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李後主是一個重要的作者,所以我們要對他作一個整體的介紹。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有人從表面上理解,批評王國維把李後主抬得太高了。但王國維所說的他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的本意是一個比喻和象徵。「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我們不是李後主,但我們的生命都是這樣消逝的。「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一個真理!「往事知多少!」也是一個真理!每個人都在這大網羅之中。李後主寫一個人的悲哀,而他寫出了所有人類共同的悲哀。這是他的詞的成就。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而李後主怎樣達到這樣一個成就呢?有一種人的內心有一個銳感的詩心,像是一池春水,你只要向它投下一塊石頭,不需要多,只要打在水的中心,它水波一延盪,一震動,也就是搖蕩性情,性情搖蕩的時候,自然就把它的境界推廣了。李後主屬於主觀詩人,主觀詩人不必多閱世,他雖然沒有到各種階層去生活過,但他所經歷的國破家亡的悲劇,如同一塊巨石,打在他敏銳的詩人心靈中。他一下子就擴散出了這麼深沉,悠遠,把整個生命的悲哀都表達出來的意境。還有,王國維說後主之詞是」以血書者也「。於是有人就說這話不對,詞裡邊很多只是寫流淚,很少是寫到血的。他說後主之詞也只說淚,不說血。王國維說以血書不是你刺破手指寫個血書,也不是說你寫的詞裡邊都是血,不是的。我們說話常常嘴皮子一碰就說出來了,而文字呢?大家也是千古文章一大抄,都抄來了。你要用最真切最深摯的自己的心靈感情說出來自己的話。李後主一生中幹了多少錯誤的事情,而作為一個文學家,作為一個詞人,他唯一的一大長處,就是說自己的話,而且他有敏銳的真切的深摯的心靈和感情。這是所謂「以血書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要欣賞批評一首詞,每一句,每一個字,每一個結構,每一個組織,一定都有它的作用。我們現在來看看他這六個字的作用。「林花」兩個字表現了整個一片的凋零。林花是什麼樣的花?春,何等美好的季節。紅,何等美好的顏色。滿林這樣美好的花朵都凋謝了,怎麼這樣好的春紅竟然就謝了。「謝了」兩字有無窮的哀傷,悼念。他的感情不假掩飾,不加思索,他說了,是「太匆匆」。是他感情內心最深處的流露。花,不只是僅有短暫的生命,還更有「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打擊摧傷。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之中必不可免地會遇到一些艱辛苦難的遭遇。他說有朝來的寒雨,晚來的寒風。那風雨是整個生命所遭受的挫傷,是整個生命的無常和苦難。


下面「胭脂淚,相留醉」兩句,從花過渡到人。花紅得像胭脂,風雨噴洒的雨點,是「胭脂淚」。「相留醉」,那將要凋零的花樹,它紅色花瓣上的淚點,就留我再為它沉醉一次。「幾時重?」你什麼時候再看見這樣的花朵呢?你說明年春天來了,明年的花就開了。可是明年的花不是今年這朵花了。現在的時間消逝了,永遠都不再回來了。因此他說我們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你看,李後主他從林花這麼小的一個形象,寫到整個人生,整個有生命的,包括草木在內,它的生命的短暫無常以及經受摧殘和苦難的哀傷。


有人說,李後主的詞,亡國以後的作品意境才開闊博大了。他早年的作品內容空泛,所以,應該分別來看待。其實,我們認識一個詞人,如果不是只從倫理道德的觀點來衡量他,真的以一個詞人,他的心靈,感情和感發的本質來看他的話,就會發現,一個人其實是不可以分割的。美國現象學家Hills Miller曾說,每一個作者,不管寫出了多少內容風格不同的作品,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探尋到一個作者的心靈感情的本質是怎麼樣的。他主體意識的根源,還基本上是一個。所以李後主的詞,作為他的本質來說,就是以他的赤子之心,不管寫什麼,經歷的是什麼,他都把他最真純最敏銳最深摯的心靈和感情全心全意地投注進去。所以,當他把心靈感情投注在破國亡家的苦痛以後,就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寫出來我們人類有生生命的共同苦難。


