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文/然妙


五時的第三方等時,這個時期佛所說的經很多,主要代表是《維摩詰經》,以及包括我們所熟知的《阿彌陀經》、《地藏經》、《圓覺經》等。方等是約法立名,總指一切大乘佛法,可以說,從《華嚴》到《涅槃》,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大乘佛法,除去《華嚴》、《般若》、《法華》、《涅槃》之外的大乘經典,其他的都可以包含在內。

方等時,可度眾生的根機很廣,藏、通、別、圓四教並談,任何根性都有,因此,不能像華嚴時或阿含時那樣可以根據經典或地點來建立名稱,只能根據所說佛法的內容而建立名目,凡說大乘佛法,都可以歸屬方等時。這一時期佛法的特點是回小向大,彈偏斥小,嘆大褒圓。


小乘根性的眾生,經過阿含時的教導、修行,已獲得佛法利益,他們證得了阿羅漢後,即:「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自我的解脫已經獲得,但執真保果,沉空滯寂,不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只求小法,得少為足。因此,佛說方等,進一步地在方等會上對他們偏空和自滿的習性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甚至訶斥他們為「焦芽敗種」。其目的就是,令已達到自度的聲聞等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從羅漢果位更進一步學習大乘菩薩法門。由小乘步入大乘,由自身的個體的解脫開放到謀求大眾的共同解脫。「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彈,是訶斥的意思。「偏」指的是小乘證阿羅漢果者,他們證真諦理,但只偏於真諦的空,不能認識假以及中道,所以稱為偏真涅槃。偏真涅槃並不是真正究竟的涅槃,就如同《法華經》中的「化城」,只是暫歇的休息處,還沒到達真正寶山,還需進一步前進,執著於偏真涅槃,故須要彈訶。同時贊「嘆大」乘佛法,「褒」獎「圓」教的究竟真義,也就是讚歎大乘自利利他,究竟圓滿的佛果境界,這是方等教的主要精神。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方等」,古德說:方者正也,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是方正,並且眾生與佛平等,眾生本具的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切大乘經典皆闡揚此理,所以稱方等。又,方者,法也,指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很多,總不出「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藏、通、別、圓四教,每一教理都具有四門,四教共有十六門,以十六門含攝八萬四千法門。「等」說的是一切眾生不論從有門或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進入,都能證得中道平等之理,如《楞嚴經》中說:「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回歸本元,法門平等,沒有差別,所以叫方等。簡單一句話總結:方等時就是佛講大乘佛法之時。


方等時中,《四教儀》所列的經典主要有《維摩經》、《思益經》、《楞伽經》、《楞嚴三昧經》、《金光明經》、《勝鬘經》等。


《維摩經》,內容主要講的是作為等覺菩薩再來的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釋迦世尊派弟子前往探問,因維摩詰居士證得大乘甚深妙智,辯才殊勝,舍利弗、目犍連等聲聞弟子及許多大菩薩都有被挫的經歷,不敢前往探病,最後,文殊受釋尊所託,前往探病,這是發起說本經的因緣。


這部經通過維摩詰菩薩的口,「彈訶小乘,讚歎大乘」,經文中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典故,如天女散花,花落在舍利弗身上不掉,舍利弗是比丘,身上不能有花,便說:「此花不如法」要撥離。天女問:「花何以不如法?」於是,舍利弗和天女展開一段精采對話,後來,天女竟把舍利弗變成女身,自己現男身,讓舍利弗啼笑皆非,這是破他小乘執著。又比丘們過午不食,維摩詰沒準備飲食,舍利弗想:吃飯時間到了,沒備辦飲食,怎麼辦啊? 維摩詰居士感知他的心念,問:「你是為法而來,還是為食而來?」答:「為法而來」。問:「既為法來,何以動飯食之念?」這裡也是訶斥小乘,讚歎大乘菩薩境界的文字。後來,維摩詰居士向上方香積佛國,借佛吃剩的飲食,供養這些比丘、菩薩們,怎麼吃都吃不完,且吃下的飯,要到證得大乘果位才能消化。這些內容都說明「彈偏斥小,嘆大褒圓」,令舍利弗等聲聞弟子覺得大乘佛法了不起。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思益經》詳稱《思益梵天所問經》。思益是一位大梵天的名字,屬於菩薩示現。經文內容是佛答覆思益梵天所問之理以及大菩薩間的問答,內容與《維摩經》類似,都是彈偏斥小,讚歎大乘,在大乘法中佔有重要地位。


《楞伽經》「楞伽」是山名,翻譯為不可往,因山在大海中,沒神通不能到達,所以名為不可往。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南北朝時南朝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翻譯,有四卷。後來北魏菩提流支譯有《入楞伽經》十卷。唐朝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內容有些地方相同,但有些是《四卷愣伽》所沒有。梁朝,達摩初祖傳法二祖慧可時,謂《楞伽經》可以印心,指的就是《四卷楞伽》。《楞伽經》是唯識六經之一,據後人研究,十卷本與七卷本《楞伽經》較近唯識教理,《四卷楞伽》,雖然也講唯識,但較接近真常唯心之理。《楞伽經》嘆大褒圓意義較多,彈偏斥小內容較少。


《楞嚴三昧》就是《首楞嚴三昧經》,由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二卷。內容講修觀修行之法,是大乘佛法里,講修行方法最多的一部經。


《金光明》即《金光明經》,詳稱《佛說大乘金光明最勝王經》,北涼 曇無讖三藏法師最先翻譯,四卷。智者大師據此註解,有《玄義》、《文句》,解釋《金光明經》。


《勝鬘經》,全稱《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劉宋求那跋陀羅翻譯。勝鬘是當時印度阿踰闍國王后之名,也是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的女兒,因阿踰闍國沒有佛法,末利夫人想讓女兒親近三寶,所以有《勝鬘經》出現。這部經被收入《大寶積經》中,《大寶積經》有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第一百一十九卷四十八會,即「勝鬘夫人會」。《勝鬘經》也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尤其嘆大褒圓義理居多,故也屬方等經典。


方等時,除上列《維摩》、《思益》、《楞伽》、《首楞嚴三昧》、《金光明》、《勝鬘》經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可以說,大乘典籍之中,方等時的經典是最多的。


方等時,雖然說大乘,但是這一時期的受度者,依然認為有實在的佛可成,有實在眾生可度,存有執著的心態,還不夠究竟,為此,佛繼續說第四般若時。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天台五時(三)方等時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阿斯陀仙人見到菩薩後,為何傷心哭泣?
1650歲莫高窟經歷了些什麼?
佛門的常用禮儀(一)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台五時(四)般若時
天台五時(六)通五時
天台五時(二)阿含時
天台五時(一)華嚴時
天台五時(八)五時與五味
天台五時(五)法華涅槃時
天台五時(九)《法華經》中的五時
《天台五時》合集
天台八教(一)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綿羊毛和媽媽的周五時光
長大後再次重逢的童星們,第三成人氣CP,第五時隔10年才相聚
宇宙下一站何去何從:神秘的第五時代
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
又瘦又美還吃不胖,最後又撒了一大把「狗糧」!「報君潮流眼」之超模裴蓓:演繹周一到周五時髦日裝!
高鐵站票五時車程?人氣天團TFBOYS因怕遲到同擠一輛計程車
智者大師對中國佛教的一大貢獻-五時八教的判教體系
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有緣人得之!
肝病死敵、天然解毒王,三不五時吃一點,橫掃肝毒更健康
隱藏在身邊的脂肪殺手,三不五時吃一點,告別小肚腩告別拜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