心衰了呢?」
孩子學習學成這樣,大家看看還有什麼心情嗎
脂肪肝有好療效的葯是什麼呢?
心理諮詢師不是什麼,而是什麼?
心理學上的「存在感」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