我們也要看被大家批評為不好的,內容空泛的他的淫靡的作品,要透過這個也找到他本質上的特色。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晚妝初了,「了」字表現了一個欣快的美好的完成。「明肌雪」是形容女子的美麗光彩照人。這是寫南唐宮廷美麗的宮女。「嬪娥」,是宮中各種等級各種身份的宮女,何止一個!「魚貫列」則是寫宮女排成一個行列走出來。她們出來是要表演歌舞的,是李後主目中所見的享樂。「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他享樂的同時還有耳中所聞。「鳳簫吹斷」有的版本是「笙簫」,「聲斷」。對於詩詞,我們要用感受來判斷。個人以為「鳳簫吹斷」更好。鳳簫是一種排簫,那些參差不齊不竹管像鳳凰的翅膀張開一樣。在詩詞形象給人的感覺上,鳳簫是更精美的形象。還有,「笙簫吹」三個字都是平聲,「鳳簫吹斷」是仄平平仄,它就更增加了音調的抑揚。而且,笙簫並列,形象雖多,反而凌亂。說聲斷,它只是聲音斷而已。所謂「吹斷」是說付出最大的勞力,演唱出最好的最長的歌曲。因此我認為吹字更有力量。


「水雲閑」有的版本是「水雲間」。這也未始不好,是說簫聲飄到天上雲彩之中去了。可我以為「閑」更好。「間」是一個死板的字,是指明兩者之間的空間。水雲兩個名詞,加一個閑字的述語,是說水是悠閑的,雲也是悠閑的。水之閑,是水的潺湲的流動。雲之閑,是天上浮雲柔緩而飄浮的姿態。所以,這形象就更加活潑了。這還不算,還要「重按霓裳歌遍徹」。《霓裳羽衣曲》的曲譜在五代戰亂中散失了,據說南唐得到了殘譜。大周后精通音樂,他們就把殘譜重新整理完成。李後主是個沒有節制的人,如果是悲哀,就一直沉溺於悲哀之中;如果是享樂,也就一直沉溺於享樂之中。霓裳不只要按,還要重按。一遍一遍無休止地彈奏。還有「歌唱」,是「歌遍徹」。「遍徹」有兩層的暗示。一個是大麴曲調的名目,一個是這兩個字的本義給讀者直接的感覺。「遍」者,是普遍。周遍的,完全包籠的。「徹」呢?是從頭到尾,沒有一點點漏失。和重按兩字結合起來,表現了飽滿的力量。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李後主的享受只限於眼睛和耳朵嗎?不只如此,所以他下半首又說了「臨風誰更飄香屑?」當一陣微風吹過的時候,就迎風聞到了香氣。根據書上的記載,他宮中有主香宮女,可以焚在香爐之中,也可以製成香粉飄撒在各處,所以,能從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來源聞到香氣。這是他鼻中的享受。「醉拍闌干情味切」,醉是什麼?是他口中喝的酒,所以他還有口中的享受哪。當他微醺半醉的時候,就拍打著欄杆。這種感受和滋味,多麼深切動人。「情味切」是內心之中最深的享受。就算是酒闌人散,他享樂的心都沒有停止。他說:「歸時休放燭花紅」,我還要「待踏馬蹄清夜月『。他說我回去的時候,侍從不要點紅蠟燭,我欣賞了人間所有的歌舞,還要欣賞大自然天地之間那一片皎潔的月色。


李後主詞最大的特色,就是因為他沒有節制沒有反省的投注,才最富於感發的力量。他還不只是選擇了語彙的意義,它的聲音,待,踏,蹄都是舌尖音,把那種馬蹄嘚嘚的聲音都傳入耳中了。他是最能夠聲情合一的作者。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很好的一首詞,可是就是這樣的好詞,是非常難講的。因為大家對它太熟悉了,就把那新鮮的感受給磨去了。俞平伯先生在他的《讀詞偶得》上曾說那是「奇語劈空而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兩句把古今所有的人類共同的悲哀都包括在裡面了--就是宇宙的無盡與人生的無常。正因為春花秋月宇宙的這種春秋四季的循環,永遠是無盡無休的。所以,「小樓昨夜又東風」,「又」字說得很好。東風是永恆的,年年吹來的,正是回應首句。可是李後主呢?破國亡家,他不能忍受這種回想,在明月的月光之中。


他說不堪回首,但他畢竟還是不能夠忘懷。而「月明中」,正是呼應那「春花秋月」的秋月,是一種參差的呼應。從詞來看,他是從宇宙人類的悲哀集中到他自己的小樓昨夜的悲哀。事實上在作者心靈的感發活動來說,他正是從自己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才感發到頭兩句,這是一種反覆感發的呼應。


下半首他說「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凡是有生命的,有生必有死,一定是短暫的。無生的,相對而言比較永恆不變。後主亡國前曾經有那麼好的享受,他說「醉拍闌干情味切」,現在回首他當年親手拍過的雕欄,應該還留在那裡,可是他李後主呢?卻成為一個俘虜了。有的版本說猶然在,或依猶在,這個不太好,該是「應猶在」。為什麼呢?「應」是假想之詞。你說雕欄玉砌依然在,就是現在仍在眼前了,但他是回憶當年,所以是「應猶在」。可是,「只是朱顏改」,他李後主今天已這樣憔悴衰老,不再是醉拍欄杆的時代了,這是永恆跟無常的又一個對比。這首小詞,一共只有八句。從開頭以來,都是兩兩相對,都是永恆和無常的對比。在三度的對比後,他才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你要知道,詩人詞人說我非常憂愁,十分憂愁,我十二分的憂愁,我十二萬分的憂愁,那我也不能被你感動。而後主是用這麼強烈的三度對比,促成這感人的結尾。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人用情的態度不同,有人的感情像一團柴火,燒起來火苗挺高,可烏煙瘴氣也都冒出來了。有人的感情像一片水晶,那麼晶瑩皎潔。晏殊的詞表現的是一種圓融的觀照。他是一個理性的詩人。我所說的理性,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理性,而是對於自己的感情有節制,有反省,有掌握的能力,這是理性的詩人。他所寫的一樣是無常的悲哀。他淡淡引出,從側面來寫,「一曲新詞酒一杯」,有一種賞玩的性質。詞,是歌詞。杯,是酒杯。可是,他的感傷就正在這「一曲新詞酒一杯」之中。


本來酒就是容易引起人感情激動作用的根源,而飲酒時你再聽歌,所以更容易引起你內心的感動。晏殊那種傷感是蘊藏在裡邊的。他沒有用那麼強烈的力量來打發打擊你。年年有花開,年年有燕來,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台,沒有改變。晏殊的詞集叫《珠玉詞》,詞集的名字和他詞的風格實在是很配合的,真是珠圓玉潤的。他不用那些鋒芒陪襯。下面的一句「夕陽西下幾時回」,卻一下子寫出了無常,這真是,今天的斜陽落了,是永遠不會再回來了。看他的那種表達,從那麼閑淡的、不著力的、不留痕迹的感染之中,傳達了他的感發。而他的感發是怎樣的呢?後邊他說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真是妙。


花落,是無可奈何的。我們沒有辦法挽回光陰的消逝,可是年年有燕子飛回來了。而且是似曾相識,好像是去年的燕子又飛回來了,這是宇宙的循環,是宇宙的永恆。所以,我說他有圓融的觀照。圓融者,就是有一個周遍的對於宇宙循環無盡的圓滿的整體的認識。一方面雖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可另一方面卻是「似曾相應燕歸來」。


後邊的結尾就更妙了。「小園香徑獨徘徊」,也帶著無常的哀感,也帶著對春天的賞愛。在一個花園不用那樣的「人生長恨水長東」,他說是「獨徘徊」。我一個人徘徊在這個鋪滿落花的路上,這是什麼樣的感情?他沒有說。他不用激言烈響的言詞去打動你,而只用徘徊兩個字,說我這時有一種圓融的觀照,我體悟了宇宙的永恆無盡的循環,我知道在無常之中也有循環。這裡邊有感傷,也有思索;有哀悼,也有覺醒。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這真是晏殊的妙處!


「一向年光有限身」,「一晌」有兩個意思,有時表示長久的意思,有時表示短暫的意思。晏殊用的一晌是短的。春光是短暫的,人生也是短暫的。這是非常悲哀的無常感慨。但是,如果你數十年的光陰都能夠跟你相愛的人永遠歡聚在一起,那也不錯了。可是人生不但短暫,還有苦難。所以晏殊說「等閑離別易銷魂」。等閑,就是那麼隨便來到了,那麼輕易,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來到你眼前,真是使我們哀傷,真是使我們銷魂。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可是晏殊不是一往不返地沉溺在他的悲哀之中,他要找到一個安慰、排解的辦法。有酒的時候,你不要推辭;能夠聽歌的時候,你也不要推辭:「酒筵歌席莫辭頻」。你能夠歡聚的時候,珍重眼前的歡聚。而且在你離別後,何嘗不憑藉著酒筵歌席為排解呢?晏殊是隱然有一種掌握自己和尋求安慰排解的辦法的。


他後邊又說了,「滿目山河空念遠」。我們登高臨遠,就懷念遠方的人了,可是你懷念遠人,遠人就來到你面前了嗎?你懷念遠人,就飛到遠人身邊了嗎?人類有很多現實的限制,使你不能與遠人相見。所以他說是「空念遠」。「空念遠」者,是白白的念遠。你要知道滿目山河念遠是感情,加個「空」字,說「空念遠」是反省。念遠是直接的感情,告訴你說這是「空念遠」,念遠是白白的,沒有用處的,這是反省。


「落花風雨更傷春」。本來人生的離別,人世的悲哀,已經夠你負擔的了,何況大自然的這種落花風雨的傷春。下一句的「更」字,使得下一句的「傷春」與上一句的「念遠」結合。上一句的「空」字,不但是對於念遠的反省,也是對於傷春的反省。念遠是空念遠,傷春也是空傷春。你傷春,花就為你而不落了嗎?不會的。所以,這兩句所寫的既是兩重的悲哀,也是兩重的反省。


最後他說「不如憐取眼前人』。人總是懷念過去,又總是夢想將來,但你所能掌握的,你真正要做的,實在是你眼前所能夠努力的事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山亭柳》贈歌者


這首詞寫得比較激動,在晏殊的小詞之中是個例外。一般詞都沒有題目,為什麼這一首他要加上「贈歌者」的題目呢?我認為是他假借別人的情事,寫自己內心的悲哀和感慨。


晏殊十四歲以神童應試,皇帝賜他同進士出身,官做到宰相,平生算是順利的。晚年反而遭到政治挫折。那就是宋朝相傳的《狸貓換太子》。仁宗本來是李妃生的,劉後陷害李妃,說她生了怪胎,把這兒子據為己有了。而當李妃死了以後,因為晏殊的政治文學地位都很高,所以叫他寫墓志銘。那時候劉後還專政,他敢說皇帝不是劉後生的嗎?劉後死了,人家就跟皇帝說他對陛下不忠誠,陛下是李妃所生,他給李妃作墓誌居然「沒而不言」。還說他曾經用公家的勞役修治官舍。他受到攻擊後被免除了宰相的職務,到州郡做地方官吏。他曾經到過永興軍,就是現在陝西咸陽一帶。所以有人推測,「家住西秦」,「數年來往咸京道」,很可能是知永興軍時作的。那正是他衰老後,政治上失意時候的作品。

葉嘉瑩先生講——李煜、晏殊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說的是歌者。西秦,指原來秦國所在。賭---博藝隨身,不是賭博。賭是和人競賽的意思。這個歌女有美好過人的才能,能唱,能吹,能跳,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花柳代表歡場歌席之間一切風流浪漫的事情。 「尖」,是出類拔萃;「新」是說她的歌喉舞藝都是當時最新穎的。「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極言其歌唱之好。因為她唱得好,聽眾們就贈她錦緞酬答。她每唱一首歌,得到這麼多人的稱頌讚美,送給她最好的蜀地錦緞的纏頭,真是「不負辛勤」。


上半首寫從前,下半首寫現在。「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謾消魂」。可是,這些年,她衰老了,被冷落了,就來往在咸京道上。原來她家住在西秦,眾人都到她這裡來。現在沒有人來聽她了,她要到各處去。她所得的不再是蜀錦纏頭,而是殘杯冷炙。她當然為此悲哀,消魂。謾者,徒然的消魂。「衷腸事,托何人?」晏殊內心有這麼多理想,就女子而言,則是內心有這麼多感情,託付給什麼人呢?中國傳統讀書人喜歡用美人來自比。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之中,男子要想得到別人的知賞任用,正如同女子要依靠一個人一樣。那時讀書人唯一的道路,就是科舉,出仕,做官,得到君主的任用。


「若有知音見采」,假如有一個真正懂得我歌聲的意義和價值的人,我就「不辭唱遍《陽春》」。《陽春》是最好的曲子,如果有人真的懂得我唱歌的意義和價值,我要把最好的歌曲唱遍,都唱給他聽,絕不辭辛勞。有這樣的人嗎?沒有。「一曲當筵落淚」,當我這麼辛勤地唱的時候,聽者的反應卻如此冷落,當年那些封賞,是再也沒有了。世上有一些人對於女性藝人,欣賞的常是她的容貌,不是她表演的才藝。她說現在是「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寫得含蓄蘊藉。人家聽歌是來買笑的,誰要看你流淚呢?當她不知不覺流下淚來的時候,只好用羅巾遮掩,擦掉淚痕。


晏殊圓融觀照的詞,跟這個感慨激動的詞,同出於一個心靈。並不因為寫了這樣的詞就失去了理性詩人的特色。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用《贈歌者》的題目做掩飾,他藏在歌者的後面,他不願意像李後主那樣把自己鮮血淋漓的傷口展示給人觀看,他是退後一步,才把自己的悲慨發泄出來的。所以,風格雖然不同,但不害於他是一個理性的詩人。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于右任違背書法精神的「三長」?
沒骨畫探源
白描對線條的要求
「傻臨」「巧臨」
孫其峰《花鳥畫譜》:鴛鴦的畫法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小吏到難民:葉嘉瑩先生講杜甫(五)
葉嘉瑩先生:詩覽眾山小
不朽的漁陽奇士——葉嘉瑩講陶淵明(八)
葉嘉瑩、張艾嘉、葉錦添、張小嫻……今晚文藝男神女神都來了
葉嘉瑩:紀念我的老師清河顧隨羨季先生
最孤獨的雲——葉嘉瑩講陶淵明(四)
葉嘉瑩——人生導師
《閑情賦》是陶淵明的人生污點嗎?——葉嘉瑩講陶淵明(六)
隱士陶淵明的做官經歷——葉嘉瑩講陶淵明(二)
葉嘉瑩清詞選講之張惠言
陶淵明的「真」與「妙」——葉嘉瑩講陶淵明(一)
豪士如何讀隱士?——葉嘉瑩講陶淵明(五)
他阿城、陳丹青都愛的作家,還是張艾嘉的叔叔,葉嘉瑩的學生
葉嘉瑩先生:獨陪明月看荷花
央視《朗讀者》第10期:味道(葉嘉瑩、張艾嘉、葉錦添、張小嫻……文藝男神女神都來了)
給孩子的書怎樣才好?葉嘉瑩黃永玉北島李陀幫你選
葉嘉瑩《唐宋詩詞十七講》:不妨高卧
葉嘉瑩:小孩子如何讀古詩
讀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